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並不想相同的文章重複PO的

不過我發表這篇的原意其實也不是抱怨
要說我受害嗎?有人又要說我自己沒有探聽清楚了
不過是長久以來都來M01探聽的
不過一直到我買iPod Touch之前
也沒看人抱怨iPod Touch的不好
我都不知道實際的情況
買了才知道(2007年12月28日)
但是來不及了

又再加上現在更新要19.99美金(詳見iPod touch 官方有新功能, 但竟然要收錢 8-()
以及幾個抱怨文紛紛出現

所以我再次出聲
就別說避免其他網友受不受害啦
至少提供網友一修參考
購買前可以多了解
免得買後覺得落差太大

更再加上我原本PO文的友站現在實在是冷清到冰點
發揮不了作用
所以小弟今日就將它在PO在這裡,以供大家參考
先說我的iPod Touch版本是V1.1.2
--文章開始--------------------------------------------------------
想相當初興沖沖的買iPod Touch來用
結果卻是‧‧‧‧‧‧請看下去
想說iPod Touch有多點觸控螢幕,螢幕也蠻大的
又聽人家說iPod Touch除了不能打電話之外跟iPhone都一樣
大概兩個星期前
就去買了
買來用了卻發現跟我想的差了十萬八千里
-------------------------------------------------------------------
第一
怪我太天真了,還是怪我沒有做功課
我以為萬把塊的東西,應該配備會很齊全才是
結果小小一盒,幾乎什麼都沒有
只有很簡易、音質也不佳的耳機
還有電腦傳輸線
跟其他"可有可無"("可有"應該去掉)的小東西
連正式的說明書都要去上網下載
也沒有電腦軟體的安裝光碟,也是要去上網下載
更沒有充電器
一定要用傳輸線接電腦來充電
一開機還不是中文呢!
還好我看得懂英文,可以自己換成中文
要是不懂英文的人,又再加上沒有說明書,那是買來就要丟掉還是怎樣呢?

-------------------------------------------------------------------
第二
我懶,不喜歡多裝軟體進電腦,想說就不裝軟體,直接傳媒體進去用就好了
一把iPod Touch插到電腦去,這下可好玩了
電腦竟然認為iPod Touch是數位像機
真是好好笑喔
什麼時候iPod Touch有鏡頭來著
我試過3台電腦,有Windows XP的,也有Windows Vista的
都一樣,都認為是數位像機,根本不能傳媒體進去用
只好乖乖的被水果強迫來裝他的iTunes來用了

-------------------------------------------------------------------
第三
是我自己誤會了吧
原以為有翻轉螢幕的功能
就是不管是在做什麼
畫面會隨著iPod Touch擺放的角度的不同而跟著翻轉
看圖片時,隨時可以用觸控螢幕來翻轉圖片
結果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是只有上網、聽音樂跟看照片的3個程式
會隨著iPod Touch擺放的角度的不同而自動跟著有不同的功能或翻轉畫面
看圖片時,根本不能用觸控螢幕來翻轉圖片

-------------------------------------------------------------------
第四
有支援WIFI,看看網路功能吧
什麼!!!!!!!!!!!
網路瀏覽器根本是廢物
怎麼說呢?
現下的網路上,各個網頁都會有很豐富的內容
尤其是動畫影片
但是iPod Touch上的瀏覽器偏偏都不支援,不能播放
網路上的一堆小遊戲,也通通都不能玩,還是不支援
只有QuickTime的影片可以看,不過也不是都可以看
差不多是回到網路新石器時代
只有文字跟靜態的圖片
好吧,沒有娛樂功能,哪查查網路資料總可以吧
跟你說:不行,不行,不行,不行,不行
因為根本沒有支援中文輸入
你要怎麼搜尋呢?
好吧,至少我把iPod Touch當行動地圖總可以吧
跟你說:不行,不行,不行,不行,還是不行
連進去地圖網頁,顯示上是沒有問題
問題是會有操作困難或者根本沒有辦法操作的問題
相信有在電腦使用過電子第提的人都知道
地圖區域的移動,使用起滑鼠來拉動相當的好用
有些電子地圖一定要用滑鼠來拉動
其他的電子地圖雖然不一定要用滑鼠來拉動,可以點選旁邊很小的控制項來移動
但是,以上的操作在iPod Touch上的瀏覽器是不能使用的
因為對iPod Touch上的瀏覽器來說,觸控面板上的這樣的動作,是用來滑動整個網頁用的,裡面的地圖根本就是一動也不動
想要用粗粗的手指頭去碰旁邊小小的控制項,結果發現這簡直不是人幹的事,相信我,不到一分鐘你就會放棄了,XD

-------------------------------------------------------------------
第五
有支援WIFI,網路功能有問題,那看看電子郵件,功能夠單純吧
我有設定了兩個帳號
AIM的,收信下來最多3、4封就跳出了
Gmail的,收信下來1封就跳出了
看都不能看
收下過信後,一進去信箱就整個跳出了
完全不能用
(不好意思,我寫成改完機以後的了)
實際上根本沒有可以收郵件的東西
這‧‧‧‧‧‧‧‧‧‧‧‧

-------------------------------------------------------------------
第六
有支援WIFI
iPod Touch上有一個看YouTube的東東
總算有一個功能沒有什麼問題了
不過這是特製給iPod Touch用的
功能上不要想成會跟在PC上看YouTube是一樣的
再說WIFI連線能力實在不太好
下載等待再等待是一定的
爽度10%
結果還是不堪用

-------------------------------------------------------------------
第七
行事曆
我根本沒有用它
因為沒有中文輸入
那是擺好看的嗎?
真是莫名其妙

-------------------------------------------------------------------
第八
連絡資訊
就是通訊錄啦
這個也是好笑啦
跟行事曆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根本沒有辦法跟其他人聯絡
那麼,我還要通訊錄幹什麼?

-------------------------------------------------------------------
第九
音樂
這是最主要的功能
播放、使用上都沒有問題
不過有些地方我還是很不爽
比如說超過一萬塊的東西
放出來的聲音竟然比我的三X的U3的音質差了一大截
根本不是這樣的價位的播放器該有的音質
何其不可原諒,真是花價錢當冤大頭

我將我一堆音樂CD弄到裡面後
透過iTunes到iTunes Store去抓專輯封面
結果竟然只有美國出的CD能抓到封面
其他的都不行(不只台灣,歐洲各國的也都不行)
我所有的CD可都是正版片買的喔
原來是,抓專輯封面只能抓到你登錄在iTunes Store上的地區出的專輯封面
而iTunes Store根本沒有支援台灣地區
我當初裝的時候就選了美國
真是多虧了iPod Touch那麼大的螢幕,結果還是要靠文字來選專輯
真是‧‧‧‧‧‧按

-------------------------------------------------------------------
第十
視訊
只能透過iTunes到iTunes Store去買
不像音樂或者照片一樣,可以將電腦上的檔案傳到iPod Touch上去欣賞
花了大錢買的DVD片也沒辦法傳到iPod Touch上去欣賞
也就是花了超過一萬塊買的東西
不另外再跟水果買影片來看是不行的,而且還只能買在美國(你登錄)地區賣的片才行
哪怕你已經花錢買了一片原版的DVD片,你還是要在花一次錢跟水果再買一次才能看
實在是沒有道理
老子不看了
完全廢物一台

-------------------------------------------------------------------
第十一
照片瀏覽
功能基本上沒有問題
不過我之前說過了
以為iPod Touch有轉圖片的功能
結果是沒有,有些失望
另外看完相簿(目錄),想看別的相簿(目錄),還要回去上兩層
點選相簿後,還要再按一次撥放功能才能欣賞
一共四個動作,似乎應該還有操作簡化的空間
-------------------------------------------------------------------
第十二
另外,我很沒有辦法忍受的是
8G真的還蠻夠大的
我早在第一天就把我的一堆CD都轉進去iPod Touch裡面聽了
這些天來是聽得很高興
可是每天回家最痛恨的是
我也沒有要傳輸媒體進iPod Touch
就只為了要給我的iPod Touch充電
就要打開當作充電器的電腦來充電
哇!哇!哇!
真是好大又好昂貴的充電方式啊

-------------------------------------------------------------------
總結
整體功能幾近全殘
就是廢物一台
準備把iPod Touch冰起來
另外再去選購一台來用
還不知道會選哪個牌子哪一台
只知道,這次一定不會是水果牌了
-------------------------------------------------------------------------
後記:
別跟我說的這些沒有的功能
以及有問題的部分
在破解版加裝軟體之後都沒有問題了
其實我最原先PO文之前
老早就裝破解版了
問題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還是問題一堆
不行的還是不行
沒圖沒真相是嗎?
看這裡(改過機了)

再說不是每個使用者
買回去都還會要去破解的
事實上是只有少數的消費者會去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