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rin一級棒 wrote:
對不起
想請教一下
"而他細緻的關鍵,就在這小小的一英吋平方裡面,在一般的螢幕不管是CRT或是LCD螢幕上面,每一平方英吋裡面的畫素PIXEL,頂多只有72點或是75點,而在這裡,他可是實實在在,貨真價實的100ppi "
這句話有資料來源或出處嗎
能否PO個連結參考一下
小弟太土沒聽過這種說法
跟朋友討論的結果也覺得存疑
畢竟
面板廠就那幾家
螢幕也是帶工廠做的
顯卡也是用A/N社的
沒道理這個技術/規格只能用在MAC上
照說也是能做給PC用
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點迷津
謝謝
72dpi這是十來年前CRT螢幕的解析度,以前LCD還沒流行的時候,Mac系統上的螢幕解析度大都是用72乘以螢幕實際顯示的尺寸,這樣子不論螢幕是9吋黑白還是17吋彩色的,一個144x144的圖檔在螢幕上都是2吋見方,只是越大的螢幕能顯示更多的東西。
現在的LCD算一算,15吋1024X768以及19吋1280X1024都是86dpi左右,13.3吋1024X768以及17吋1280X1024都是96dpi左右,我用了3年的SGI 1600SW解析度早就達到110dpi(1600X1024 17吋),現在一堆15吋1400X1050的NB更是快逼近120dpi(117左右)。
螢幕的dpi多少才好應該是因人而異吧,我個人比較喜歡96dpi,所以我的NB選13.3吋1024X768的,PC用的LCD選17吋1280X1024的。
我用SGI 1600SW三年多了,除了一開始接PC有Gamma的問題外,在Mac上1600X1024的解析度的確是很方便,只是現在如果要買寬螢幕的LCD,我會希望解析度至少要有1920X1080以上,這樣才可以完整撥放1080P的視訊,所以我會比較喜歡23吋100dpi的LCD。
SGI 1600SW的MultiLink接上DVI後,OSD只剩亮度跟色溫可以調整,我真的希望它能多給我一點,尤其是拿來跨平台使用,校色器對我來說應該是拿來告訴我螢幕的精確規格然後微調顯示卡輸出的東西。
說穿了或許我就是在等EIZO出23吋寬螢幕的LCD吧,一些淺見,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