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iTunes 不是 iPod 的原罪, 使用者的心態問題


我最近使用itunes10 後 有些功能不錯用 但是也有些缺點在
但以目前這些軟體來看 itunes10 是不錯的軟體

客觀來說 這東西有時候會被人神化 , 但我覺得還沒好到這種地步
還有很多地方要改良下

目前使用IPC+ITUNES10 快樂使用中
iTunes 個人覺得蠻好用!
特別是整理音樂
不過要熟悉過後才會覺得比較友善

Lol 不要以為美國人都用正版
下載盜版音樂比例也還蠻高的
特別是iTunes音樂去年漲價了
很多歌從$0.99漲為$1.29
我覺得跟 J river比起來很糟,幾年前第一次用了一下覺得很難用就砍掉了,。
買了iPod所以理所當然抓iTunes來用,想說過了幾年應該變得完善,再稍微深入去了解一下之後居然居然差不多還是像Windows Media Player 一般半調子。
比起iPod覺很多小地方很貼心,可是iTunes感覺很多東西明明應該要要有的卻沒有感覺被拖累了
Windows上很不穩定動不動就當掉,雖然J river也是
不過在更新10之後有比較穩,新版的J river 15也不會當了
要同步音樂到iPod裡,為了不要讓專輯封面錯亂都先用J river 15整理好(J river 15有支援iPod同步,可是用iTunes之外的軟體同步,專輯圖都有點問題),再拉到iTunes,iTunes完全沒有盡到管理音樂的角色,只是傳為了要用 iPod聽音樂而要多一道手續的麻煩傳輸軟體。
現階段的iTunes ,對我來說是 iPod 的原罪
不是使用者心態問題,軟體不好是設計者的問題,好不好用是使用者決定,不是說不好用就都是使用者不會用
真不曉得Apple所堅持的介面設計的理念都跑到哪去了
網友親筆留言區: 請利用油性簽字筆於上方空白處自由書寫。
我只能說
CD放進iTunes後自動偵測下載歌名資訊和專輯圖不用自己key(西洋音樂比較完整),還有智慧型播放清單這兩項大功能,是讓我覺得iTunes好用的精髓(歌單可以依循各樣的規則來編排,新進的音樂也可以即時歸入該出現的清單,不需要一個個放進去)。iPod若是沒有iTunes我想不會有那麼好的成績

當然還有iTunes store買音樂啦,不過因為台灣沒有,所以多數人沒有辦法享受到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budding1989 wrote:
為了不要讓專輯封面錯亂都先用J river 15整理好


你是真的很不會用...

專輯資料 ID3 沒輸入、拉到 iTunes 裡面亂掉怎麼辦?
很簡單,在 iTunes 裡 CMD+N 建立一個新的 Playlist,
同一個專輯的 MP3 拉進 Playlist 進去,CMD+A > CMD+I 批次全改好,
之後再 DELETE 把音樂從這個 Playlist 移除就好。

或是更簡單,建立一個新的 Smart Playlist,條件是 Genres='',
任何新匯入、ID3 tag 沒有編輯過的音樂一定會出現在這個 Playlist 裡面,
批次修改時選好分類按 Enter,就直接自動從這個 Playlist 消失了。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任何抱怨 iTunes 如何如何不友善的人,必定不懂如何用 Playlist。
Playlist 之於 iTunes 等於 CSS 之於瀏覽器。
不會用 Playlist,等於浪費 85% iTunes 的功能。
ulyssesric wrote:
你是真的很不會用.....(恕刪)


請問大大

因為我用的itunes10是中文介面 Genres='' 再智慧播放列表裡面 要選哪一個規則 為符合條件??

感謝

ulyssesric wrote:
專輯資料 ID3 沒輸入、拉到 iTunes 裡面亂掉怎麼辦?


就是都原本有輸入還亂掉才讓人吃驚,用J.river重新updata一次,就又讀的到了

ulyssesric wrote:
任何抱怨 iTunes 如何如何不友善的人,必定不懂如何用 Playlist。


所以無論如何iTunes 介面都很友善嗎?一樣的東西不可能所有人用的習慣,這很正常
介面直覺好用不是很好嗎?這不就是Mac賣點
雖然我沒買過Mac,不過再我跟朋友借來用過幾次跟在專賣店試用的經驗,真的不用學就會操作
所以我當然也希望iTunes更簡單一點


我不是apple hater,只是覺得不好用,我不是來找碴的,不要砲我
網友親筆留言區: 請利用油性簽字筆於上方空白處自由書寫。
marcolee0522 wrote:
請問大大因為我用的i...(恕刪)


應該是把名稱、專輯、年份、光碟編號、軌道編號、演出者、專輯演出者、類型都號為條件「是」然後打空白都加進去
然後有插圖為否,然後打勾符合以下「任一項」,把上限那一項打勾取消,把這些都找出來應該就可以讓音樂都乖乖排好
budding1989 wrote:
就是都原本有輸入還亂掉才讓人吃驚,用J.river重新updata一次,就又讀的到了


沒什麼好吃驚的,因為你「原本」輸入的資料就是不符合 ID3 規範的編碼格式。
ID3 規格規定編碼格式是 ISO8895、UTF16 或 UTF8,
是台灣人自己硬要用 ISO8895 來存 Big5,別人當然讀不到。

無關盜版的道德與法律問題,
但是實際上會發生亂碼問題幾乎全都是使用者自己編輯過的檔案,
用的工具不對,自然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正版發行的音樂,不管是 CD 還是直接網路購買,幾乎不可能犯這種錯。

budding1989 wrote:
介面直覺好用不是很好嗎?這不就是Mac賣點


讓你覺得不好用的是「習慣」還是「直覺」?

呼應主題,「Tunes 不是 iPod 的原罪, 使用者的心態問題」。
怎樣的心態問題?很簡單:「你把 iTunes 當成哪種類型的工具來用?」

對我來說,iTunes 就是一個「音樂資料庫」。
我把我的音樂都丟進資料庫,然後徹底忘掉有「MP3檔案」這件事的存在。

iTunes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黑盒子,
我只知道這個黑盒子裡面有音樂,我可以用先前設定好的 Schema(Playlist)直接叫出檢索結果;
我也知道在檢索結果上點兩下就會開始播放,按右鍵就可以找出資料關連,
音樂資料到底存在哪裡、怎麼儲存,我根本不管。

如果這樣還不叫直覺,我不曉得怎樣才算直覺。

budding1989 wrote:
我不是apple hater,只是覺得不好用,我不是來找碴的,不要砲我


沒有人要炮你。

但是 Playlist/Smart Playlist 真的是 iTunes 最強的功能。
我一直強調 iTunes 是一個「音樂資料庫」,就是因為它有 Playlist/Smart Playlist。
懂得使用這兩個功能的話,用 iTunes 管理上千首音樂也是很簡單的事。
不會用這兩個功能,iTunes 就只是一個並不怎麼好用的播放器而已。

個人音樂蒐集共有 2000+ 首(全部合法),音樂資料庫大小 15G,總播放長度超過 6 天;
從古典樂、爵士樂、宗教樂到流行歌曲都有。
如果用檔案夾式的管理方法,分類層級會很深。
要找特定的音樂,除非記性特佳,不然只能從最上層一路往下找,這樣實在很累人。

我的管理方法就是全部交給 iTunes 管,並且把整個資料庫都移到 NAS 上。
iTunes 會自動幫我依照演出者>專輯建立資料夾,
用任何一款支援 UPnP 的 Player 都可以快速瀏覽播放,
而且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面都可以存取到,也不用開電腦。
換電腦的時候只要在新電腦上按著 Option 選擇 NAS 上的 iTunes Library 檔,
完全不需複製搬移檔案即時完成。

說實話,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音樂管理方法了。
那在請問幾個問題,在演出者、專輯名稱出現的箭號時什麼作用,他會連到iTunes Store,然後我就不知道到要點啥了(這可能跟我的分類使用習慣有關)
這功能在J.river 中也有,如果是在演出者後,不管你為那哪個地方檢視這首歌,它會自動轉跳你音樂資料庫中該演出者所有的歌,專輯、類型、專輯演出者亦同(這點我覺得很貼心也很直覺)

有辦法讓iTunes,像「媒體櫃」那樣自動監視,然後自動匯入同時自動依照ID3資料按「我的規則」分資料夾列排列
ulyssesric wrote:ID3 規格規定編碼格式是 ISO8895、UTF16 或 UTF8
為了避免日後不同軟體間讀不到、讀錯這種問題,我很確定我是用UTF8寫,很遺憾還是發生了
比容易有問題的反倒不是中文是像這種
Beyoncé
或是像Kamelot (幸運之星)的Siége Perilous專輯,還有Ghost Opera裡的Blücher
ulyssesric wrote:
從古典樂、爵士樂、宗教樂到流行歌曲都有。

我有可能比你多一點的資料量,接近一個禮拜的播放長度,

還好在我的音樂曲目數還不到四位數就警覺到用資料夾分類法是一件很可怕的是,當然最簡單方法最好的方法是用ID3來做管理
ulyssesric wrote:iTunes 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黑盒子

但是資料夾分類仍然是當ID3出錯的時候最後也最快找出錯誤所在的方法,所以我才希望雙管齊下,兩個方法並行,這兩種方法並不相左,是可以互相補足的,這就是我不希望黑箱作業的原因,我希望他照我我的規則(在要不然再少要讓我知到規則是啥)來做,並告訴我做了甚麼,結果是如何,但我仍然一切由電腦來做不然就失去ID3分類的優點
為了行動裝置上搜尋方便我會在演出者跟專輯做修改,
例如 張惠妹,我會打→A-Mei 張惠妹
若是反之若是外語則是在原本名稱之後加上官方譯名,或者最多人用的譯名像
Apocalyptica → Apocalyptica 金屬啟示錄

日文的用他英文拼音
Aoyama Thelma → Aoyama Thelma 青山黛瑪



原本名子,盡可能會打上完整全名來避免混淆
像是alan
應該是這個
Alan Dawa Dolma 阿蘭.達瓦卓瑪

而不是這個

當然絕對不會是這個
還有專輯圖我會去估狗比較大張,或是對應版本的圖,比較好看也分辨
所以從CD,或是從線上資料庫所自動擷取的資訊,導致不完全跟我的音樂資料庫吻合,
我先自首有些不是正版(不要抓我啊)
這是對前面有人被砲,都只聽盜版做一下澄清,還是會有人手動編輯ID3的
並不完全是應為盜版的關係阿,更何況現在網路抓的很多都幫你打好ID3,比自己匯入CD還方便

ulyssesric wrote:

從古典樂、爵士樂、宗教樂到流行歌曲都有。

既然有很多古典樂,我想了解一下你古典樂的命名規則,在古典樂中通常同一首曲子,會有非常多版本,當然喜會這首,會同時擁有很多版本,其中在ID3欄位上名稱差異可能很小,甚至我有看過在討論音樂管理軟體的文章,因為這樣的困擾,所以寧願用資料夾來分類的

ulyssesric wrote:
然後徹底忘掉有「MP3檔案」這件事的存在。

我也很想忘,可是我還有Flac
我還有看到一種比較慘的,2000多首換起來應該只有不到100張左右,如果你收單曲的習慣例外
他說有數百張CD也就是說有數千首,大概翻Cover Flower比直接翻CD還吃力,可能音樂類型很接近,都是古典、爵士之類,導致搜尋無力化,才乾脆放棄音樂數位化

雖然我聽的音樂很雜,但是我也有類似困擾、有古典(很少)、新世紀、金屬(這很分支眾多盤根錯節很難分)、流行(這類有分跟沒分一樣,分剩下都往這都丟,根本是垃圾桶),R&B、Hip-Hop....................
跟很多喜歡主張自己是獨創類型的(饒了我吧.........)
目前我是參考All music.com來分類,我最大的困擾是不知道該粗分還是細分,要粗分實在很雜等於沒分,要細分乾脆大家都自己一類好了(還是等於沒分阿)

ulyssesric wrote:
沒有人要炮你。

我是希望可以有其中一套軟體可以徹底接掌全部的音樂,目前我還是以J.river,為主,iTunes控制iPod
Foobar當工具用、Windows Media Player(這真的很欠砲、以上軟體都可以辨識的出來的ID3,居然還可以顯示一大堆未指定,我真的不懂也不想懂問題出在哪,多虧這一代跟Windows系統整合的這麼好)
很感謝你,也很高興你也是愛樂之人應該不會為了Apple我,我是真心要討論的,搞不好有人有相同的困擾,互相交流一下,管理音樂的方法罷了
在蘋果版裡,我真的不敢亂問問題,很容易插槍走火,尤其是不小心採到地雷會遭到教徒的群起圍攻,
而且在文章的前面就已經吵起來了,外加典型誓死捍衛蘋果的標題,大概是蘋果長期意識形態廣告都是在靠砲Windows吧?似乎從我第一次逛01有這樣風氣的情況下(似乎越演越烈)真的不先聲明一下不行了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