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大大是否曾經有處理過採購或是跟其他廠商有其他交易的行為?
以我們公司為例,我們是製作影片的媒體公司,最後的成品需要請光碟廠商壓片然後寄送給客戶
那我們就會依照數量去廠商詢問報價,這時候,光碟廠會傳一份報價單,這上面的價格七天內有效無論這個報價單上的金額是否合於市場價格,只要他傳了過來,我方覺得合理,我們蓋完章就會回傳過去,這份契約就算是簽訂了,換句話說,這個報價單已經是對方拋出簽定合約的一步,對方需要為這個報價負責,因為,只要我們
在上面簽名,就算是契約成立。
那今天,我們在蘋果的網頁上,看到了蘋果的報價,當蘋果報價的那一刻起,它就應該為這份報價負責,然後,當我
們放入購物車購買,將信用卡授權給蘋果,這不就是契約成立了嗎?後續的款項當然是依照這份報價單來收取費用,
那今天蘋果擅自更改這份報價單,跟你說要補差額,試問哪間公司能做這樣的事情呢?
haytt wrote:
事情已經兩三天了,弱...(恕刪)
假設在大潤發看到10公斤西北櫻桃....只要99......
我想也是搶購吧.......................................
台灣如此.....美國也一樣............................舉世皆然
大特價時美國人排隊買東西可以台灣人更勤勞更瘋狂.....
但是如果吃相難看又不黯交易相關法條硬拗的話,可能真的會丟臉丟到國外了,
有人提出Apple Store, Taiwan不是原廠直營這個橋段可能是很重要的關鍵喔~
真的不希望國人被國際市場當笑柄啊。
順帶拋出一個重要的建議,蘋果是該重視台灣市場了,咱台灣雖然是個小島,
但在資訊製造業還算是個重要基地,如果成立直營店,服務品質應該是能夠到達一定水準,
有時候據點成立不能完全從營收考量,具體的說,台灣的蘋果族群在中文市場這個點上面來說,
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希望原廠能夠把這個建議聽進去。需要我寫英文信給原廠的話出個聲,勉力為之。
我韃韃的馬蹄 是美麗的錯誤 我 不是歸人 只是個過客
haytt wrote:
理性討論是很好的方向,說不定這些爭議,能真的讓網路購物機制愈來愈好,
但是如果吃相難看又不黯交易相關法條硬拗的話,可能真的會丟臉丟到國外了,
有人提出Apple Store, Taiwan不是原廠直營這個橋段可能是很重要的關鍵喔~
真的不希望國人被國際市場當笑柄啊。
順帶拋出一個重要的建議,蘋果是該重視台灣市場了,咱台灣雖然是個小島,
但在資訊製造業還算是個重要基地,如果成立直營店,服務品質應該是能夠到達一定水準,
有時候據點成立不能完全從營收考量,具體的說,台灣的蘋果族群在中文市場這個點上面來說,
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希望原廠能夠把這個建議聽進去。需要我寫英文信給原廠的話出個聲,勉力為之。
假如我是Apple的高層, 由這次的事件來看! 我會持保留態度!
起碼Apple Store, 教育專案. 一切審查從嚴! 先把身分資料交上來再說吧! (或乾脆直接撤掉算了)
免得被抓到一點小漏洞, 一群得理不饒人的群眾又出現了!
據聞, 今日夾不死對台灣如此的不重視. 一切從 Apple ][ 時代台灣愛仿冒對他所造成的印象所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