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 iLugger 這款為 iMac 設計的包包,在 01 上並不是什麼新聞。不過看到最近蘋果版有幾位朋友,相繼遇到【搬運 iMac】、【帶 iMac 上飛機】之類的問題,這其中之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用這個巨型包包把 iMac 帶著走。小弟趁著這幾天比較有空,決定把這些積欠已久的照片,加點文字整理一下。
照片是去年 12 月中,從雪梨回台灣的時候拍的。當時滿心歡喜,帶著剛買一個月的 iMac G5 飛回家過年(重點是可以退稅省錢)...結果一月初就殺出個 iMac Intel,號稱效能提高不只一倍,價錢還維持不變......挖哩勒,當場血吐滿地,年夜飯少吃好幾碗!不過仔細想想,3C 產品不就這樣?買了就是折價,卻也是享受的開始。算了算了,大 G5(好險 IBM 沒有出到第八代),爹地好好疼妳,等妳人老珠黃,接不了人客也操不動的時候,爹再把妳賣掉!
嗯???不是要介紹 iLugger 嗎?怎麼變成抱怨文了?

這款包包造型普通(不過就是要裝個方螢幕的,能有多花俏?),但是做工滿細緻的,一針一線都不馬虎。所有可以肩背、手提的部份,都有加寬的背帶和軟墊支撐,讓使用起來比較舒適。

不過話說回來,連背包加起來,十幾公斤重的東西,沒有這些襯墊保護,背起來可是會痛死人的

來看點細部特寫。
這是繡在包包正面的一塊皮製商標,用來驗明正身。

至於圖案為什麼是飛船呢?根據官方記載,老闆 Steve Garner 也是田納西州 LTA Projects 這家飛船公司的負責人,他們用製作飛船的經驗來做這款背包。(怎麼又一個 Steve?)
接下來這個特寫很重要喔!

該公司引以為傲的設計--鴨嘴狀袋口--在此先賣個關子,讓各位朋友猜猜是幹什麼用的。
開始裝袋作業囉!

首先,收拾細軟,把 iMac 的配件扒光光。

很久沒看到脫的精光的 iMac 囉!還是這麼光彩四射,明艷動人!

綁架最刺激的一步是什麼?沒錯!【套布袋】!先把袋子正面(有皮革商標的那一面)朝著自己,上下反過來,然後緩緩套入。

注意喔!要正面朝自己!因為正面的內裡是一塊厚而細緻的棉布,用來保護螢幕。
慢慢地套入,套到底。

接下來這一步就開始要鍛鍊身體了,準備把包包轉一百八十度。

鏘鏘!翻轉成功!

該把配件丟進去囉!先看看袋口是什麼樣子。

注意到底座兩側,各有一個用厚棉布圍成的置物空間,是拿來放首飾配件的。
準備把鍵盤、老鼠、和容易不見的遙控器放進去。

OK,都放進去了!鍵盤的長度也剛剛好。

準備封袋囉!還記得鴨嘴狀的袋口嗎?

打包 iMac 時,最突兀又最難解決的,就是這個底座。如果沒有底座,iMac 簡直用 Pizza 盒就可以帶走了。
謎底揭曉,這個鴨嘴口,就是拿來包裹住底座,你想到了嗎?


突發奇想,如果下一代 iMac 可以把底座設計成折疊的方式,不用時收在機身裡,那搬運起來就真的只要 Pizza 盒啦!不過這樣好像很危險勒~~~夠牢固嗎?
最後一步囉!封上拉鍊!

YA!完成!

至於背起來是什麼模樣,舒不舒服呢?
像這樣~~~
哇塞!在背上只有這麼小!還可以背著它騎單車,上天堂,環遊世界,無所不能!這真是太愜意,太銷魂了!
什麼?你不滿意,因為這是官網的圖片,有欺騙消費者嫌疑.....。
好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天,小弟決定用自己的身體,告訴你這個背包到底好不好用。
來!背起來像這樣:

這是在雪梨機場拍的照片,注意到背包往後傾地很厲害嗎?因為很重,這當然可以調整,不過調太緊背起來也不舒服,裡面的東西可是硬的吶!而且還是螢幕貼著自己的背,實在不放心調太緊。
關於這張照片還一件事要說明,小弟身高 181 公分,所以背包在我的背上看起來可能還【剛好】。這也是我猜測,為什麼這件超過規定大小的隨身行李,兩次都沒有遭到機場人員刁難的原因,因為看起來【很隨身】嘛!
結論,我懷疑官網照片裡的人,身長兩百,而且背包裡面是空的!

什麼?還有人質疑,用這個背包,到底上不上得了飛機?因為老兄你那張照片,充其量只是在機場外面!
來!有圖有真相,這是背包放在機艙頂置物櫃的樣子。

提供一點飛航資訊,往返台北<-->雪梨之間,華航的飛機是【空中巴士 340】,經濟艙的座位是 2-4-2,以這樣大小的飛機來說,頂上置物空間的深度算是剛好。所以如果搭的是 747-400 之類的巨無霸客機,一定更沒問題。(不要問我頭等艙的狀況,我這輩子還沒離開過經濟艙...

【評論】
對於 iLugger 這款背包,小弟的評價是毀譽參半的。
先說說優點,這款包包的確是量身定做,用來裝 iMac 非常適合。實際使用上,除了鍵盤滑鼠遙控器,我還塞了電源線、Airport Express、說明書、原廠光碟、和一條 1.5 公尺長的網路線進去。在柔軟的襯底保護之下,所有設備都完好無缺,安全送抵國門。做為一款電腦包包,保護是最基本的訴求,就這點來說,iLugger 表現地非常稱職,多出的容量也很夠用。
就攜帶而言,iLugger 可以手提、單肩側背、雙肩後背。當然,這麼重的東西,正常人一定會希望能多換幾種姿勢背,所以這些變化性是絕對需要的。不過,背帶跟身體接觸的的部份,雖然都有加寬加厚,可是背帶的其他部份,個人是覺得太細了點。使用幾次是都沒出現任何外觀上的問題,但是會有一點小擔心。
接下來要批評的部份,嚴格上不算是 iLugger 的錯,但這是實際使用上會出現的問題,購買前不可不慎(該公司全球都有郵寄服務)。
記得嗎?當裝袋完成的時候,包包是正立的,電腦是倒立的,換言之,你不能利用 iMac 的底座,來讓包包乖乖站在地上,最好是找面牆穩穩靠著,並且祈禱它不要滑下來。
再來,iMac 20' 真的很重、很重、很重

上飛機簡單嗎?不~~

同樣是運送,在台灣騎機車的時候,也是會皮皮挫,因為 iMac 的大小超過一台 125 機車的腳踏板寬度。所以為了安心,我還是犧牲自己的背,乖乖背著騎

【結論】
其實作為一款電腦的包包,iLugger 算是稱職。小弟不是什麼心細的人,有時候背包撞來撞去,雖然心疼,可是也懶得去管(他╳的,因為太重太累了),不過電腦真的也沒出現一絲刮痕。配上相當程度的置物空間,iLugger 其實是很合用的。
但是 iMac 身為【桌機】,既然叫桌機嘛,本來就該乖乖待在桌上,沒事搬來搬去幹什麼?(英文也叫 Desktop,不是 BACKtop...

基於以上的使用與考量,我想把這款包包,推薦給有流浪癖,或是居所飄忽不定的 iMac 使用者(像小弟我)。這款背包並不便宜,即使在美國當地購買,加上運費,折合台幣也要五千五百塊左右。如果只是為了搬運“一次”而購買這個包包,那代價實在太大了,錢花得不太值得。然而如果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你有需要多次搬動 iMac,那這時 iLugger 就可以考慮囉!
當然,如果純粹是為了增加爽度而購買,那,沒什麼好說的,衝吧!記得買來之後,三不五時帶著你的 iMac 出去晃晃,你要用 iLugger 帶著你的寶貝 iMac 上網咖,也沒人可以阻止你,不過,會很機車就是了。
喔?我提過還要身強體壯嗎?沒喔?
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