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video後就觀察很久.. 從在國外時看到回到台灣,還是一直有很大的疑問
怎會功能這樣少... 我是常在各國跑的人,東西能少就少
如果要再多一台ipod video卻沒有其他適合的功能,那實在太浪費精力及隨身行李的空間去多帶一個一百五十公克的東西
ipod實在很跛腳...
音質中等(如果說樸實,那樸實這兩字絕對是"好聽的話",不可能所有音樂/聽者都適合樸實風,我在仁川機場iriver專賣展示中心第一次聽到iriver時,簡直是驚豔,比ipod好太多,要樸實也可以調出樸實的樣子,但是iriver是韓國貨,我實在買不下手)
影像功能受限.. 我哪有時間去等影片用好幾小時轉成mp4
AV線外接影像解析度低,螢幕的解析度也很兩極化,我看了看是覺得很爛-無法讓我的Portable DVD player退休-我常在國外旅館,國外旅館幾乎是不提供DVD player的
跛腳的OTG.. 不能傳一般檔案,傳照片的傳輸速度又慢,我有三十多G的mp3我都覺得很誇張了,六十G的硬碟,如果沒有功能完善的OTG,我不知道還能裝什麼(無法在外面直接倒資料給業務),對,可以直接裝wav檔,取的比較好的音質,但是相對的,一定非常耗電。就算可以接數位相機,而且我也無法想像用USB 1.1傳1G的影像資料
以上讓我買不下去...雖然ipod價格不貴
或許我想太多.. ipod本來就在聽音樂.. 其他功能都是附贈的,既然是附贈的,就別要求了。
在等等吧,未來會更好。
還是有人可以反駁我的想法?
在旅館還用IPOD看影片那絕對是虐待眼睛@@
用NB螢幕比較大~硬碟也可以塞很多東西~
IPOD是坐飛機跟電車的時候聽聽音樂, 一些不想放在電腦的檔案也可以塞在裡面
主要也是iTUNE實在是太好用了
個人主要是在一些產品中求得一個平衡
不買IRIVER之類的...只要是個人的反韓心態...沒別的=.=
(他們的機器有試聽過, 不過太過強調"音質"反而聽起來不太舒服)
之前都用SONY的MD~不過使用上不便, 而且IPOD的音質聽起來真的比較舒服
(音質好不好真的見仁見智, 青菜蘿蔔各有喜好, 所以個人用舒服來形容)
目前並沒有添購IPOD VIDEO的打算
因為攜帶型多媒體播放機雖然多
不過真正切中"Portable"精隨的
似乎還沒有找到.....
Cullegg wrote:
ipod實在很跛腳...
音質中等(如果說樸實,那樸實這兩字絕對是"好聽的話",不可能所有音樂/聽者都適合樸實風,我在仁川機場iriver專賣展示中心第一次聽到iriver時,簡直是驚豔,比ipod好太多,要樸實也可以調出樸實的樣子,但是iriver是韓國貨,我實在買不下手)
其實我也是聽慣iRiver隨身聽的人,在購買iPod之後,才開始接觸到iPod的聲音,之前也是一直很懷疑,在賣場的試聽也是覺得普通,但是真正買了之後,才開始感受到它的美好。可能是整體的感受吧,簡單的造型、簡單的聲音、簡單的畫面,一切都讓我感到沒有負擔,反而較能長時間享受音樂,這也算是難得的體驗吧!
Cullegg wrote:
影像功能受限.. 我哪有時間去等影片用好幾小時轉成mp4
AV線外接影像解析度低,螢幕的解析度也很兩極化,我看了看是覺得很爛-無法讓我的Portable DVD player退休-我常在國外旅館,國外旅館幾乎是不提供DVD player的
跛腳的OTG.. 不能傳一般檔案,傳照片的傳輸速度又慢,我有三十多G的mp3我都覺得很誇張了,六十G的硬碟,如果沒有功能完善的OTG,我不知道還能裝什麼(無法在外面直接倒資料給業務),對,可以直接裝wav檔,取的比較好的音質,但是相對的,一定非常耗電。就算可以接數位相機,而且我也無法想像用USB 1.1傳1G的影像資料
以上讓我買不下去...雖然ipod價格不貴
或許我想太多.. ipod本來就在聽音樂.. 其他功能都是附贈的,既然是附贈的,就別要求了。
iPod的影像功能確實不佳,轉檔的限制很多,在一定格式底下的.mp4檔案,ITUNE才能接受,連轉檔的軟體都沒有附贈。解析度最高只能到480,更不要談輸出到電視觀賞了,相比之下,我的iRiver pmp120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影像是它的強項,輸出到電視還有640x480的畫質,許多規格的檔案都能接受。轉檔限制較少,還免費附贈轉檔程式。但是iPod提供的照片幻燈片播放功能不俗,效果不錯,比iRiver pmp120好很多。(iRiver pmp120只能一張一張按,還不能邊聽音樂)。
OTG是擴充的功能,如果您不買connecter,它是無法OTG的,加上connecter的傳輸速度有限,想買的人要多考慮是否真有此需求。不過因為它的大容量,旅行的人多備一張記憶卡,輪流傳輸到iPod,應該還是可行的,反正您就丟著讓它傳,空檔時欣賞風景,或用另一張記憶卡繼續拍照,旅行其間要把它塞滿應該是不容易吧!
大容量還是有它的好處,看怎麼使用,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買60G的原因了。而關於對音質的感受,只能說是自己喜歡就好。:)
可惜這位板友不喜歡韓國貨
不然各人蠻推薦iAUDIO的X5L
喜歡重口味的人都會喜歡
或者iriver的H340
聲音平均
人聲相當甜
不過喜歡清淡口味又反韓的話
就日本出的HG30GA9吧XD
這台本人沒聽過
不過看許多討論區的討論都一致好評
音色走向清淡柔和不刺激
不過缺點是功能很少
單純是音質走向
另外美國出的RIO KARMA也不錯
支援FLAC
聲音的厚度跟水份都不錯
缺點是底躁大
另外個人也很喜歡iPOD
以外型來說真的是很棒
聲音聽起來也很乾淨很舒服
但是沒什麼水份跟厚度
感覺像平板一樣
如果再看書或做作業的時候把它當背景音樂聽很棒
比較不會影響思緒
但是想要好好享受音樂的時候
就覺得不夠感動
沒有什麼好或不好
看個人喜歡什麼而已
另外 個人用iriver的N10一陣子的心得是
到後來會越聽越小聲

在家裡音量只會開到4~6之間
在大就會覺得耳朵不舒服
出去也在6~10之間
全部的音量是40

之前以為自己是喜歡清淡口味的
常常去跟同學借iPOD來聽
聽一聽的確很舒服
可以專心做其他事
可是久了還是可能會覺得淡而無味反而感到膩
可能看音樂類型吧@@
後來還是常常用N10開小聲就好也是聽的很舒服
少少的也很有味道
還有偶爾調一下EQ調整一下走音

在個人目前聽過的一些mp3裡面
iriver的音色在人聲方面的表現確蠻不錯的
回到主題@@
自從小弟的N10第二次送修以後
就一直很想換成HDD型的隨身聽
正在慢慢存錢中
目前考慮的有X5L,H340,HD30GA9,iPOD vedio等
聽說iPOD vedio音色有進步
一直很想聽聽看可惜都沒機會

加上外型 一直有衝動想直接衝去買呀

還好預算不足

以外型跟使用介面來說iPOD真的是無可挑剔
如果音色再改善的話就更好了

我目前是一台 Archos AV 420的多功能機,加上iPod Shuffle音樂機...
我有了Archos為何還想買台iPod呢?iTunes用久了,變成離不開他,Archos無法發揮iTunes的強大功能,先買台二手的Shuffle來用(有機會換Nano),對於那種只看規格而來評斷iPod的人,建議真正去用iTunes+iPod一陣子,再來評斷...
那麼多人會瘋iPod,並不是都是呆子~
* http://www.rickylin.com * XPC SN41G2 * Apple MacBook 1.83GHz * Pentax *istD + Hasselblad 500C
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找了相關資料
排除韓貨跟有雜音的Rio
才發現我需要的,應該是Archos,可惜台灣代理商似乎很弱,有人抱怨在光華商場附近找不到任何一家賣Archos,不知她的聲音表現如何,網路上對AV500聲音表現的敘述也很少
另外也有人提到AV500的OTG相容性有點問題,有些裝置無法支援,不知 綠光大再使用AV400連接USB隨身碟時是否有這樣的情形
對Archos AV500的錄影功能很感興趣,似乎可以把一些DVD轉到AV500內,還可以接上電視做有點水準的播放
兩百五十公克的重量倒還可以接受
看到ebay上有人貼了
Record directly from TV
Record directly television programs, movies and home videos directly from your TV, VCR, DVD player2, cable box or satellite receiver (PAL & NTSC) ... and watch on the go! With the integrated scheduler you can program your recording schedule for the week or even the month. The AV 700 will digitally encode in real time all of your recordings.
wow.. 有點像是Tivo的功能,這似乎不錯,尤其寫到可以用satellite receiver,這簡直是正中下懷
我常聽很重的音樂.. 例如Heavy Metal..Rock等等,著重鼓及BASS音,因此像ipod這種軟趴趴的player實在讓人承受不了(今天去試玩ipod了)
難道.... uh...要跟pxhome訂購來聽聽七天?!?! 然後再到美國買(AV500 30g在美國不過$450)
至於itune...幾年後ipod真的出了功能充足(或許對一些人來說是功能過多)的ipod後,再用也不遲。

Videora iPod Converter 0.91
另提供一些看法:
iPod video的手持方式採直立式,握在手掌心剛好,轉盤可單用拇指控制,是一種很人性化的設計(另一隻手還可以拿東西吃,做別的事)。其他PMP為了遷就大螢幕,都是採橫向式,觀賞時必須雙手握持,較不自在。
螢幕雖然小,但解析度佳,可視角度也足夠,用來欣賞短的影片,例如MTV,相機拍攝的動畫,效果很好,但是用來欣賞電影片,恐怕會較吃力。
iPod video透過ITUNE的podcast可上網到music store下載許多影片檔(需付費),內容很豐富,iPod video的應用定位於此,對於喜歡欣賞多媒體的人,提供了很多的訊源,有movie video、電影預告片、影集等等。很羨慕外國人有這麼豐富的東西可供下載,台灣的我們,只好自力救濟,自己轉檔了。
4吋的螢幕, 已經重看魔戒第二遍啦..
都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看, 真的很棒..
(配上好耳機, 音效也粉感動的~~~~)
音樂反而是其次的需求了 <==雖然有裝10G的音樂
不過它的音樂界面真的比不上itunes :(
想要新增到playlist, 好複雜....
而且也沒有評等機制, 也沒有itunes的smart list.. 唉
所以有得有失~~~
看這幾天家中第四台OK後, 試試看archos的直接錄TV的功能如何...
也許今天先試從DVD錄至archos的效果吧~~~
(總覺得不大需要dvd->archos, 因為直接抓檔, 再壓成avi即可啊....怪怪的)
約略兩個星期前, 有透過archos av530投影到80吋的螢幕來看,
咦, 效果也不錯啦...
雖然只有兩聲道, 原始檔案是mpeg4的avi.. 畫面只能說普普.. 因為mpeg4有它天生的缺點...
但還可以接受...
突然發覺30G的容量太小了說, 放不了太多片子...
期待一陣子後有破解之法, 自己來改裝100G硬碟吧, 呵呵
工作太久了,準備5X歲就退休,邁向第3人生。
需要Video功能的,目前Archos最成熟,尤其AV400 or 500系列能錄影的機子更是強大!
很可惜AV500取消了CF卡的功能,看了其他國外的討論區,看國外的討論區,發現AV500的OTG並不比iPod Video高明到哪,一樣是慢速,我測過iPod Video傳JPEG大概是256MB要12分鐘,但AV 420的CF卡讀卡,512MB只要3分半,如果國外對於AV500的測試是對的話,ARCHOS白白把自己的強項給閹了!
關於AV500的聲音我不知道,但以我AV420的聲音的心得是,聲音比較厚,低音比較重,但解析度比iPod系列差,我自己是比較喜歡iPod的聲音,但AV420我是聽不到雜音,也沒使用他的線控(ps.二者都是以MX400的耳機來測的)
* http://www.rickylin.com * XPC SN41G2 * Apple MacBook 1.83GHz * Pentax *istD + Hasselblad 500C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