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Mac Pro 2019 美國組裝?! 那價格會變嗎?

消費者是精明的,蘋果再不提高品質,桌機這塊遲早失守。
現在的桌機驅勢是大容量儲存、高效率的處理速度,強大的圖形運算。
目前蘋果出的桌機都不如「神秘的選擇」,難怪之我前逛過賣相容機的店家都說了就算提高售價了你還是會向我買,因爲你別無選擇。
聽起來很刺耳,蘋果...加油好嗎?
ComicsNic wrote:
AMD 新的 32 (恕刪)


我也是這樣覺得。Mac Pro 的硬體功能很強大。但是從 AMD 拋棄掉 GF 轉向台積電後的一路突飛猛進來看,Intel CPU 已經不具備任何競爭優勢了。尤其 3960/3970 推出後的評測結果幾乎是一面倒的屠殺。幅度之大外網以「血洗」來形容。相對於 Intel,差不多是跳級兩代的效能。

現在 Mac Pro 最頂級的 28 核的 Xeon W-3275M,從 Anandtech 的 Rendering 測試來看,32 核的 3970 以 25 ~ 45% 的差距大幅領先 W-3275M。對上 24 核的 3960,也輸到 2 ~ 12% 左右。至於其他的壓縮/解壓縮則輸到更多。
Anandtech CPU 評測

在價格方面,Xeon W-3275M 是 3,000 美元,3960/3970 分別是 1,400/2,000 美元左右。3960x 的價格不及 W-3275M 一半。加上 xTRX4 有幾乎用不完的 88 條 PCIE 4.0 通道,Gen 4 的 SSD 超過 4Gb/sec 以上的驚人讀寫效能。這讓一直追求絕對頂級效能的 Mac Pro 臉上實在有點難看。

在這種性價比下,專業的影像工作室用 Window/Linux Base 的 3970x 與雙 2080Ti 的系統,搭配 Mac 的 Pro Display 可能還更划算。

而現在的 AMD Ryzen 都還只是基於台積電最常用的 7nm DUV 製程。台積電後面還有 7nm+ EUV、7nm-P ( Performance)、5nm 等一系列製程在等著。AMD 才剛宣布每次 CPU 換代有信心以每代 +15% IPC 的效能逐級遞增上去。在擺脫製程限制之後的 AMD,宛如脫韁野馬一路狂奔。

反觀 Intel,不斷的壓榨 14nm+++++ 的效能已達極限。現在的狀況擺明,即便 Intel 的 10nm 製程能如期在明年上市,效能頂多追平目前的 7nm Ryzen 3000 系列。那麼後面台積電即將量產的 5nm,即可預見的 Ryzen 4000 效能增幅,Intel 要如何對應?

我覺得,Apple 不可能不考慮跳船。Apple 內部一直有各種測試版的 OSX 在測試不同的平台效能。它們不可能沒測過 Ryzen 3000 系列。但是 AMD 有多少產能 Apple 自己也清楚。畢竟台積電 7nm 最大的產能都給 Apple 包走了。

現在就看明年 Intel 10nm 是否真的能如期上市。再跳票的話,估計明年就真的會有跳船潮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