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去年iPod 5G一出我就預購了,11月初我拿到,接著就是惡夢連連,不出狀況的時候還真的不賴,一出狀況真是叫人頭痛連連!
狀況一:
![[心得]我真的火大了!iPod...](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11/mobile01-336c0c8fd0955530a4a77e1d464cb7f2.png)
三不五時給我出現這樣的錯誤,每次都得讓我在USB與iPod間拔來拔去,傳歌是很快,但要讓iTunes找到iPod還真的是需要過人的耐心。
狀況二:
![[心得]我真的火大了!iPod...](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11/mobile01-9884c6e2e048c80f1037af88f7a5c194.png)
彩色螢幕的iPod 5G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那就是專輯封面的顯示,我幾乎都用正版的音樂轉AAC或Apple lossless加上自掃封面,問題又來了,iPod往往會漏失專輯圖片,明明有輸入專輯圖片,就是不顯示出來,後來找到解決方法:
![[心得]我真的火大了!iPod...](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11/mobile01-7858120785d045b0c290dfc71919a434.png)
只要先刪除iPod內的專輯圖片暫存,再啟用一次專輯圖片顯示功能即可,我第一次試果然成功解決,後來又掉圖了,我再試一次,就永遠出現未知錯誤(-50)訊息,再也沒有美麗的專輯圖陪伴...
狀況三:
資料留在iPod真讓人不放心,資料備分進iPod之後,往往就再也讀不出來了,最扯的情況是:一個檔名和附檔名全相同的檔案出現在同一資料夾裡,

再來就是檔案刪除不掉,總是有奇怪的錯誤訊息在Windows出現,逼得我一定得進命令列模式以del強制刪除,後來查查apple原廠服務網站,裡面有技術說明提到在Windows下可以用chkdsk指令檢查磁碟,不試猶可,一試驚為天人,到處都是資料損壞的訊息,好吧!用參數"/?"看完說明後再鍵入"/f"參數修復損壞區域,這又奇了!這時chkdsk就找不到錯誤了

好吧,改用Norton Disk Doctor,疑...沒有任何錯誤...天啊!誰來救救我!
總結:
iPod音質上不是最好我可以忍受,功能不是最好我也可以忍受,穩定度搞成這樣真叫我難以忍受。我本來在買iPod之前是要投奔Sony的,後來用了iTunes之後再用SonicStage,我就知道什麼叫做人性化,可是買來之後惡夢連連,不知道iPod是怎麼創造神話的...
再補一個
狀況四:
EQ有跟沒有一樣,換個bass boost模式低頻爆音連連,我使用的是SHURE E2耳機,就算換了其他耳機也是一樣,甚至更嚴重!
好吧!用力爬國外網站,終於找到可能的原因,原來是iPod的DAC晶片(用來將數位音訊轉類比輸出至耳機的晶片)在自動音量增益控制不佳,導致某些音頻發生distort(失真),造成爆音,尤其是低頻最甚。找了解決方案,在iTunes將個別音樂音量減小,問題又來了!SHURE耳道式耳機很敏感兼漏音少,音量開很小就很足夠了(不誇張!安靜時甚至最小音量都嫌太大聲)。所以每次都得把iPod轉到最小音量接E2,但今天若用iTunes調小音樂的音量後,iPod轉最小音量直接就變成靜音了(耳機孔無電流輸出,底噪完全消失),稍微轉大聲點,音樂有了,EQ增益正常,但音量又過大。
回歸最基本,還是查查國外文獻吧!又找到一種解決方案,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直接調整音樂本身的音量,找一找軟體,嗯!有了!但是...不支援Apple lossless,逼得我一定得先轉PCM WAV,再將音量控制到平均89db(標準錄音應該是86db,可是大部分的CD錄音經常不遵照標準,台灣甚至有些流行音樂錄音音量高達99db!真是有夠不專業...還是古典CD好些),再轉Apple lossless,這才解決,一來一往,浪費的時間實在難以估計,灌歌的心情大受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