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後來有答案了。
除了大家說的itunes, 首度大容量mp3, 外觀設計特別,
還有就是“傳銷“。北美ipod傳銷真的是很多,不知不覺中就看到越來越多的“白色ipod耳機“。
還有一項我發現就是取名。
apple的mp3 player有名字耶。 不是編號。 apple很聰明不換名稱,就讓大家很容易記住。
不管哪一代都叫 "ipod",沒有甚麼奇怪的編號。所以很自然的這個傳銷手段大概是最高明又最有效率的。
題外話。。。 ipod。。厚。。真的是到一種離譜的境界。我想看到某家公司打敗ipod。
(別罵我阿,我也算是蘋果愛用者。我用蘋果電腦,也有一台ipod)
會接觸到 iTunes 是因為當時在工作時 職務上與 Apple product 有關
因而在偶然的機會下 看到某個人 在鈦書上操作著 iTunes
iTunes 給我的第一個感覺 是簡單易用
進而想要買個 iPod 來玩玩
我是真的很喜歡 iPod 這個產品 簡單易用 一如 iTunes 給我的感覺
如果要說 iPod 有什麼優點 那是它帶給我在聽音樂上的快樂
至於缺點 我只想到電池續航力的問題?
總而言之
我喜歡 iPod
上面有對IPOD與ITUNES的使用心得與教學~~
剛開始我對ITUNES的檔案放置方法很感冒,覺得一點都不好用~~
後來看了吉米大的方法,並且實際使用過後,
真的覺得很好用---而且讓我對資料夾的管理方法非常感冒~~
不過,對於在MS的環境下,資料夾管理也許會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技巧;
但是對於不太會用資料夾管理的人,IPOD&ITUNES反到比較容易上手呢~~
(對照組:我的電腦白癡老妹---他的IPOD VEDIO玩的很快樂,唉~~)
附錄:吉米大的幾篇文章
[心得]iPod熱賣的真正原因與價值…前篇
[心得]iPod熱賣的真正原因與價值…中篇
[心得]iPod熱賣的真正原因與價值…後篇
以下這篇是對大多數沒有IPOD的朋友,卻想使用ITUNES來做為音樂管理的文章:
[Mac]讓你的MP3 Player也能用iTunes同步
可是,也許有人會說:,都有資料夾管理歌曲也容易記,何必用這樣的方法??
我的作法是:合併兩者。我用資料夾管理檔案,但用ITUNES聽音樂。
當我要搞定檔案時,我就回到資料夾管理方式;當我要聽音樂,我打開ITUNES,把音樂整個拉到裡面去聽。
也許又有人會說:那何必這麼麻煩呢?
恩,有個說法是這樣的:將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做,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對人如此,對機器也是如此~
最好的例子就是:
噴墨印表機通常都賠本賣,廠商靠的是他們研發出來的墨水閘,通常有個天價,還有專用噴墨紙張.
賣車的,可能賺一點佣金,其他也是靠修車保養維護(零件+工資)去維持公司的營運,特別是因為新車的研發成本很高. 不然就是薄利多銷,進攻國產市場.
iTunes 則是蘋果電腦在售出 iPod 之後替自己繼續賺取消費者的錢的方案。當然, iPod 不是不能擷取自家裡面的CD,但是你如果能付一點點小錢,就能從網路上直接抓到 iPod 裡面使用,又不用自己費心思 key-in 曲目的資訊,整理,規類,你又何必去XX瑰買唱片呢? 而且重點是,就跟蘋果的產品一樣,因為他們無法抵擋市場上的多數 PC 使用者,所以他們的機器都經過突破傳統式的精心設計,營造高質感的軟硬體結合的產品。硬體搭配軟體,當然就沒有微軟需要解決市場硬體相容性的問題。
不過...我視聽朋友用 iPod, 最常聽到的就是電池壽命不如廣告宣稱的那麼長,大部分的機子也不能換電池;而電腦硬碟也是相當脆弱的硬體,他不可能像電腦一樣一直運轉,因此硬碟在那樣一開一關的 cycle 下,很難保證硬碟的壽命有多長。而且,放進去的歌曲又不能拿出來(防盜烤).
而且,我也對於 iPod 整合汽車音響的設備相當反感,當然,如果我是現行使用者,我可不會那麼認為。畢竟,能夠透過面版直接操控 iPod, 如此的整合度勢必會比一般汽車音響要接 line-in / FM 傳播 還要好。不過非 iPod 使用者只會認為這樣的作法就是圖利某些生產這些音響的廠商 (Alpine, Pioneer,...) 以及原廠儀表版整合型音響的車商(BMW, Volvo... ). 讓你將 iPod 整合度列入購車的考量~~~
而,我目前僅靠一部 Pioneer 的 MP3-CD 音響,就能抵銷一台 12片換片機的音響主機的功能了。 其實,這樣對我來說也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