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前年接近年底買一台27IMAC中階+另外再買記憶體自加!但發現我在跑CC版 AI遇到節點多一點,LAG到一個不行! 轉彩球滿常見、不知道是否有大大可以幫我看看是哪邊有問題嗎!~ 三年前舊電腦還比他順很多CPUi5-4440主機板GA-B85M-D2VRAM16G硬碟1TPOWER 銅牌 保固5年DVDASUSVGAGV-R927OC機殼USB 3.0SSD120G intel顯卡 GV-R927OC-2GD備註WIN 7-64
以下是自己的設定分享、可先試試看-軟體設定如下軟體:建議更新CC2017。導覽面板:關閉不使用。連結面板:關閉縮圖。圖層面板:關閉縮圖。(4個縮圖選項全關閉)文件點陣效果:製作設計稿、暫時設”解析度”設為72ppi。製作完稿、時再設回300ppi。偏好設定/一般/消除鋸齒圖稿:關閉。偏好設定/檔案處理與剪貼簿/資料復原:不勾選-自動儲存復原資料間隔。(使用傳統硬碟、建議不要勾選)偏好設定/檔案處理與剪貼簿/資料復原:勾選-關閉複雜文件的資料復原功能。(使用傳統硬碟、建議不要勾選)偏好設定/檔案處理與剪貼簿/檔案:勾選-針對連結的EPS使用低解析度替身。偏好設定/GPU效能/動畫的縮放:關閉。(若圖稿具有PSD透明與AI物件透明、建議不使用為佳、避免軟體崩潰)-特殊方式-使用低解析度介面運作:軟體圖示.app/簡介/勾選-以低解析度開啟。(若是要繪製極大量路徑、如插畫等、可試著使用)-以下確認沒作用的舊方式、勿用:外框模式編輯:以前老電腦會啟用這招、是採用CPU繪製路徑畫面,但iMac5K搭CC2015預設是以GPU繪製、緩慢。-其他經驗分享軟體:真的建議更新CC2017。2015緩慢、CS6則要安裝Adobe官方補充插件才能對應5K高解析模式、CS6低解析模式尚可、但仍會卡頓。先前用CC2015很很很頓、即使iMac頂規也是慢,看起來是2015軟體問題。Retina:5K解析度很高、對AI來說、CPU時脈越高越好、CPU多核則影響不大,GPU則是為了畫面更新的輔助速度。畫面繪製:在AI裡,GPU與CPU的畫面運算效果是不同的。若是剛從一般螢幕跳到5K螢幕做稿、則需要習慣一下。系統/顯示器解析度:建議使用預設值2560X1440。150%畫面會接近1比1實體、仍可顯示6pt字樣細節,夠用。記憶體:直接加滿至32GB。硬碟:可以的話、都建議使用SSD。-我使用的規格(2015年底購入)iMac(Retina 5K, 27 英寸,2014 年末)4 GHz Intel Core i732 GB 1600 MHz DDR3AMD Radeon R9 M295X 4096 MB-官方資料可參考在 Mac OS X 上提升 Illustrator 的效能
i.mike wrote:硬碟:可以的話、都建...(恕刪) 官方預設選配1TBhd搭24GBssd,2&3TBhd搭128GBdds。以平面設計工作內容來說,仔細權衡時間成本,選擇Fusion Drive不划算。官方的確描述Fusion Drive的ssd部分,是先讓常用的應用程式進行寫入以便快速開啟,剩下ssd的空間才是儲存常用檔案。但平面設計常用到影像的檔案,像是攝影師交付的tiff,後續進行合成或編修的psd或psb格式,都是蠻大的檔案,累積的數量、很容易超出Fusion Drive ssd的範圍、又進入hd的緩慢讀寫了。又例如,如果忘記影像之檔名、在Finder進行搜尋psd格式、或是內容搜尋如詞彙等等,該視窗的預覽會因傳統hd讀寫、而緩慢的呈現預覽。但若是全ssd硬碟、spotliht則會反應迅速,在搜尋結果列表不會停頓、當然郵件的信件內容搜尋結果也會很迅速。範例:以搜尋結果、建立成資料夾、以便後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