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貓連合 wrote: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我覺得.............
要是把Apple換成Sony的話,我百分百同意.. XD
dmdm.tw wrote:暴貓連合 wrote: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我覺得.............
要是把Apple換成Sony的話,我百分百同意.. XD
SONY跟APPLE狀況是不相同的
SONY只是把產品不斷升級 舊的比新的好 迫使消費者再來購買 好像資訊或三C商品都是這樣走吧 只是SONY升級的速度是快了一點 一年之內500萬薄形DC從T1→T11→T3→T33→T7
至於APPLE近來可能是因為衝貨太兇 品管不良 產品問題率過高 才造成目前板上消費者抱怨連連 暴貓只是比較幽默的闡釋而已
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不太正確的吔
仔細想想..如果每次都做好飛機的檢測.確認ok後才能飛.減低因己身原因造成的因素
如此的話說因為飛行次數多常會碰到亂流那還比較有說服力.
要說因為我們飛機飛的次數太多造成故障那真是要命..那表示你們飛行次數超過正常數字
就像國內班機如果一天同一架連續飛太多次造成機身熱漲冷縮在空中解體.那還是你們的過失
跟之前吵了三年多的長榮海運.在美國因為排放未處理的汙油.事後還造假說沒有的事一樣.當聯邦政府判他們敗訴後.他們的律師卻反道:我們的船在世界上那麼多.這只是其中幾個壞例子.卻被刻意放大.
"但你們根本不該有這樣的事發生!"
賺錢很重要但職業道德才是首要考量吧
實驗性質的生活
有逐夢踏實之感
舉一個大家都看得到的東西做例子. iPod的上蓋(塑膠)與下蓋(不鏽鋼)結合起來簡直是精密無比, 堪稱藝術品. 這部分的組合精度以消費性電子產品標準來看, 簡直不可思議, 實際量產起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塑膠射出模每付模具都有固定的產量及壽命, 且成品外型看來相同的兩付模具, 射出的產品實際上尺寸還是略為不同. 這樣的差異在一般產品不會有問題, 但在iPod等級的精密度就會造成量產不易.
當產量小的時候模具少, 精密度較好控制. 產量大時模具多, 每付後蓋的沖壓模必須根據"前蓋模具"的精密度, 而非"原始設計尺寸"動態調整. 也就是A前蓋模射出的前蓋, 也許只能配上A後蓋模沖出的後蓋. 假如差一點點呢? 要不丟掉(後蓋成本超高), 要不.....就出貨吧......
我想站上可能有曾與Apple合作過的廠商, 相信每位都講得出一段被Apple搞到死去活來的故事. 設計上的堅持當然值得敬佩, 但落實到量產現實面可能很難折衷. 目前Apple的產品慢慢走出小眾產品的圈圈, 如果還是以小量生產的思維設計產品, 免不了歷經品質下降的陣痛期.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我想說說以前的經驗,我最早待過一家UPS(不斷電系統)的製造商,哎呀不要問我是哪一家啦!!在很早前UPS是歸類到電機類的產品,也就是用在一些電機系統上比較多,所以產品的品質要求比較高.雖然單價也比較高,但是相較於整個系統的成本是佔很少比例的,所以設計所使用的元件也超過規格很多,可能1KVA的UPS可以用到1.8KVA的負載還是穩如泰山.
但是,隨著時代進步,電腦持有量愈來愈高,微型UPS(1-3KVA)的量愈來愈大,相較於電腦的成本,UPS的單價讓消費者買不下手,那該怎麼辦呢?當然是考驗設計者的能力囉,降低零件的規格,已盡量超出規格最少為目標來改造產品,所以當超出規格一些些時就會出問題,但是因應這個問題,設計者會加入一些保護機制,當超出使用上限時會做自我保護及告知消費者的動作.所以UPS的單價才可以掉到消費者願意接收的價位.
看起來,消費者好像吃虧了,其實不然吧,正所以一分錢一分貨.而且,這裡要注意的是,COSTDOWN並不等於品質下降,COSTDOWN只是要做出符合市場及產品規格的東西,但是品質的堅持是不變的.如果一個消費者,從早期一直使用這家的產品,或許他就會認為:"唉!!怎麼產品愈做愈回去,一過保固沒多久就會開始出現問題,以前的產品怎麼不會呢?".其實,您忘了您買的單價也在下降中,以前用的零件比較好,壽命比較長是應該的,現在規格下降,當然壽命會減少,但是還是符合規格及保固的期限.
所以要怎要好吃又大碗,真是難倒製造商跟消費者.................(這是以前工作的經驗分享,如有冒犯或跟大家意見衝突還請海涵海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