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let722 wrote:
哎哎,算我剛沒說清楚害你以為我是說SSD作成raid1...
我是說系統就直接放SSD 256G上面
然後FW800再接兩顆一樣容量的硬碟放資料
這樣真的很難懂嗎??
這樣子難道沒有比系統在背景資料搬來搬去快嗎?
我在RAID上點開我要編輯的資料不就放到RAM上了嗎
照你說的FUSION把資料正在用的放到SSD
少用的放到硬碟
那好死不死哪天SSD突然死掉
分散兩邊的資料庫不就死了??
那如果是開檔案時放到SSD然後存檔馬上寫回硬碟的話
那根本就是脫褲子放屁,我直接在RAID上開檔案就好了丫
那如果你常執行IPHOTO那FUSION不就要把整個資料庫拉到SSD?
上面我說的方法你認為是哪一種丫?
檔案開起來就到RAM上執行了
何必把資料放到SSD上面??
電腦慢就是在執行系統和開啟應用程式慢
這兩個放到SSD了還會慢嗎?
其實說穿了fusion drive就只是SSD+硬碟嘛
mac mini加1T fusion drive要八千多
裡面就只是128G SSD+1T 硬碟而已
那我直接買顆256G SSD裝在裡面當系統碟
然後再買一顆1T HD跟原本的1T放到FW800 raid1外接盒
256G SSD+1T 2.5的錢就差不多1T fusion drive
這樣我是不是只要買外接盒的錢又能多一份保障?
而且SSD容量還多一倍咧
「我在RAID上點開我要編輯的資料不就放到RAM上了嗎」
在哪點開檔案都會載入RAM
FW800載入(70MB/s)
Fusion Drive載入(SSD 400MB/s或內建HD 150MB/s)
只用SSD載入(400MB/s)
那個載入快?
「那好死不死哪天SSD突然死掉
分散兩邊的資料庫不就死了??」
備份是另外講 我有說過吧
發生紅字的事情該做的是從備份恢復檔案
1.內建SSD+FW800雙硬碟陣列1(資料+備份用)
容量:256 SSD + 1T
效果:檔案從FW800讀取 作業全部都只有70MB/s
優點:陣列1的資料保全不用重建檔案系統即可使用
重建只需要購買相同硬碟重建回陣列1資料 重建時不能改變檔案
缺點:檔案一定是兩倍容量(原始檔與最後儲存的檔案) 不用時光機備份沒有步驟儲存
速度慢
因為FW800外接速度70MB/s要共用 實際重建寫入速度為35MB/s
因為FW800外接速度70MB/s要共用 製作完成檔案寫回實際速度為35MB/s
建議:Mac mini 2011有Thunderbolt 請用此外接才能跑出硬碟全速
達到陣列1的讀取300MB/s寫入150M/s
不過仍沒有檔案放在SSD上跑400MB/s快
2.Fusion Drive(SSD+HD)+FW800外接HD(時光機備份用)
容量:256+1T+1T
效果:處理中檔案在Fusion Drive的SSD 少用檔案在Fusion Drive HD 備份在FW800外接硬碟
優點:如我前文所述
缺點:無法自行選擇檔案放置在SSD或硬碟
3.內建SSD+內建HD(時光機備份用)
容量:256+1T
效果:SSD處理 備份全在HD
優點:全部檔案跑SSD速度
缺點:容量小
三種同樣都需要一顆實體硬碟1T備份
如果我沒會意錯 你說的方式是1 效果優缺點如我所述 只會放著SSD高速不用 256G當系統與軟體快取用
而且你的方式 根本不需要買SSD 使用混合硬碟就可以達成你的效果
再加上你所說的檔案開啓都會載入記憶體中 系統與軟體也是如此 不關機的情況下 根本不需要再回SSD讀取
並不會比使用Fusion Drive來的快速與方便 容量也沒比Fusion Drive+備份碟要多
-------------
這種SSD搭配HD只能說是過渡時期 容量售價趕不上目前HD才會有各種搭配方式
要是SSD容量售價同HD時就沒這種疑慮了 就是再買一顆SSD當備份而已
在蘋果上使用 不用考慮太多 不用老想著win那套 資料要與系統軟體分開磁區 好容易恢復系統
直接操SSD 備份交給時光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