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 Apple Silicon 晶片以幾乎一年一更新的姿態正式邁入第四代,旗下的 Mac Mini 系列產品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備受關注的小型桌機產品之一。這次,Apple 推出了搭載 M4 與 M4 Pro 晶片的全新 Mac Mini,不僅在效能上再度突破,也將其小巧機身的可能性進一步擴展。全新的 Mac Mini M4 將機身尺寸縮小至 12.7 公分見方,體積僅為上一代的 1/20,同時配備四個 Thunderbolt 4 連接埠,並支援高達兩台 8K 顯示器輸出,同時具備 HDMI、USB-A、乙太網路連接埠,同時內建 Wi-Fi 6E 和藍牙 5.3 無線網路連接功能。
而根據 Apple 官方數據,M4 晶片的 CPU 效能相較於 M1 提升 1.8 倍,GPU 效能更高達 2.2 倍。無論是進行日常工作、內容創作,還是進階的軟體開發或高階遊戲處理,Mac Mini M4 理論上都能對應其效能需求。本文將為各位從實際使用體驗的角度來分析這款備受矚目的商品,並提供行動攜帶上的解決方案,以及全新 Mac Mini M4 在常用 AI 模型下的效能表現,藉此讓各位評估是否真能入手。
- 外盒包裝
- 外盒包裝(側)
- 外盒包裝(底)
- 盒內內容物
- 電源線
- 主機本體(上)
- 主機本體(前)
- 主機本體(背)
- 主機本體(底)
相較於前幾代的 Mac Mini 在機身前端並未有任何 I/O 配置,這次 Apple 則是新增了兩個 USB-C 3.0,以及 3.5mm 耳機音源插孔,而機身背面則有三個 Thunderbolt 5 傳輸埠,這是 M4 Pro 晶片版本機型才有的規格,一次給足三個完整功能的 Thunderbolt 5 真的相當划算,另外還可以看到 Gigabit 乙太網路埠、HDMI 與店員輸入插孔的 I/O 配置,其實就只差一個 SD 記憶卡讀卡機就可讓 I/O 配置達到完美的配置。
機身底部則可以看到與 Mac Studio 相同的環形散熱孔,而在 Mac Mini M4 發表當下受到不少人討論的電源啟閉按鈕則位於底部的右上角,雖說每次開機時都要抬起機身有點麻煩,但在 Mac Mini 大幅減少體積與重量下,這都不會是操作上不便的問題,如果尺寸更大的 Mac Studio 是這樣的設計可能就得煩惱一下。

實際測量 Mac Mini M4 Pro 頂規配置機型的機身重量為 717g,重量上也具有可隨時攜帶外出的潛力,且相比於 M2 Pro 版本機型的 1.28Kg 來說,更是瘦身相當有成的代表之一。
- Mac Studio vs Mac Mini(上)
- Mac Studio vs Mac Mini(尺寸)
- Mac Studio vs Mac Mini(前)
- Mac Studio vs Mac Mini(後)
- Mac Studio vs Mac Mini(下)
※ Mac Mini 的行動化真的可能嗎?

具備小巧機身的 Mac Mini 系列,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如果能帶著出門工作就更完美的想像,而在新一代的 Mac Mini M4 尺寸更小,且又搭載 M4 Pro 更高效能等級的晶片後,就讓我更想實現 Mac Mini 行動化的想像。首先,面對新一代的 Mac Mini M4 機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需要一款 4K 或以上解析度的螢幕,Studio Display 或是 LG 推出的顯示器是最佳選擇之一,但就是行動性不高,因此我就選擇目前最高僅有 4K 解析度且支援 USB-C 傳輸與 DCI-P3 顯示的可攜式螢幕,最終選擇的是 ASUS ProArt Display PA169CDV 這款 15.6 吋的可攜式螢幕,另外搭配更好收納的 USB-C 巧控鍵盤與巧控滑鼠。
這樣的配置就能完成 Mac Mini 的行動化需求,且我也實際在今年初的出差行程中,使用這個的配置在國外完成許多工作。不過說實話,Mac Mini 本質上還是一款桌上型電腦,只是能以最小的尺寸創造更高的效能,雖說也能透過 HDMI 來使用飯店的電視進行畫面輸出,但還是使用 MacBook 筆電會有更好的行動性,畢竟在室外要找電源插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次,單以目前 4K 可攜式螢幕的售價較為昂貴的狀況下,加上 Mac Mini 與鍵盤滑鼠的價格,可能就與買相同規格的 MacBook Pro 14 M4 差不多,且還需要另外購入 USB-C 擴充裝置,實在也不是相當合適的行動工作解決方案。
※ Mac Mini M2 Pro 與 M4 Pro 的效能比較
- CINEBENCH R23_M2 Pro
- CINEBENCH R23_M4 Pro 多核
- CINEBENCH R23_M4 Pro 單核
- Geekbench 5 處理器效能_M2 Pro
- Geekbench 6 Pro 處理器效能_M4 Pro
- AJA 硬碟效能測試_M2 Pro
- AJA 硬碟效能測試_M4 Pro
- Blackmagicdesign 硬碟效能測試_M2 Pro
- Blackmagicdesign 硬碟效能測試_M4 Pro
- Geekbench 5 OpenCL_M2 Pro
- Geekbench 6 Pro OpenCL_M4 Pro
- Geekbench 5 Metal 效能_M2 Pro
- Geekbench 6 Pro Metal 效能_M4 Pro

至於在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的遊戲圖形渲染效能測試部分,比較可惜的是最高的螢幕解析度均只能設定在 1920 X 1080,但可以看到在開啟 Ultra 遊戲畫面品質與 4xAA 反鋸齒模式的遊戲環境下,依舊能獲得平均 74.1 FPS 與 1,866 分的效能表現,這也表示這顆 Mac Mini 最頂規的 M4 Pro 晶片所內建的 20 核心 GPU 對於遊戲效能的提升確實相當有感。
- Blender 渲染效能(CPU)
- Blender 渲染效能(GPU)

總結來說,新一代的 Apple Mac Mini 在可攜式螢幕持續進化的情況下,讓行動化變成更有可能,但絕對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光是電源供應的需求就可能在某些環境下無法達成,加上建構成本與 MacBook Pro 差不多的情況下,讓使用者可以有更好的選擇,這也不得不說 Apple 在產品定位的規劃上,還是有其道理。
至於 Mac Mini 適合剛踏入 Mac 領域的新手嗎?以單產品入門不到 20,000 元的售價來說,確實是相當超值的選擇,但也別忘了還需要購入顯示器、USB-C 擴充基座、鍵盤滑鼠或觸控板等周邊配件,這樣累積下來的價錢也是相當驚人,因此如果你真的是一位 Mac 的新手,我的建議會是選擇 MacBook Air 當作第一款 Mac 電腦會更為適合,至於 Mac Mini 則是對於已經跳脫新手村,且已經累積購買不少周邊設備的 Mac 使用者來說,更會是相對超值的 Mac 電腦選擇。
▊福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