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AC用的外接硬碟??

最近在幫imac找外接硬碟當time machine用,目標放在USB3 2.5吋 2tb,
發現有些外接硬碟的產品(比如創見 TS2TSJ25A3W)在產品規格說明裡提到:

系統需求:
具備正常功能之USB連接埠且已安裝於下列任一作業系統的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
- Windows XP
- Windows VistA - Windows 7/8/8.1 或更新
- Linux Kernel 2.6.31或更新版本
- Mac OS X 10.5 或更新版本(目前只支援USB 2.0)


或像SONY HD-SL2裡面也有提到:

USB 3.0 / USB 2.0 x1
連接埠種類:USB 3.0 Micro-B 接頭
最大傳輸速度:最大 5Gbps (USB 3.0) / 最大 480Mbps (USB 2.0)
可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 8,Windows 7,Windows Vista(32bit/64bit), Windows XP(32bit)Mac OS X 10.4 或以上的版本 (*僅適用 Mac OS 的 USB2.0)

這些產品為什麼在MAC上只能跑USB 2.0??

目前我自己有一台4TB*2的USB 3.0 RAID,接在imac上也跑得好好的啊( 讀寫都1xx MB/sec)
2015-11-28 16: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Mac 外接硬碟
建議不要找2.5吋的來當TM的專用硬碟,
因為同樣只吃USB的供電,時常會有不穩定的狀況或讀不到硬碟,
我之前使用就常常發生這個問題,
後來換成3.5吋的外接碟,因為電源供給獨立,所以穩定許多,
也建議找大品牌的會較安心,問題也少,也不要再另外切割共用其它的空間,
就整顆都做TM的備份用,再切割當空間使用到一半時就會發生空間不足且無法解決,
只能整顆砍掉重練喔
謝謝提醒,我是準備接在monitormate上的USB 3 Hub上,它有5V變壓器供電。另外因為我的SSD才512G, 切了120給 bootcamp,OSX約400G而已。所以本想切1TB給TM就夠用了,另外 1TB給Raid 1中的照片資料再做一份備份,會再思考空間分配的問題。

目前TM是用4TB RAID 1的空間,每一段時間TM就會把休眠的RAID喚醒,怕睡睡醒醒太早把Raid 1操壞,才想另外找一顆硬碟來做TM
這些產品為什麼在MAC上只能跑USB 2.0??

是這樣的,PC那邊推出USB 3的外接硬碟、週邊(例如USB HUB),PC主機開始內建 USB 3 ,

遠比MAC早很多

或者也可以說,MAC開始主機有 USB 3 ,比 PC 晚了兩年多。

因為 MAC 這邊有十幾年歷史的 FIREWIRE 400 和 800;也還有新的 displayport 和 thunderbolt

(一般而言,FIREWIRE400 比 USB 2 優越太多,穩定性和真實速度和吃CPU系統資源,都屌打USB 2)

所以APPLE 這邊對 USB 3 興趣不大,APPLE一開始對 USB 3 是有排斥的(為了裡子也為了面子)

所以應該說,你看到的USB 3外接硬碟的「說明書」,簡單說是APPLE還沒有推出有 USB 3 之前的時期寫的

當時APPLE只有USB 2,所以他當然說明書寫說APPLE機器只支援到 USB2

很多週邊硬體產品的說明書,當初編好印好了,後來就沒有再改了,就賣了五年八年十年。

time machine 硬碟我也認同前面諸位大大講的,我大力建議用3.5吋的
為的不是速度,而是穩定性。

一般來說2.5吋的外接硬碟是因為便利性和攜帶性,但它會犧牲了效能和穩定性
而time machine硬碟通常是放在你電腦桌上的,不會是帶著到處跑的。

你的USB HUB就算有獨立電源,但也不保證它的供電是穩定的。舉例來說你只要插了一個SD卡讀卡器和滑鼠在USB HUB上,它的供電電量就會減少,減到某個程度後就會影響你2.5吋外接硬碟的穩定性。
fsw437 wrote:
很多週邊硬體產品的說明書,當初編好印好了,後來就沒有再改了,就賣了五年八年十年。


原來如此,所以其實現在mac根本就不用顧慮這個問題了~

fsw437 wrote:
time machine 硬碟我也認同前面諸位大大講的,我大力建議用3.5吋的
為的不是速度,而是穩定性。
一般來說2.5吋的外接硬碟是因為便利性和攜帶性,但它會犧牲了效能和穩定性
而time machine硬碟通常是放在你電腦桌上的,不會是帶著到處跑的。
你的USB HUB就算有獨立電源,但也不保證它的供電是穩定的。舉例來說你只要插了一個SD卡讀卡器和滑鼠在USB HUB上,它的供電電量就會減少,減到某個程度後就會影響你2.5吋外接硬碟的穩定性。


這真的是兩難,小弟會特別想2.5吋的外接硬碟,正是因為它不要再需要獨立電源。
因為imac現在已經接了一台2bay 3.5吋 raid 1硬碟(4t*2放照片資料夾),
一個方便插拔硬碟用的外接硬碟座(更換不同的硬碟)
一顆大顆5V變壓器給USB 3.0 hub (monitormate),只有再接隨身碟、晶片讀卡機、SD/CF卡、iphone lightening跟預計新的外接硬碟。(那顆5V的變壓器是選購品,大小跟以前傳統筆電大型黑色變壓器差不多,已經比原本3V的變壓器已經大上不少)

連同imac自己已經四條電線了,(還有印表機等其他設備),所以特別想找不要再插電的外接備份裝置。

另一方面,也是想說2.5吋的硬碟,剛好可以放進monitormate的夾層中,
讓桌面乾淨一點(不然接東接西的,就失去imac AIO的設計初衷了)
還有另一顆外接Sandisk extreme pro則是直接連imac後USB不經HUB

本來是想說,反正TM只是是備份,找個三年保固,可以快速當場換新的硬碟。如果真的壞掉,只要imac內接硬碟沒壞,外接硬碟出保固,快一點換新新重跑TM的就好了。不過後來經大家提醒,才想到,其實TM不只是單純的備份,還有版本回溯的好處...一旦TM壞掉,就沒有辦法版本回溯了。

小弟這幾天有機會看能不能實際來量一下電流穩定度。

真的不放心,每隔一、兩星期手動讓MAC也在4t的raid 1建立一份TM好了,這樣也減少現在TM每隔一個小時就把休眠中的RAID 1喚醒一次,怕太頻繁一直開關機,反而提早讓RAID上的硬碟下工。
usb3.0
2.5寸1tb 5400轉 行動碟
傳40g花費約六分鐘
imac是單純ssd

2+2=5
我也是為了穩定用外接3.5, 外接盒還買有風扇的幫助散熱
結果就是mac睡眠時 TM硬碟啟動 風扇啟動 吵得要死
我倒反而想回去買2.5吋硬碟 因為省電安靜 只是不要買外面賣的行動硬碟 那些大都是拼價錢的爛貨
外接盒&硬碟要分開買 都找好一點的
我以前試過買3.5"的USB外接硬碟當TM了,是WD的 MyBook 3T
說真的我對USB的外接硬碟沒好感,事關我試過無論用2.5還是3.5"的都會在長時間連接後突然斷線要重連(長時間是指大約半個月左右吧),所以直到我的MyBook 3T壞掉退錢後我就沒再用外接硬碟做TM,改成用NAS了
說真的NAS真的要穩定很多,用了一年從沒出過任何斷線的問題,不過我家目前的網絡架構也變很複雜就是(原因有很多啦,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在家裡搞了個小型的SAN~_~)

PS: 要是有穩定而且速度夠快當系統碟的外接SSD還請推薦,來年可能要去UK生活要用bootcamp裝windows跑一些特定的程式要來工作,手上的MBPR15的SSD只有256G所以打算把windows裝到外接的SSD上,大大們有推薦的嗎?

WingC. wrote:
我以前試過買3.5...(恕刪)


買片mSATA用USB3介面使用,這就是唯一能全速又最簡單方式了。

極耗電裝置,我是雙槽硬碟座,一槽不使用,把電源接上擴充線,就能這樣多了四顆可以連接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