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週年慶購買iMac與硬碟選擇

chinav wrote:
目前看來桃園地區百貨apple專櫃
就是iStore新光三越站前店週年慶優惠比較好
有萬送千,期間還有配合的銀行刷卡禮,還有百貨滿額禮
studio A台茂門市僅有刷卡滿額禮,不配合全館活動
所以若是要買應該就是iStore新光三越站前店
我之前MBP也是週年慶在iStore新光三越站前店買的
iStore是我第一間考慮、也是第一間詢問的
不過我問了桃園站前和南西店兩間,兩間都不熟悉客製問題
然後態度也不比我後來詢問的法雅客好,只好放棄啦
然後最重要的是,法雅客可以客製,店員也懂客製
也謝謝chinav提供Studio A台茂店的資訊啊
有刷卡滿額看起來還比桃園遠百-德誼好一點
我應該會去這幾天詢問態度最好的法雅客買

iMAC今年改款我個人覺得機率不高
至少到目前都還沒有聽到風聲
螢幕顯示目前都來到Retina 4K再上去應該是8K顯示
再來是後端端子傳輸規格Thunderbolt 改Thunderbolt 3
或是USB 3.0改USB Type-C 介面或是USB 3.1
但是若不是有大量檔案傳輸需求或是影音編輯需求
幾乎是差別不大
況且市面上支援Thunderbolt 3,USB Type-C 介面或是USB 3.1的周邊還不普及
有的話價格也偏高
真心希望iMac今年不要改款(好壞心)
不過iMac的平均更新週期已到,Mac mini也兩年沒有更新啦
我主要也只是想要玩玩看macOS,追求高解析的OS和螢幕表現
所以不要求最新規格,但有新機發表就代表可以便宜買舊機吧
去年燦坤降價1萬,降幅遠超過百貨專櫃的滿萬送千啊!
所以chinav已經決定直接去iStore買了不等發表嗎?
的確系統使用SSD無論是開機,開軟體速度都是飛快 (我自己也是使用15吋 MBP的感覺)
對於軟體使用過程中,比較無法感覺出跟傳統硬碟差異 (公司目前使用的就是MAC PRO 傳統硬碟)

若是有大量檔案傳輸或是影片編輯
Thunderbolt外接硬碟就可以應付
一般不常傳輸大量檔案USB3.0外接硬碟也夠了
真正需要做到2K,4K影像編輯的,建議還是用陣列
速度較快之外,檔案安全性也較高

我的建議是不仿在過保固之後
在到仿間維修業者更換升級系統硬碟為SSD (原廠直接更換SSD,價格實在不便宜)
否則電腦一般用途,傳統硬碟還是可以應付

wjesse wrote:
如果配256G、512G SSD只能用來裝作業系統跟軟體,
讀 1800 MB/s,寫 1500 MB/s的速度,實質上的意義大嗎??...(恕刪)
咖啡牛奶攝影記事
若是10月有發表新iMAC的話
規格若是跟我前面提到的規格一樣
除非是新款的規格有打中我要的點
不然我會考慮直接買舊款
甚至我會等到各家銷售管道大降價拋售的時候買
會比週年慶優惠更多
也可以,以將近同款低階的價錢,買到最高階的機型

gaoi wrote:
所以chinav已經決定直接去iStore買了不等發表嗎?...(恕刪)
咖啡牛奶攝影記事
桃園站前三越法雅客+[i]Store只有參加9/29-10/5首週
然後這兩間只參加到10/5,根本來不及等新品發表啦

主要優惠有:
-法雅客+[i]Store滿10000送1000
-[i]Sotre加購AppleCare主機95折
-首三、四日滿10000加贈100(乙份)

iStore的優惠讓我有點猶豫,95折還不少但不能客製SSD
在windows上用過SSD當系統碟,就不想再用回HDD了,macOS應該也是一樣
其實依照你的用途,不用執著於SSD
要是我會在電腦過保固後,到外面更換
原廠換實在是貴,現在SSD價格一直在降

我覺得若是週年慶要買,目前看來就是三越[i]Store的為優了

gaoi wrote:
iStore上面那個優惠讓我有點猶豫,95折還不少但不能客製SSD...(恕刪)
咖啡牛奶攝影記事
個人強烈建議不要Fusion Drive
一定要純SSD!速度真的差很多!!!!!時間愈久感受愈明顯
去跟親戚或朋友借學生證或教師證吧
27吋 的基本款配SSD就跑得嚇嚇叫了!
不然就是iMac 21吋 4K那款 配256SSD 也很棒
還能省一點~
chinav wrote:
其實依照你的用途,不用執著於SSD
要是我會在電腦過保固後,到外面更換
原廠換實在是貴,現在SSD價格一直在降
我會買Applecare,實在是等不及三年XD

yoting wrote:
個人強烈建議不要Fusion Drive
一定要純SSD!速度真的差很多!!!!!時間愈久感受愈明顯
就是因為看到很多人後來後悔沒客製SSD,所以我不敢大意,從年初考慮到現在,一直都看到有人分享說當初應該客製SSD的心得呢!


考慮到維修保固,Mac mini + 4K monitor的組合比較方便
但那也要等到10月發表後,真的等到Mac mini有更新再說
三越桃園站前9/29開跑,有種想要直接去訂購的衝動啦~
請問一下目前使用iMac使用者,一般都是多久更換iMac呢?

目前有兩個購機方案:
a.Mac mini + LCD
b.iMac 27"

a方案的主機過了三年後,如果覺得老舊、跑得慢了
可以直接買一台新的Mac mini升級,搭配舊有螢幕

b方案的主機過了三年後,如果覺得老舊、跑得慢了
也只能繼續用,螢幕無法單獨使用無法做其他用途

不曉得iMac的使用者通常都是幾年換一次主機呢?


gaoi wrote:(恕刪)...
目前鎖定iMac 27吋,用途為上網文書機,所以不在乎處理器
但是自宅/公司windows 10都用SSD,所以有點在意硬碟規格
若打算在百貨公司購買,只有頂規那台有2TB Fusion Drive
若要買SSD就只能從官網客製,...(恕刪)
如果真的定位在「上網文書機」的話,我是認為直接客製 256G SSD 比較好,以後麻煩少。等儲存容量真的不夠用了,再依需求外接 2TB 或以上的硬碟或是磁碟陣列,比較不會遇到效能瓶頸。

gaoi wrote:(恕刪)...
目前有兩個購機方案:
a.Mac mini + LCD
b.iMac 27"

a方案的主機過了三年後,如果覺得老舊、跑得慢了
可以直接買一台新的Mac mini升級,搭配舊有螢幕

b方案的主機過了三年後,如果覺得老舊、跑得慢了
也只能繼續用,螢幕無法單獨使用無法做其他用途...(恕刪)
如果螢幕有 4K/5K 的作業需求,不會建議現在買 Mac mini. 因為現在 4K/5K 的螢幕還很貴,搭配目前的 Mac mini 還只適合來看 4K 影片,不適合拿來操作(因為螢幕的更新頻率只有 30KHz)。如果螢幕沒有 4K 的需求,3 年後再買 5K 的螢幕可以省下不少錢。

題外話,如果願意自己動手,上一代的 Mac mini 可以在機身內自行安裝兩顆 SSD, 總容量可達 240GB~2TB, 絕對在容量、效能、預算上都能夠符合你的需求。

買 27" iMac 的話,以「上網文書機」的定位來看,真的不用擔心幾年後老舊會跑得太慢...這種作業對效能需求本來就不高啊!
台股小散戶 wrote:
買 27" iMac 的話,以「上網文書機」的定位來看,真的不用擔心幾年後老舊會跑得太慢...這種作業對效能需求本來就不高啊!
謝謝大大回覆!那就不考慮2014 Mac mini了,現在就看我要不要趁週年慶買late 2015 iMac 27"這個啦~

如果iMac 27"客製化256 SSD後,加上Trackpad2,再加購Apple keyboard,這樣一共是71.5K,在三越購機的話一共可以拿到8300上下的禮券,然後無線鍵盤拿去賣掉=71500-8300-4090=59110,所以相當於用59,110元買到一台27" iMac應該還蠻划算的!


如果我花30K買4K螢幕,再買Mac mini(如果有新機)客製1TB Fusion Drive+Trackpad 2+Apple keyboard,總額隨便就會超過60K,看來好像也不用等iMac mini更新,反正我也只是文書用途,最主要我想用桌上型的iPhoto想很久啦~

不過我也知道,這種「我應該現在買嗎?」的問題沒人說得準,誰知道10月發表新機會有什麼令人驚喜的硬體規格?想要折扣就只能現在買,想要嚐鮮,就得付出代價(原價)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