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採訪]第三代iPod shuffle會說話的領帶夾

說個人的感覺
shuffle出到第三代了,這還是小弟第一次想去買ipod shuffle
體積小,外型佳,質感優,音質優,還會說話,真的是"輕身細語"呀
一切感覺都如此美好而動人
只是....


個人不介意使用線控,也不會特別介意主體上沒有任何控制按鈕
只是不能換耳機會不會太斯巴達了點啊賈叔???
好歹蘋果現在自己也有比較高階的單品耳機上市了呀
而且根據ilounge的評測文中指出
即使是蘋果自家的單鍵線控耳機似乎也無法控制這個新成員
果然這大概又是一次蘋果變相削錢的伎倆

雖然上面有網友提及
以前日本的隨身聽,很多功能也要借助線控才能達成,這是沒錯
但是印象中,日系隨身聽的線控跟耳機都是分離的吧?
所以基本上你還是可以換上你中意的耳機來享受你喜愛的音樂的

等哪天蘋果想開了,推出for shuffle的線控部分
(沒意外的話應該是3rd廠商會先開始搶錢吧)
也就是讓使用者可以自行搭配耳機
等到這一天的到來,應該就是小弟入手的日子了吧
(再被巴一次皮)

不過想想看,拿來當隨身碟用都覺得很賞心悅目不是嗎
...只是速度不是很令人滿意啦
沒有喔,日系廠商最早的線控也是直接焊在線上
後來才應大家要求、變成有3.5mm孔、可以換耳機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線控重量都變成一二十公克
事實上會一直扯到耳機、不然就非夾著不可
所以Apple這個做法其實是這個路線上面、一個不錯的進化
把線控本身變得很輕很小、幾乎不會扯到耳機
而且Apple知道自己現在有那個規模
會有廠商願意出ipod線控的耳機、這也是過去沒有的做法

Sony的micro plug也是一個解決方法
但是等於要求大家只能換Sony耳機
但是當年印象中也沒人像現在這樣嘴巴拉肚子抱怨、反而大家都很認命地說...
要是有micro plug 轉3.5的線就好
沒有人說他們斯巴達的

真的是時代不同了
美國剛發表的第3天 ,我請在日本玩的夫妻帶回來,用到現在覺得非常好用,好用在哪兒?

1. 比起前兩代或是我的其他哎怕 ( 哎怕 4 , 哎怕video , 那挪 1, 嚇佛 1 & 2 x2 ) 都還好操控,指得是遙控的部份,因為手不用再從口袋掏出那玩意兒再按來按去轉來轉去。
2. 這樣的夾子,比前一代的更緊,慢跑時梗不會掉下來,第二代的在跑操場第二圈時就會開始鬆掉
3. 夾子因為是亮面的,還可以當鏡子用,真的可以用。不過要小心保養,因為也容易刮到
4. 可以放多個播放列表,以前只能放一個,因此想要聽有聲書或是podcast 就會跟想讓自己放鬆的音樂混在一起,或是要去跑步騎腳踏車,心情都不一樣就要常常播放列表再同步,為了節省麻煩才會買那麼多嚇佛(跑步用 爬山、騎腳踏車用 走路用),現在一機可以搞定!
#附註說明
為什麼跑步用的和 騎腳踏車 和爬山要聽不同歌?
跑步 要節奏強烈的 電子風 這跟著節奏跑就可以多跑幾圈操場而不會累
爬山、腳踏車 要聽 Lounge new age 這樣才會放鬆
走路 要聽 Smooth Jazz 這樣帶點輕鬆或是淡淡憂鬱的歌,上下班在台北街道上 馬上自己變歌曲中的MV 主角.....呵呵呵呵

當然也有不好用的地方

1. 耳機感覺比較鬆,還是我的耳孔變大了?

要注意的地方

1. 要多練習他的邏輯才可以正確選到自己要的
那個在唸曲目很神奇,遇到英文就唸英文、唸到法文、日文,中文 都會正確唸出來,而且漢字的日文、中文不會打結 好神奇,但在路上走的時候要換歌要很仔細聽,因為機會稍縱即逝,要多練習他的邏輯才可以正確選到自己要的

2. 播放列表不要放太多進去
因為是用唸的因此,好處是可以放多個播放列表(以前的不行),但太多播放列表會讓自己選歌很麻煩,

以上是小弟的心得......
bigandy.gm wrote:
根據ilounge的評測文中指出
即使是蘋果自家的單鍵線控耳機似乎也無法控制這個新成員...(恕刪)

不太可能
這款耳機也標明了可以在shuffle上使用線控

*Compatibility Information

The remote and mic are supported only by iPod nano (4th generation), iPod classic (120GB), and iPod touch (2nd generation). The remote is supported by iPod shuffle (3rd generation). Audio is supported by all iPod models.

蘋果官網



我也有思考過Apple推出遙控轉接頭
但是後來發現一個問題,這個遙控頭還另外包含麥克風
既然有mic, 自然需要靠近嘴邊才有效果,自然不能做太短
但是做長了,加上一般耳機也都這麼長,一堆長長的線綁在一起,這很難看

另外,目前雖然只有原廠的耳機可用
但是Apple也將授權給周邊廠商開發可以控制ipod的耳機
不過既然要做,就要有管制,所以才在新的shuffle鎖晶片
我就買過一支他廠牌有線控的耳機給iphone用.... 超容易出問題的,還會搞到iphone無聲
這東西還是要有管制的好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roger_wang wrote:
Now who else thinks that G4 Cube is the coolest computer ever made? At least I do.
...(恕刪)

me too

too bad at the time the market wasn't ready for that kindda innovation

look at mac mini now....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sickfoot wrote:
我也有思考過Apple推出遙控轉接頭
但是後來發現一個問題,這個遙控頭還另外包含麥克風
既然有mic, 自然需要靠近嘴邊才有效果,自然不能做太短
但是做長了,加上一般耳機也都這麼長,一堆長長的線綁在一起,這很難看


對,而且那不是Apple的作風
要是日本韓國的廠商/文化思維
才會要讓人可以隨時控制所有參數
這不是優劣,而是出發點不一樣

以Apple的風格,是不會選擇這麼clumsy, cluttered的作法
Apple從設計角度來說,最在乎的是elegant
老美說elegant這個字的時候並不是優雅的意思
而是...會英文的人這麼多,我就不說了,免得又被罵

所以會主動提議,要使用者放棄一點點控制慾
所以寧願叫你無線,也不要給你一堆性能比較好,比較簡單的線
寧願全部內建跟觸控,不要有鬆脫機率比較高的可拆換電池與實體按鈕
或許不實用,或者有人認為這樣他們多賺錢,都沒錯
可是Apple會有人覺得漂亮、吸引人、買來有爽度
不可否認地就是因為這股敢做到絕的勁道
如果沒有shuffle,哪個一線廠商內部有人敢說,我們來出沒有螢幕,賣這種價錢的mp3?
但是因為有了shuffle,大家居然都覺得這可以做,也不會說這是把自己物化成山寨廠

我可以想像Apple做一個很短的線控接頭
因為並不是用線控的人,都需要麥克風
但要是再拉線出來,是不是這個概念就吹了
shuffle應該是有經過算計的,算過銷售量會因此受影響
也算過買的人是不是會要換耳機的人 (捷運上多少人還是用原廠的?)

最後容我說一句話...3.5mm接頭本來也是Sony的獨家發明
沒想到後來一口氣普及開來
sleazeball兄
看來是小弟接觸的時間不夠早,真的不知道早期的日系線控耳機也是不能更換耳機
不好意思受教了
不過小弟想這也都是十年以上的事情了吧,所謂耳機線控連接在一起的作法
後來Sony肯定也聽到了使用者的聲音,從善如流地把這兩個東西分離開來做
讓使用者可以搭配自己喜歡的耳機來聆聽音樂
那麼apple何苦要在十多年後走回頭路呢?
早年日系的線控的確是體積過大了些,很多上頭還附上了螢幕
掛在身上走動時的確造成某種程度的困擾
小弟也說了,本身一點都不介意shuffle上完全沒有控制按鈕,完全由線控來控制機器
而apple努力把線控單元縮小到這麼小的體積,小弟也覺得相當感激且佩服
只是耳機跟線控分開成兩個單位來做,真的對使用者才是一種貼心的設計,也是潮流所趨

提到micro plug小弟就有實際接觸過了
當年小弟也相當不引以為然,誠如您說的雖然可以換耳機了,但只能換sony自家的耳機
所以這樣的設計也在潮流所趨之下,沒有幾年的時間就給淘汰了

sony也是出了名喜歡自定規格的公司,這是好是壞當然由每個人來評斷
3.5mm的接頭的確是sony推的規格,walkman本來就是sony的產物呀
但是sony也有許多無疾而終的規格,像是beta規格的小錄影帶
我想,就好比各家都推記憶卡規格,或是blue-ray之爭一樣
廠商想要訂規格造就自己的商機,這當然也是無可厚非的的事情
apple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類似,應該說apple是非常有風格的公司
早年不願意導入usb2.0規格,堅持效能考慮而力推fw400介面
結果就在幾個月前最新版mb, bmp卻取消了fw400的事情
再加上VGA out的規格也一變再變,這些事情也都才剛上演不久
更不要說ipod,iphone系列前前後後有過多少種dock, 幾種video output線材,線控,線控耳機等等
周邊器材生產廠商,最末端的消費者,認命的人也只能被拉著鼻子走(包括小弟在內)
有骨氣一點的或許就拒絕這個品牌
有時候真的覺得花錢還事小,但是廠商若是為了銷售目的,不斷在這些小地方做一些無謂的更新或是升級
讓使用者家中堆滿了一堆被淘汰的,無法再相容新產品的附屬品
就算以環保,減少資源浪費的眼光來看,這真的是一個好廠商應有的作為嗎?

sickfoot兄
我想您誤解小弟的意思了
小弟說的是類似於iphone 3G隨附的"單鍵"線控耳機,並不是說apple自己出的,包含音量控制的那組線控耳機喔

另外,類似於小弟用的這個產品SmartTalk,產品本身也包含了mic,背後也搭配了小的夾子
夾在一般的襯衫上口袋或是原領上衣的領口,通話也不成問題
再搭配上一般原本就設計為搭配線控的短線耳機,使用上來說也並沒有太嚴重線材太長的問題
況且,如同sleazeball兄後文提到的,Apple也可以出一個dedicate for shuffle的線控單元,這樣就不需要特別考慮mic的問題
畢竟也不是每個人都用iphone通話或是有搭配ipod來錄音的需求

此外,您說這東西還是有晶片來管制好,小弟不是很明瞭
以小弟粗淺的見解來看,如果apple方面什麼晶片鎖,什麼保護設計都沒有加上的話
那只要3rd廠商根據apple的設計規範來做周邊的話,應該就沒有所謂不能用的問題才對呀
這種所謂鎖晶片之後再授權廠商,最後這個成本再被轉嫁到消費者的作法
不正是另一種變相剝削的操作方式嗎?
如果小弟的理解有誤的話還請更正

anyway, 這個遙控轉接頭遲早會推出的(商機呀),而且應該過不了多久吧
只是會以怎麼樣的設計或形式出現的區別,或是售價上的不同罷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如同小弟第一次發言時說的,我真的很欣賞這個3rd shuffle,也是第一次心動想購買
只是對線控跟耳機做在一起這件事情覺得遺憾,稍稍發一點牢騷罷了
bigandy.gm wrote:
apple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類似,應該說apple是非常有風格的公司
早年不願意導入usb2.0規格,堅持效能考慮而力推fw400介面...(恕刪)

這個部分我所記得是有點小小的差異
最早全面置入USB功能的就是mac了,我想大家都知道這點
但是我不記得有為了FW不願意導入USB2.0的事實
因為2.0推出時剛好介於Mac G4和G5之間的空窗期,
這期間並沒有新的mac推出,而Apple也在G5時將2.0配置入內
這部份我想你我有所得知的有所不同

至於外接遙控轉接耳機的作法,其實Apple很早之前就有嘗試過了

我在初代ipod推出時有配這個裝備(後面也有夾子)
老實說好用,也不太好用
尤其是加上耳機的線真的太長了,放在那裡都怪,因為當時並沒有短線耳機這類的設備
如果說為了遙控轉接,另外需要配置短線耳機
我個人覺得不如就買個一體成形的就夠了,因為少了遙控,單單耳機也無用武之地

3rd廠商如果根據apple的設計規範來做周邊的話,確實不應該有什麼問題
但是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在因線控需要越來越精密的設計與製作之下
如果一些雜牌或陸廠在沒有品質管控的情況下推出產品
反而可能造成ipod本身的損壞,我覺得是得不嚐失的
所以我個人是可以接受稍微有控管,至於成本是否真的會提高就有待觀察
市場消費機制會給予合理的反應
而我個人不認為授權作法是為了剝削消費者,
因為Apple要這麼做的話在去年新耳機推出時就可以執行了
但是並沒有,而是直到最近的shuffle才改變,
我推測近期確實有不良線控耳機造成的災情而促使Apple這個做
(我自己就因為接觸過一款iphone用的,容易出問題,讓我用兩天就再也不敢用了)

以上是個人一點淺見和經驗分享
提供互相交流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Hana Lin wrote:
▲蘋果公司在台正式發...(恕刪)



三代真的超級小 我同學有 看起來真的很詭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