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維修經驗分享】Mac mini M1 使用兩個月直接死機

不知道您是否考慮過Time Machine功能?
可以自動備份
之後換機時也可以整機轉移
除了備份,還是備份。
程式碼請上公司或雲端版庫,檔案當然就是共用的 NAS,什麼都沒有,就只能定時備份到隨身碟。

最近一版的 Mac mini 壞掉,包括 Intel 版,已經得全換,因為主機板跟電源模組,都已經做在一起,不是分開的了,所以費用也高了。
我打的可能有一些語病或者表達不完全

我的意思是說, 一般的狀況來說, 電腦突然壞了不開機,
在一般的電腦上送修可以拆SSD去別處看是不是SSD壞,
送修時也可以將SSD拆下,
若SSD沒壞可以把檔案取走繼續在別的電腦上工作

所以導致資料損毀這描述是我詞不達意

主要想說
現在M1 SSD因為跟著CPU走, 整個電腦任何一個地方壞,
都有可能無法將原本的資料找回 (這是我原本沒想到的)

所以重要資料(工作資料),
可能分開會相對安全一些(但還是要備份)



skiiks wrote:
nicko_wen wrote:
說真的我沒想到這層(遇到維修資料全毀這件事)
備份跟資料全毀沒關係
資料全毀 備份還會有
除非連備份都毀 這很不幸

nicko_wen wrote:
我自己原本的習慣上是SSD儲存的部分只用來裝應用程式跟系統
其餘資料都是在資料碟內(桌機就是放在第二顆HDD或者是外接硬碟裡)
案子結束才會移動到Server上
這是有備份狀態 兩份資料 兩個儲存裝置
M1比照使用 內部毀 還有備份在

nicko_wen wrote:
之前買M1的時候, 真的沒想過這一個因素(完全無法維修, 資料會全部救不回來)
因為一般的PC再怎麼樣都能吧SSD拆下來試試看.
不是備份狀態
這只有內置儲存裝置一個 資料一份 沒備份
內置GG資料GG

今天壞的是SSD 拆下來也還是壞的
有備份 拆下來的壞的 備份裡面還有

nicko_wen wrote:
看來買M1的人還是需要一個外接式的儲存設備來確保安全, 如果是這樣,
那可能買M1 16GB/256GB + 外接TB3 硬碟可能會比較安心些.

至於筆電? 或許是多加一個PSSD? , 不然就勤備份吧
前面說的比照辦理就是這種狀態

這就同引言第二段的備份狀態

--------

備份是資料有兩份 分別放在不同儲存裝置內
其中一個壞了 還有另一個可以取出完整資料
tkukuo wrote:
果粉只會說:「誰叫您(恕刪)


請問一下用哪一個品牌的電腦不需要備份?資料需要備份這不是常識嗎?沒上過什麼計算機概論電腦通識課,老師都沒講過資料要備份嗎?

如果你的資料很重要,不要賭機率。如果你不關心備份,資料不見了就不要叫。這個跟用哪個品牌的電腦一點關係都沒有。結案。
備份永遠是我買新機之後第一件事,我一定會先設定time machine到遠端NAS,不然就是外接硬碟或USB讀卡機等,最少一定要做一個外接儲存的動作,公司隨便一個壞了影響工作不是一件能夠接受的事情。為了time machine的便利性,我幾乎將整個公司的電腦全部都換成了蘋果,大多都是Mac mini。以前在用Windows的時候,有一天覺得好像應該要備份一下,當天買了acronis 軟體完成備份,隔天那一台電腦就剛好壞掉,從此完全不敢小看備份。隨著工作和年紀增長會累積很多的知識和回憶,電腦壞了沒有什麼,但不可以失去這些,這只是買個保險的概念。
洗地馬上到了笑死
tkukuo wrote:
果粉只會說:「誰叫您(恕刪)


這個版上以前不就有人用這備份無法回復的嗎,還不如自己備份
roitelets wrote:
不知道您是否考慮過Time...(恕刪)
目前Mac mini的使用狀況


內部
系統SATA SSD 512G(綠色)
時光機SATA SSD 2T(天藍色)

外接
那六個HD是底下陣列用的硬碟(橘色)

陣列
三個HD陣列1硬碟組 分別為8T 8T 4T
這裡使用的是系統磁碟管理給的功能 屬於軟體陣列

使用情形
系統SATA SSD安裝系統 軟體 放置處理中檔案(熱檔)
時光機隨時備份熱檔
(系統SSD掛掉 還有時光機熱檔備份可以提出資料)

大檔案則放於陣列1硬碟中 陣列1有備份能力(兩顆磁碟有同樣的檔案)


---------

因為是2010的主機
只有USB2.0(32MB/s)跟SATA II(150MB/s) 速度不快
未來換M1 mini後 會購買大容量SSD做陣列1
用來取代之前放在HD陣列1的熱檔讀寫速度慢的問題 加速處理速度

真的重要資料 除了陣列中會留存
做成加密壓縮檔案放網路硬碟
燒光碟(目前壞一堆)
放在不用的小硬碟中收存
(雖說容量小不好用 還是可以放一堆專案檔案 目前除了IDE不能用 轉到SATAT上 放久拿出來還沒壞過)
做這些多重備份

其實兩顆硬碟備份從2000年做到2010開始使用軟體陣列1
部分檔案留存有20年了
尤其是2004年將千張CD轉入iTunes的資料庫
這資料庫到現在還在陣列1之中也還在用
                              彈幕濃!
雖然說, 蘋果都是很穏定的, 但是始終都是電子儀器, 第一天買回來就有壞的可能性。

蘋果自從有了Time Machine 就一直用, 剛到手的Mini M1也不例外. 而且更是獨立于自己的一個, 其它MBP有另一個。 只是聽到樓主所講, 買了兩個月就壞了, 而且還連HDD 也沒有拆下來的可能, 變成了備份更加重要。
而且現在的蘋果都沒有了以前那種一換一的服務, 當然現在就要你買啊婆保是生意上的事情。 2012的MBA 就剛好買了, 第三年剛好壞了用得著, 不然就GG了。

總結, 用蘋果要備份, 還要阿婆保。 安心又放心。
請問 Mac mini M1
能用外接SSD系統開機嗎
使用上會不會慢一些
謝謝
sk23746 wrote:
請問 Mac mini M1
能用外接SSD系統開機嗎
使用上會不會慢一些
謝謝
M1沒實際用過 不過過往蘋果主機都能用外接開機
外接會稍微慢一點 看外接盒晶片轉換能力
較好的外接盒約慢5~10MB 差的會慢更多80~120MB/s


M1內置SSD跑的應該是PCIE 3.0 x4 = 40Gbps = 4GB/s = 4000MB/s
實際速度約九成3600MB/s

SATAT SSD = 6Gbps = 600MB/s
實際速度約九成540MB/s

USB 3.0 = 5Gbps = 500MB/s 實際速度約九成450MB/s
USB 3.1 = 10Gbps = 1GB/s = 1000MB/s 實際速度約九成900MB/s
USB 4.0 = 40Gbps = 4GB/s = 4000MB/s 實際速度約九成3600MB/s

速度看用哪種外接盒 (速度以最慢的零件或介面為基準)
◎SATA SSD + USB3.0外接盒
可以跑3.0滿速450MB/s
最便宜的外接方案

◎SATA SSD + USB3.1外接盒
可以跑滿STAT速度540MB/s
目前普及的使用方式

◎PCIE SSD + USB3.1外接盒
可以跑滿3.1速度900MB/s
PCIE外接盒比較不好買

◎PCIE SSD + USB4外接盒
可以跑滿4.0速度3600MB/s
4.0外接盒尚未普及
                              彈幕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