• 4

『分享』把我的2010 Mac Mini改裝雙硬碟SSD+HDD(另有問題請教在3樓)

yyh129 wrote:
前幾天爬文後發現了個...(恕刪)


你的問題跟我的2010mid macbook pro 換sandisk 240ssd 一樣
我的問題是有時開機協調的連結速度會跑1.5~有時會跑3
但是如果跑1.5~只要重開機一次都會跑3
所以變成每次開機都要開兩次才會跑3
當初我以為是排線問題~花快1000元買排線換~一樣協調的連結速度跑1.5
重置smc ~重置PRAM ~重灌山獅~SSD韌體重裝~通通做過了
一樣!!
變成每次開機都要看電腦心情~心情好就跑3~心情不好就給你跑1.5要你開兩次機..
最後我結論因該是SSD韌體的問題~等看看有沒有新的韌體或程式能解決吧



您的2010 MacMini問題,我的實驗結果是SSD的問題,我自己是換ADATA S599 或 S511都顯示SATA 3. 其他人提供給您的意見例如Plextor也可以試試! 關於我的實驗請參看我發表的文章!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83&t=2888216&p=5#37950849
MCP89這款晶片組真的是最棘手的(據說只出現在2010 MAC產品中),
跟某些SATA3 SSD會出現SATA1連結問題,
已經有若干的討論了。
由於MCP89驅動已不再更新,
所以目前的解法,只能寄望SSD韌體是否針對此特殊情況提出修正,
(OCZ就有某幾款SATA3 SSD針對在MAC機器上的SATA1連結問題,釋出特別修正)
否則真的無解,只能換SSD一途,或是乾脆將就著用。

我自己是2010 13" MBP 改 Plextor 256G-M3P,
也是MCP89晶片組,
使用上沒什麼大問題,只是偶爾會掉速,
連結速度有達到 3Gb/s,讀寫有到250/200水準,
但Windows下則是悲劇。

benjenq 大大,

謝謝您應證我的觀察與實驗!

其實很多購買2010 MAC人都有這問題,少部分是運氣好用到相容的SSD,但大多數是無知!!!與礙於經驗的有限而不知這問題(例如大家所尊敬熱心助人的的無敵國大大,我花好多時間都很難說服他,這Nvidia晶片組在WINDOWS下問題很大)!
OTTE wrote:
其實很多購買2010 MAC人都有這問題,少部分是運氣好用到相容的SSD,但大多數是無知!!!與礙於經驗的有限而不知這問題(例如大家所尊敬熱心助人的的無敵國大大,我花好多時間都很難說服他,這Nvidia晶片組在WINDOWS下問題很大)!


其實這問題在國外討論得不少,
MCP89算是最悲情的一組,
據說被Apple買斷(獨家客制化?)之後有些問題,
然後Intel對nVidia研發晶片組也有意見
(疑似侵權警告,關鍵在於適用Intel CPU的NV晶片組內嵌顯示晶片的做法等等),
於是nVidia斷然從2010開始便不再發表NV晶片組產品,
也不再提供支援舊晶片的修正。
MCP89後續衍生的客訴問題,就順勢推給了Apple,
但Apple卻說這是nVidia必須解決的。
於是這些問題就成了羅生門,可說是對這問題徹底擺爛。

也從2011年起,Apple與Intel的合作關係更加密切,
而2011年起的MAC產品,也開始擺脫「MAC規格比主流低,卻賣得更貴」的印象,
例如率先搭載ThunderBlot(獨家一年)與CPU大躍進。

以上的訊息是小弟我上網查文,從一些國外/大陸網友的討論,
片片段段匯集而成的內容,
我想這其中應該有很多疏漏,或是誤傳,或是未經證實的內容,
若有誤,請前輩們不吝指正~
我買了 intel SSD 330 120G, 將它裝入 2010 Mac mini, 我將 SSD 裝在原本硬碟的地方,
但是有一個問題,原本的硬碟有兩個温度感測器, 一個在 SATA 排線上, 拔除 SATA 排線後,
可以順利裝在 SSD 上, 另一個在硬碟上, 且是黏死的, 所以這個温度感測器就無法裝到 SSD 上.
安裝好 SSD 後, 風扇會以全速運轉, 聲音很惱人, 使用風扇控制軟體也無效. 所以我之後還會換回
原本的硬碟. 另外提一點, SSD 的 連結速度和協調連結速度皆為 3 GB/S, 而 光碟機的
連結速度/協調連結速度是分別為 3GB/S / 1.5GB/S.

在硬碟上的温度感應器.


Intel SSD 330 120G 的連結速度及協調連結速度.


光碟機 的連結速度及協調連結速度.


在 Mountain Lion 測試 Intel SSD 330 120G 的速度, 其中 Read 的速度
己經衝到 SATA2 的實際上限(260 MB/S).


由 Boot Camp 安裝 WIN7, 無法開啟 AHCI, 以 AS SSD Benchmark 測試的結果.


由 EFI Boot 方法安裝 WIN8, 可開啟 AHCI, 以 AS SSD Benchmark 測試的結果.
其中 Read-Seq 的速度約可衝到 SATA2 的實際上限, Read - 4K 64 Thrd 的速度
大幅增加, Write 的 3 種速度變動不大.


Intel SSD 330 120G 真正的實力.
在我自己組的電腦上測試, 接到原生的 SATA3 埠上,主要配備如下.
主機板 : ASUS P8H77-I
CPU : Intel i3-3225
AS SSD Benchmark 的評分方法:


1.
在 ASS SSD Benchmark 的評分中, Read - 4K 64 Thrd 及 Write - 4K 64 Thrd
的權重很高, 只要這兩個速度衝上去之後, 分數就會暴增.

2.
Read -4K 及 Write-4K 的權重雖然也很高, 但是其數值較小且無法大幅增加, 所以
對於分數的影響沒有 Read - 4K 64 Thrd 及 Write - 4K 64 Thrd 來的大.

3.
至於廠商所強調的 Read-Seq 及 Write-Seq, 對於分數影響的權重, 反而是最小的.



http://bbs.pceva.com.cn/thread-15678-1-1.html
Sorry !! 自刪 !!
15151515151515
無敵國 wrote:
另一個在硬碟上, 且是黏死的, ...(恕刪)


這個 sensor 是焊在一塊很小的PCB上,用雙面膠粘在 HD 上的,
我也是2010年的,所以是用刀片小心的取下那個PCB,再貼到SSD上即可。

不過,如果是把SSD裝在內層,應該只有一個 sensor 在HD上,
而且貼法跟外層這個一樣用雙面膠粘的,沒有排線上的 sensor.
這個位置應該是原本光碟機位置,我的是Server版,原本就沒有光碟。

Daniel214 wrote:
這個 sensor 是焊在一塊很小的PCB上,用雙面膠粘在 HD 上的,
我也是2010年的,所以是用刀片小心的取下那個PCB,再貼到SSD上即可。


謝謝提供方法.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