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的時候硬碟掛點送修
換了一台新的回來(其實我持保留的的態度,可能會是"全新"的嗎?)
用了五天後,今天用iPod去PC上面傳一些檔案過來Mac mini上放
結果在Mac mini上的iTunes出現"iTines無法讀取iPod上的檔案,請用更新軟體來重置您的iPod"
整個就很Orz....
看到新拿回來的iPod還是一副病焉焉的樣子
心裡面除了不爽和無奈

真的也是無計可施了
也不太想再送回去修
因為如果是一時的韌體損壞的話
送修結果不是硬體的問題
還要被收檢測費300元(而且個人覺得,就算是硬體的問題,水果店會在你第一次送修拿回去五天後再替你換"一台新的"嗎?)
但是我發現到
如果iPod格式化成Macintosh的話
不但插在Mac上反應的速度快(反應的速度是指,電腦和iTunes很快就可以讀取到iPod了)
而且iPod上的硬碟的反應速度也不錯(如果從電腦上卸除了話,硬碟大概轉個五秒就停機了,如果是FAT32的話,大概要轉個十秒)
反觀如果格式化成FAT32
不但在PC和Mac上反應的速度慢
卸除後硬碟還會轉個十幾秒才會停
如果在卸下iPod後立刻拿起來使用
就要很小心的拿
如果很粗魯或太"順手"的話
怕硬碟在動作時會傷到碟盤
請問各位大大門的iPod格式都是使用哪一種的呢?
我以上的論調(iPod硬碟運作模式與格式化選擇上的關連)正確嗎?
如果以上的論調正確
是不是使用Macintosh的格式就可以減少對iPod硬碟的損害呢?
最後一個問題是
大大門同意"再送修"嗎?
謝謝各位耐心的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