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628 wrote:
我為了轉出一個音質320k的歌耗了半天,學轉ape,學切割,學轉wav,以為 itunes 轉出來的aac音質好,發現被騙,學轉MP3,學tag edit......不是說很itunes很人性嗎,唉.....
您若真在意音質...
1.全改用wave,但若ipod能直接支援ape的話就太好了。
2.換別支耳機,鐵三角一向是女音天下。
另外不建議您用耳機升級的法子增加音質,沒用,原始訊源就爛了,耳機不會有加分到哪去。
找個時間一片片重rip吧
我為了轉出一個音質320k的歌耗了半天
學轉ape
學切割
學轉wav
學轉MP3
學tag edit
想要用APE就要自己想辦法轉CD模式 這時間是你自己該花的
CD模式轉入iTunes的資料庫 這時間才是iTunes該負責的
這樣也怪到iTunes不幫你由ape直接轉進資料庫 您真有理
自己想想吧 原版CD載入會有這些麻煩嗎?
skiiks wrote:
我為了轉出一個音質3...(恕刪)
我也不太懂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對我來說,iTunes很好用啊!我只要把買來的 CD放進去,選好要轉的格式跟bit rate就好了,如果連上網路的話,iTunes也會自動抓到專輯名稱跟歌名,自動做好tag,我只要負責換CD片就好了。
我個人是覺得AAC比較清澈,我記得MP3的話在16kHz上是都砍掉了,所以我都是兩種都從原片轉出來,AAC放在iPod,MP3燒成MP3光碟給汽車音響吃(我的汽車音響不吃AAC)。(另外,我覺得我的三代ipod音質比四代五代好耶!MIT的有差嗎?還是晶片不一樣?)
比較討厭的一點是,從Apple音樂商店買的歌都只有128k AAC,本來就不怎樣了,如果要放在車上聽,又轉MP3一次,就更損失音質了。希望有一天音樂商店可以給不在意下載時間的寬頻用戶提供lossless格式的商品。
其實我認為~大家對於這台機器的原始設計想法搞錯了!
這台機器是以方便容量大取勝!
音樂走向應該也是偏流行風的音樂!
其實這台機器的設計完全沒錯!
他設計出一個流行的樣式~歌曲存放超大容量~又方便攜帶!
但是這不是設計來聽非常高級~且聲音表現細膩的曲子用!
其實要求要一個聽起來聲音細膩其實.....一開始目標就不應該放在ipod上!
而應該將目標向準一些高音質目標的隨身聽!
如果要消弭聽ipod的音質破破的失落感而換耳機的話!
那應該將要買的耳機定在中低水準以下的!
高水水平的耳機是以犀利而設計!(喇叭亦是!)
一般耳機無法描繪的音段,高級的耳機較能完美的表現出!
當然啦.............垃圾破音也是......

反而買一個比較爛的耳機會比較聽不楚

我滴布洛格:http://blog.yam.com/midnigh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