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在話題與論壇當中,就如同各家產品的官方網站討論區一樣
東西好用,消費者認為是應該的,不見得會來多加著墨
但東西出了一點問題,好啦~全部跑上來抱怨,所以你可以看到10篇文章裡面有八成都是批判的,會有鼓勵、支持的越來越少了
為什麼?
這是人性
就像你去一間餐廳吃飯,吃到好吃的東西,你會請師傅出來,當場給他鼓勵,讓他爽,讓他做出更好吃的東西給你吃嗎?
很少吧?
但反過來說,只要一不爽,不只是廚師,連老闆都要叫出來罵,或是回家上網PO某家餐廳怎樣爛怎樣不好
你不說,人家怎麼知道錯在哪裡?
有時候可以透過這種即時鼓勵、即時告知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也算是給他們一次機會,若他們一樣執迷不悟,那才能給他批裡啪啦說一堆
所以,下次你遇到服務好的人、東西好吃的地方,請各位「直接」給他們鼓勵吧~
相信吉米!!
他爽~
你更爽!!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一支拿回來台灣拆開用後發現連接上電腦時,iTune 不會自動開啟
PC 也沒有偵測到硬體
我們原本想說,這是 apple 的產品,絕對沒問題
有問題的一定是 PC,但是試了四台電腦,還是不行
隔了一天,我拿可以的那支,隨便找一台電腦一插上去,iTune 馬上開啟
這時候雖然很不願意接受,但真的是 ipod shuffle 故障
還好我還會過去一趟日本,還有機會換 @_@"
換新品的過程波折不斷,說來話長就先略過了
後來到了銀座的 apple 維修中心
當我在二樓等候換新品的時候
同時間,我看到有其他三位也拿了 ipod shuffle 準備要換
而當服務原把要換給我的 shuffle 拿出來
我發現,它是用一個白色的盒子裝
這個盒子跟店面賣的綠色盒子只有兩個地方不同
1. 顏色不同,一個是綠色一個是白色
2. 白色盒子裡面只有一個凹槽放 shuffle,不像綠盒兩旁還有凹槽分別放耳機跟吊帶
看到這個盒子,跟看到同時另外有三個人要換
讓我的感覺是
ipod shuffle 的不良率還真高 (不是故障率喔,是不良率,就是拆開來就不能用)
而白色的盒裝更讓我感覺,即使當時 ipod shuffle 在日本缺貨
但是 apple 卻有準備了足夠的替換品來應付這個問題
好的方面想是:售後服務做的很好
但是往另一方面想......
以上所說的不一定對,這只是我的親身體驗,也是自己的感想而已
Hugo, http://hugo-studio.com
吉米丘 wrote:
就像你去一間餐廳吃飯,吃到好吃的東西,你會請師傅出來,當場給他鼓勵,讓他爽,讓他做出更好吃的東西給你吃嗎?
很少吧?
大概只有坐Sushi bar比較有機會吧?
唉,亞洲人含蓄的天性咩
不過大多數人都會將稱讚化為口碑
甚至上網寫勸敗文
像是台大BBS美食版,所造成的影響真是可怕啊
只是蠻多地方好像都沒辦法持續品質...

不過如果負面例子來說,好像當面狂罵的也不多
又是亞洲人含蓄的天性使然...

大多數人都是自認倒楣,從此不去吃
不過...你消極抵制,可別人不知道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地雷餐廳常常都還蠻有生存空間的原因所在

不過真的是要像吉米大所說
好跟不好都要敲鑼打鼓大聲說
如此將對消費者權益更有保障
fayever wrote:tony0216 wrote:
抱歉, 一個題外話. 因之前在做IPOD的資料搜尋. 據我所了解, IPOD在2004年總共賣出800多萬台. 但是看到你的資料是3000~4000萬台, 請問在哪裡有相關資料? 可供小弟參考. 在此萬分感謝!
是總數。
從初代~2003年年底的3代總共賣1000萬台
到2004年底共賣了3000萬台(等於'04年賣2000萬台)。
數據各大雜誌街有售
夾不死阿伯也說過的樣子XD
各大雜誌還真的都沒看過 .......
我記得的也是'04年賣800多萬台
然後今年一月的夾不死在SF的Keynote裡面也有展示第一千萬台iPod
(相信這段有線上收看或用BT下載的都有看過)
Wir bekennen uns zu dem Geschlecht,
das aus dem Dunkeln in das Helle strebt.
發言人發了一個ipod熱賣的原因.雖然討論到華航的問題.但他是就或然率的立場來解釋這件事情,就如有一位大大講的,事情有一體兩面甚至百面,不是你我幾句或就可以決定這件事的結果,更別去針對人家的語病針鋒相對,從頭到尾沒有見到apple的人說明,就表示你的意見(也只是客觀意見),如果今天真的有一個人代表apple出來道歉說..對不起,本公司良率確實下降,跟各位表示歉意及未來改善的決心,這樣就有結果嗎?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別跟媒體一樣胡亂起勁..要不就針對話題重點好好討論,將問題有建設性的討論,當然不是沒有證據的惡意污衊,否則這討論區就沒有存在的必要,用閒聊的態度發表也是可以阿,因為這樣的言論對做市場研究的人也是很有用的資料呢,所以我覺得只會發表分析此內容的評論並不值得回應的...就是值得討論的話題才會有進步的空間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