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對 Mac Pro 的期待

目前Mac Pro形同被iMac Pro淘汰了吧...

相同價位的機子 iMac Pro的效能屌打Mac Pro....

SSD效能差了一倍有餘 整體效能差距超過30%...

iMac Pro的價位已經拉很寬 又怎麼還能有Mac Pro存在的空間?
discoby wrote:
目前Mac Pro形...(恕刪)

我猜售價會在imac pro之下
就是把螢幕的錢扣掉
入門款9-10萬這個區域吧


兩款差異就在mac pro 可模組化更換零件
以後imac pro就是蘋果當家的
這樣應該比較好賣吧....
最近正在放棄身邊最後一個 Mac OS, 是 run 在 2013 Mac Pro 的 El Capitan
從 2001 年第一代 OS X 的 excitement 到現在連續兩代 Mac OS 都不想升級, 只能說哲人已遠....
話說回來, Ubuntu on 2013 Mac Pro 的效能是相當不錯的, 比 Mac OS 自己好, 唯一缺點是 ThunderboltIP 不支援, 但好處是即使最新的 Vulkan, 都仍然可以在 2013 的 D700 實現 (屬於 GCN 1.0, or Southern Island), 有其他人跟我一樣嗎? 附上一張 Vulkan 的 sample program (Hologram) 截圖


IKOBOY wrote:
聽說 iMac Pr...(恕刪)


近年來新的引導(Clover Ozmosis)已大幅減少需對Kernel和驅動的Patch因為現在的主流是用蘋果原廠USB啟動安裝的

八掛:MAQ 的MAQ EFI 是用Clover UEFI 的原碼下去改的
ComicsNic wrote:
蘋果向來都是喜歡自定義名詞的解釋
模組化MacPro已經透過副總裁的親自提出,所以關鍵點就是模組化蘋果會怎麼樣去定義
一般來說模組化就=自組PC的概念,一個主機板透過各種標準接口接上零件
但蘋果如果要這樣如PC開發出Mac其實是有點不太可能的,也會讓其他Mac賣不下去
更不會拖到2018了都還沒生出來...所以想必絕對會是新鮮的玩法
所以我是猜測蘋果所謂模組化的意思就是,假設今天PC的模組化就是1+2+3=6這樣
而蘋果的就會是6+6+6+6....這樣的概念...也就是一個“模組”本身就是一台可用的Mac電腦
如果要升級就是再買一台"鬥"在一起,直接變成雙硬體規格,然後就只需賣單一機型+選配就可
簡單來說就是打破主機板、電腦個體的隔閡,重新定義模組化之類的
同時滿足 使用者日後可擴充效能、蘋果的硬體利潤、Mac的獨特性(營銷面、設計面等等)
不過我自己是相當喜愛骨灰罈的精緻設計,如果能推出消費級水平的、價錢甜一點就好了
如果這設計就這樣消失了,就跟5C一樣可惜


刀鋒伺服器好像就是這樣的概念?

而且早期的白 mini 就有人大量買進,串在一起跑平行運算了


轉載自這裏

不過這些都不是一般消費者會用得到的方式就是了

pdaliu wrote:
Ubuntu on 2013 Mac Pro 的效能是相當不錯的, 比 Mac OS 自己好,



這真是嚇到我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