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ff0608 wrote:
無形勝有形,
陣痛期,過了就好,
說真的有形的藍光也快下台一鞠躬了,
也許若干年後的消費電腦硬碟也要取消了,
一切雲上見!
口耳相傳..>筆錄..>錄音..>影像膠卷..>卡帶..>VCD..>DVD..>藍光..>雲世界
口耳相傳謠言嗎?MP3 出來這麼久,CD 有死了嗎?網路上看片這麼風行(不管盜版還是租片),DVD、BD 死了嗎?就我知道目前最高藍光的是 Avatar,至少 40GB 一片,40GB 能儲存的畫面品質絕對比目前網路串流影片品質還好上很多,真的對品質要求,在現階段一定還是選藍光。
都提了就順便回,有人在那計算網路流量,就流量數字來看,家裡網路看似可以負荷,但有想到 ISP 端、租片端網路可以負荷嗎?又不是電視節目固定撥出,用 multicast 送一次就好,隨選的電影都要 unicast,對伺服器端要求很大,畢竟看片的時候沒人希望看個幾分鐘後要等幾秒鐘 buffering 後繼續看。
而容量部分,藍光 25GB 放四小時電影?我想大部分做到藍光電影的都是盡量在 25-40GB 容量間放兩小時電影,現階段藍光電影的要求超過網路能負荷的,別把網路想的太美好。
題外話,中華電信 MOD 現在頻寬也只敢設定 15Mbps,實際上使用 HD 電影 10Mbps 就很高了,SD 電影、電視大概 4-5Mbps,多一點人在看的時候(如奧運期間)都可以感覺到系統回應變卡了。
至於雲端儲存,不用想的太美好,光資料安全、網路速度就會讓人放棄把東西放在上面了,即使過了十年網路速度成長十倍好了,資料並不會就此安全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