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買iMac很久了,尤其2015年末新款有Retina螢幕與絶美的造型工藝,剛好前一陣子暑假Apple有出教育版優惠,比平常足足省了好幾千元又送萬元無線耳機,所以就下了決心找當老師的朋友幫我下單買了;另一方面,也因為覺得之前在書桌上使用筆電時,如果要再看書或做筆記之類的文書工作會很麻煩,總是要先把筆電挪開才有開濶的桌面空間,而如果要邊用電腦邊做文書工作,例如看英文雜誌時,更覺得桌面讓電腦佔掉了一大部份的空間很不便,而在網路上看到外國網友有在用螢幕支架掛上iMac的分享影片,所以就想起而傚仿,解決我桌面同時使用電腦與做文書工作兩難的問題,於是選了iMac 21.5" Retina 的VESA版,以及iErgoArm螢幕支架。
雖然已經有很多網友分享過iMac 21.5" Retina 4K display的開箱文,但好像沒有看過有人分享VESA版的iMac,所以小弟也就不免俗地來發表這篇開箱文吧...
下單後等了一個多禮拜才到貨,外包裝紙箱看起來有一點低調。

打開外箱看到iMac外箱。

從側面可以看到很特別的梯形外箱造型。

撕開封條。

裡面保護措施做得很好。

鍵盤與Trackpad組盒是放在上層。


我是買鍵盤+Trackpad的選配組合,MagicMouse以前就有買過了,所以這次就沒有買。

再來看iMac機身主體,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版本的iMac是沒有腳架的。

來一張VESA座近照特寫,螺絲孔孔距是10cm x 10cm的規格。

iErgoArm螢幕支架已經standby...

把螢幕支架的VESA座與iMac的VESA座以四個螺絲鎖緊固定好。

把支架手臂掛上基座。

撕掉封條。

裡面還有一層透明保護膜。

側面的薄邊造型看起來很優雅。

後面的連接埠。

散熱孔有一點被VESA座給擋到,但應該不會影響到散熱...

再來接上電源線...

把電源線整理掛上螢幕支架的手臂下的理線勾上...



從舊的Macbook-Pro把系統無痛移植到新iMac上,只要一條網路線,一個多小時就搞定...

系統規格如下:

256GB SSD 硬碟測速:

整理好後的外觀,桌面淨空的感覺超清爽...

鍵盤與Trackpad, Magicmouse都收在鍵盤架裡...

要看書或資料時,把iMac輕輕挪到旁邊就好...

後記:
本來網路上那麼多篇新iMac開箱文分享,實在不需要小弟再來這一篇,但其實我這一次購買iMac與螢幕支架的過程是頗多曲折,我是買了二次的...,因為之前功課做得不夠,以為新款的iMac跟以前的2012年以前的iMac一樣可以拆腳架,所以第一次買的是一般有腳架的iMac,但買回來依照網友分享的拆卸腳架的方法照做,卻怎麼也拆不下來,緊急上網爬文後才知道:原來Apple自2012年之後的iMac的腳架都是不能拆的,如果要掛在螢幕支架上,只能買Apple他們出的VESA版的iMac才行,否則即使大費周章從內部自行拆解,腳架接頭的設計也跟以前的不一樣...,所以無奈之下,只好退訂重新再下一次單買VESA版的。
因此,如果您的需求跟小弟一樣,想要把iMac掛在螢幕支架上,那就最好直接買Apple出的VESA版本的iMac就好,但價錢比有腳架的版本貴上1400元新台幣

總之,希望這篇開箱文能對大家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