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考慮到許多環節
1.音樂來源
假使音樂"幾乎"都是網路上抓的 建議你不用太考慮音質
(當然網路也有好的 不過大部分不是)
2.機器
每台機器的聲音都不同 每個人的口味也都不同
可能的話可以去試聽看看,畢竟買東西就是得多看多比較
我"個人"是覺得sony跟apple的音質差異並不大
sony a3000強勢在於有兩組自訂EQ的設定(印象中)
apple的優勢是在於無壓縮格式的支援
就我對MPIO"試聽"的經驗來說 MPIO對於重低音有優勢
假如你熱愛搖滾樂之類需要重低音的音樂的話MPIO是不錯的選擇
對大部分發燒友而言 這三台都不是聲音最佳選擇
但卻依舊還是有人會選擇其一
3.耳機
考慮音質的話耳機也必須不能太差
假如用原廠耳機的話,那大概選一台好看的就好了
以原廠內附耳機而言
ipod video的耳機不錯(別於其他代ipod的耳機)
sony付的耳機還ok
mpio的耳機 印象中由於重低音使得聲音有點悶 糊糊的
不過我個人覺得 對聲音最有影響的大概是
耳機=音樂來源>機器
至於已經破壞的MP3要把它變成像CD音質也是不太可能的吧~BBE開太大好處不是相對的.
但是無可置疑的事. Iaudio的音質乾淨的度跟質感比iriver 跟mpio都好滿多的,飛利浦晶片的可
朔性滿高的.但是韓國場喜歡調的重口味些,但是細節也會在其中損失..
但就如同用了philips晶片結果後級處理不好那也白費。
有時聲音很乾淨,不見得好,慣用的手法是頻寬縮小當然S/N就好,雜訊低,就乾淨。
但高音低音就要補償。但已失真。
國內有mp3廠 號稱 S/n 95db 雖乾淨但聲音普普。
使用philips晶片,不聽碰碰音的人也很多,我就是其中之一。philps的晶片所處理出來的音效,就如同他的一貫聲音(cd player....)帶點溫暖的味道。尤其在normal時最易分別。
喜歡重金屬的,並不需要買如iriver,iaudio,等高單價產品。買台灣大陸的mp3開metal 音效,換好的耳機,絕對可以震撼你。
總之,聲音是整體的,晶片,後面類比處理,耳機缺一不可。
我想那些都是主觀的吧~ 可能有人會笑我~ 不過真的建議喜歡低音的人一定要去聽H320~ 而且以低音這麼強的狀態之下 高音也不會說矇矇的...還是一樣的清晰!!! 天阿.....飛利浦晶片好樣的
,因為調整出來所聽的音質感覺假假的~,我也試過i audio的mp3(廠商拿來給我聽的),經過我幾番調整,還是覺得~聲音就是假假的~所以我沒考慮進貨!!ipod的音質只有一個字"慘",不過銷售量可觀!!不用介紹就很多人會買~其實日本有許多大廠所製造的mp3沒引進台灣,真是可惜!!例如victor(JVC)http://www.jvc-victor.co.jp/audio_w/dap/xa-hd500/,內建K2晶片(真是令人期待)還有當年席捲隨身聽市場的AIWA http://www.sony.jp/CorporateCruise/Press/200401/04-0114B/這款我雍有過(音質絕佳)
MPIO音質聽起來比較屬於柔和性質沒什麼特別之處,SONY的音質算是低音比IPOD好,但聲音細膩度有帶加強~~而現在的我是用iRIVER iFP-899聽起還真的很棒!!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