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你說的 '' pro res 4222,Clog '' 是什麼?我想你應該是指 ProRes 422 Code 吧?硬碟速度跟你剪輯的 Code 沒絕對關係FCPX 加了特效或調色是比較吃 CPU 和 GPU 效能用外接 SSD 速度是絕對夠用我剪 A7III 和 GH5 的 4K 素材是可行的太多效果開 Better Performance 很順啊VitusMac1398 wrote:普通mov 可以pr...(恕刪)
我想他是說在C-log的畫面上進行調色 套LUT之後電腦處理很慢吧這個自然很費系統資源不同的器材 還有那應該叫Codec的東西在後期剪輯是會產生影響的這個直接關連到Bitrate的問題通常處理大型的剪輯工作是不會直接使用相機輸出的mov檔案相機是為了更好的記錄能力使用過高的壓縮方法例如電腦處理H264 Long GOP的文件要先解碼 很花系統資源的對吧所以先轉成Prores 電腦處理會變得很輕鬆但是代價就是因為已經解碼的文件會增大很多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儲存裝置的速度避免成為電腦CPU GPU的瓶頸之後我在上文已經解釋了基本上目前主流的SATA SSD都能夠勝任現在已經還有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這個軟件專門為儲存裝置分析能夠處理甚麼Codec的文件然後還有不同的器材有不同的視頻能力 色彩採樣/色彩深度/壓縮方法 通通都會導致文件容量增大高級影片器材通常會輸出更大的raw文件 保留更多影像訊息對於這些專業人士才需要使用SATA SSD USB 3.1以上的連接方案如果前提是處理直接剪輯mov文件只要電腦CPU GPU RAM都已經能夠滿足像樓主的27寸iMac就不用擔心太多了目前消費類相機最高輸出400Mbps 像是GH5 X-T3換成MBps也只是50MBps
Panda_101 wrote:我想他是說在C-log...(恕刪) 謝謝你細心的回覆,大概了解了。因為我這台電腦是打算拿來剪一些422 10bit 4k的影片還需要調色和一些小特效希望都能順順的這樣就夠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