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牙烈虎 wrote:
單論CPU,i5價格...(恕刪)
請問銀牙裂虎兄,我其實最近再認真的考慮購入Mac,主要用途是用來後製5D2的影片+Motion做一些工商簡介的視覺效果,因為確實透過FCP+Motion出來的質感不錯又方便好上手。
最近都在朋友的工作室用上一代的Mac Pro處理(2x2.66 D-core Xeon + 5GB DDR2)在製作,發現用這台機器跑轉成ProRes 422的1080影片還是會喘,現在看到這台內裝i7的iMac,老實說會心動,但不知道以我的需求,這台高階的iMac是否符合使用?還是您會建議我等下一代的Mac Pro呢?(這是不得不的考量,因為一衝下去就是十幾萬...)
謝謝!
硬碟空間永遠不夠。
i7有LGA1366的9xx系列,還有LGA1156的8xx系列,而
i5有LGA1156不帶顯示的7xx系列,跟可能在明年出現的內建顯示6xx系列,
不負責任的猜測,蘋果應該是不會為了i7跟i5準備兩張板子,所以可能的狀況是,27吋最高階用的是P55主機板,上面是LGA1156的Socket,這樣的情況下,i7 8xx跟i5 7xx就可以共用同一張板子,而他們的差別,除了時脈,只差一個東西叫做HT,Hyper threading,單核"模擬"成雙核,所以同樣是四核的CPU,i5 7xx就是四個執行緒,i7 8xx就是八個執行緒,這兩顆CPU,我在Windows XP使用Premiere Pro來算圖,算完同一支影片的時間,可以從i5的一小時二十多分鐘,縮短到i7的四十多分鐘,這是很粗略的估計,忘了記下正確數字,但我印象深刻的是假八核效能還真屌。
還沒機會接觸新的大蘋果,而目前家裡的C2D 2.8GHz,也陪我陪得好好的,就上網到處看看開箱文過過乾癮就好了。
⊙ 技術無法提升,版本不落人後⊙
PurePure wrote:
我瞎猜一下,因為i7...(恕刪)
幫忙補充:
i5 記憶體雙通道
i7 記憶體三通道
個人以為 i5 已經很適合一般使用環境了 ( 事實上C2D就很夠用了 )
檢討別人 也別忘了 反省自己
Randy Wu wrote:
我其實最近再認真的考慮購入Mac,主要用途是用來後製5D2的影片+Motion做一些工商簡介的視覺效果,因為確實透過FCP+Motion出來的質感不錯又方便好上手。
最近都在朋友的工作室用上一代的Mac Pro處理(2x2.66 D-core Xeon + 5GB DDR2)在製作,發現用這台機器跑轉成ProRes 422的1080影片還是會喘,現在看到這台內裝i7的iMac,老實說會心動,但不知道以我的需求,這台高階的iMac是否符合使用?還是您會建議我等下一代的Mac Pro呢?(這是不得不的考量,因為一衝下去就是十幾萬...)...(恕刪)
有個一刀兩斷的判斷方法:如果你的Mac是營業用的生財工具,又是Full HD多媒體影音的應用,請考慮Mac Pro。因為它的硬體架構就是工作站的規劃與設計,一切以效能為優先,幫你省更多時間賺更多錢。但如果是高級業餘用家階段的家庭影音娛樂平台,倒是不妨考慮iMac i5版本。
我比較不能確定的是i5-750或i7-860的處理器,在iMac這種硬體架構中能否被搾出應有的效能?除了強力的處理器之外,還有記憶體頻寬、晶片組、儲存媒體傳輸效能(像是Raid 0,這個iMac就很尷尬)、還有最重要的,夠充沛、夠穩定的電源供應要納入考慮(i7的版本,電源供應器只有365W)。
另外,實際上intel是不是會供應特製的i5-750或i7-860處理器給Apple組裝呢?這一點也有待日後的評論測試來確認。
mic01 wrote:
請教達人大大們~~
Mac Pro & MacBook Pro 應該也快要改版了吧~~
我平常跑Final Cut Studio2+Adobe CS3~~
手上的Power PC G5 2.5GHz(雙cpu那一種),現在跑Final Cut Studio2已明顯吃力了~~
可能是顯卡(ATI Radeon 9600 XT)&Rum(4.5) 不夠的關係,都要花時間"等"~~
...(恕刪)
其實我目前只會用Premiere,用XP的系統監視器看CPU算圖時,假八核是有比真四核強,我認為是這軟體有正確驅動多核心來工作,如果我要靠Premiere來工作,那多花點錢買i7是有幫助的;也就是說Final Cut Studio如果也能在算圖的時候發揮多核心的威力,那大大可以衡量一下,省下來的時間值不值得你多花一點錢去買好一點的配備,另一方面就是Power G5有點舊了,跟現在C2D以上的CPU,不是時脈的差距可以衡量的,如果你有機會把同樣的檔案,請朋友用新機種幫你測試一下,這樣眼見為憑,感覺會比較準。
不過我有另一個想法,通常大家心裡都有定案要買哪一台了了,只是想多聽聽不同的意見再多肯定自己的想法而已,我買這一台C2D 2.8GHz大蘋果就是,在各種意見中找尋支持自己的版本,卡拿出來一刷,現在快快樂樂在使用。
⊙ 技術無法提升,版本不落人後⊙
銀牙烈虎 wrote:
有個一刀兩斷的判斷方...(恕刪)
的確,營業用生財工具,就不要想太多,最高等的Mac Pro給他刷下去就對了,省下來的時間絕對可觀,時間是無價的,尤其2012年快到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啊。
我看了一下Mac Pro的規格,再來瞎猜一下,
Mac Pro
Quad-Core
一個 2.66GHz 四核心 Intel Xeon "Nehalem" 處理器
3GB (三條1GB) 記憶體
8-Core
兩個 2.26GHz 四核心 Intel Xeon "Nehalem" 處理器
6GB (六條 1GB) 記憶體
沒記錯的話,Nehalem是X58的架構,再來核對一下上方記憶體的數量,都是三條,符合X58的三通道,再去intel看一下Xeon 5500,2.66GHz那一顆走的是QPI 6.4GT/s,2.26GHz有兩顆,也是走QPI架構;整個核對下來,我認為這一代的Mac Pro,根本就是X58的板子加上i7的CPU內建三通道記憶體控制器,這可是很兇狠的效能的。
只是沒辦法確定一點,intel說Xeon 5500有Hyper Threading,也就是四核當八核,用但如果Mac Pro裝兩顆四核,在OSX下面,能正確驅動假16核的效能嗎?這我還沒看到相關資訊,不知該如何判斷,希望有機會看到其他高手的補充。
⊙ 技術無法提升,版本不落人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