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iTunes 不是 iPod 的原罪, 使用者的心態問題

viajoyce wrote:
appleseed 兄,這篇文章我也提出過不少看法,以小弟的感覺來看我們這些有反對意見的USER,大部分的原因出在:「大家對ipod還蠻有好感(或是身邊的親人在用ipod),但是使用ipod這台播放器時,卻需要靠itunes軟體來傳輸歌曲」。
以小弟現在所用的音樂管理傳輸軟體來做個比較,我覺得都沒有所謂的好用,每台播放器都要搞個管理軟體來傳輸歌曲,這真的讓我很煩!
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把歌傳輸到ipod裡的方式或程式~~我們對這些軟體都頭大了,再搞個別套軟體實在很折磨人~~
嗯嗯~您的心情我能夠體會,想想要是買了很多款 MP3 PLAYER,每款都要吃專用的傳輸軟體,我也會很討厭!
但是您的狀況是選擇了 iPod ,這是好的開始 我認為蘋果在 iTunes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您能改由以ID3 TAG的方式來篩選排序與管理音樂(當然檔案的實體存放仍然以大家熟悉的資料夾分類方式)我想這更能發揮小趴的本色吧!

如果還有問題也很歡迎再來與我討論^^
http://blog.roodo.com/appleseed
不過就是整理歌曲的方法,為什麼要吵成這樣子呢?
小弟的感覺是好像美日的MP3大廠所生產的mp3都需要用自家軟體才能把歌曲轉到player裡.我之前用國際牌的mp3也是需要用它附的軟體來傳歌.sony好像也是.(其他的沒注意,不好意思.)所以ipod要用itune我也覺得沒什麼.反正用習慣了就變成好用.
如果覺得要用專屬軟體才能傳歌很麻煩,那就去買韓系或國產的品牌.如果不排斥傳歌需要另用軟體來傳的話.就可以考慮apple,sony,panasonic之類的公司.
反正錢是你的,你花的爽最重要.

dosiris wrote:
是是是.....

都是消費者要去瞭解iTune 要去調整使用iTune的心態

Apple都不需要去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都不需要去調整設計iTune的心態


就是有人抱持這種想法
Apple才會有恃無恐不肯考慮進一步改善iTune的設計吧... 可悲

花錢還要被人限制東限制西 那就算了
還要跳出來說:哇!這種限制真棒!我們大家要去適應他喔!

無言....


我覺得有些朋友很有趣
買了東西以後發覺不合用就開始怪廠商
ipod搭配itunes是Apple對攜帶音樂的最佳解決方案應該是常識吧

為什麼你們不再買之前先做一些功課?或是多花一些錢買有鑑賞期的產品?

任何產品都碼有限制,只是看你願不願意接受而已
你買了才說無法接受這種限制,你為什麼不能怪自己沒事先作功課呢?
反求諸己很困難嗎?

以您的邏輯『花錢買東西就不應該受限制』來說,
那麼,我花了300多萬買了BENZ S350
因為沒事先作功課
結果竟然發現S350放不進我自己現有MARCH車位
那麼
我是不是要怪BENZ 把S350做太大台了,『限制』我不能把車停到『小車位』?限制我停我自己車位的權利?


再舉例來說
我本來住小公寓,沒有管理員或保全,任何人或朋友都可以近出『很方便』
但是
當我花了1億四千萬在敦化南路買了一間『仁愛帝寶80坪』後
卻發現進出一定要帶卡,沒有刷卡還不能回自己家,警衛還跟我問東問西的
我的朋友來找我還一定要登記
要不人根本進不了我的家
那你是不是也要抱怨『花錢買了帝寶卻被帝寶的警衛、保全限制』喪失了方便性呢?
這些朋友真有趣?
有錯都是別人的,
花錢就是老大!?

seikonokia wrote:
我時再看不下去了:
我只想告訴樓主"不是APPLE出的,什麼都好",我覺得樓主反而沈浸在品牌迷思裡,iTunes的難用,是多數人的感覺,否則我相信你不會有感而發的開了這個標題。
1.今天我想請問你,妳在ITUNES編輯了老半天,有比我把資料夾直接拖到MP3 PLAYER來的快嗎?
2.今天如果人在外面,沒有了ITUNES就沒有辦法放音樂進來,難當你出門還要攜帶軟體出去嗎?
說實再話APPLE的硬體設計美學,的確讓人佩服,但是這個軟體上的確不夠人性化。

iTunes是我用過最人性的軟體(是的,並不單指播放軟體,Mac OS X那就例外了)....

我的經驗是:WMP標籤會亂整理,歌會亂放,視窗會亂掉
我不能說這是作業系統的錯
但我確定這是軟體本身設計不佳

還有看了一堆文章,拼錯iTunes的人真不少...大小寫打錯的也不少...
原來Apple的哲學就是「不把消費者當老大」

失敬失敬 研究Apple產品這麼多年
都沒有得到 j 兄發言所帶給我的頓悟
今天才學到這一課 真是謝謝啦
iPod 的廣告詞可以改為:
We are the bosses, not You -- even you spend much money!

iTunes當然不是 iPod 的原罪
真正的原罪是Apple設計iTune時 對消費者方便性顧慮太少的心態

而唯有持續抱怨iTune 才有可能讓iTunes未來有被改良的動機
我記得好像有方法不用透過iTunes可以直接把歌放進iPod的資料夾吧,不過我在想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這樣會比iTune好用吧...
對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最新的 iTunes 5 支援播放列表以資料夾結構管理的功能喔!
對一些愛用智慧型播放列表的人來說,playlist一堆也是很麻煩,現在可以用檔案夾來存放了~

這樣一來,playlist的運用就更有彈性囉~
http://blog.roodo.com/appleseed

jwave wrote:

我覺得有些朋友很有趣
買了東西以後發覺不合用就開始怪廠商
ipod搭配itunes是Apple對攜帶音樂的最佳解決方案應該是常識吧

為什麼你們不再買之前先做一些功課?或是多花一些錢買有鑑賞期的產品?

任何產品都碼有限制,只是看你願不願意接受而已
你買了才說無法接受這種限制,你為什麼不能怪自己沒事先作功課呢?
反求諸己很困難嗎?


哈哈哈 不要說要做功課啦 這樣的想法太沉重了
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跟門路去摸熟預計要買的東西才下手
如果一定要做功課的話那連sonicstage也要摸摸才行
難保自己不會買sony的咚咚啊

至於我自己的經驗
以前我也是資料夾管理音樂阿
不過就是因為買了ipod 頓時發現了原來用IPOD聽音樂沒有任何壓力
原因就是在於使用itune來管理自己的TAG
用資料夾管理音樂的作法直覺讓我想起以前插卡式的MP3隨身聽
大家在SD卡容量有限的情況下還會想多買個幾張卡來裝音樂
但是現在ipod的大容量卻讓大家不知何時才能把它裝滿
於是管理自己的音樂變得很重要
若是電腦裏是以資料夾的方式管理音樂
然後隨身聽端也是同樣的方式來放置音樂
那位於末端的隨身聽勢必要有強大的功能
可以編輯目錄 識別目錄 換目錄.........
但是說來說去你還不是一定會有把隨身聽插回電腦的一天
讓itune去做同步的工作而我們只要專心的聽音樂這樣不是很省事
末端的機器也勢必能夠簡化工作流程 改善人因介面
成本也因為功能的關係能夠壓得更低
所以才會有現在的IPOD
現在我也是養成會編輯TAG的習慣了
並且除了轉成AAC外
我自己也會留一份MP3燒起來留著以備有人向我要音樂或是未來換機子
所以如果真的是不喜歡這樣的管理方式大不了就不要用ipod

用了IPOD後我發現聽音樂還是交給播音樂的機器就好
韓系的機器功能一堆
SONY的水瓶按鈕一堆
但是對於我來說卻都像是多餘
如果我要錄音的話我去買支錄音筆就好了 效果也總是比隨身聽好多了
何必這樣折磨自己對吧

seikonokia wrote:
我時再看不下去了:
我只想告訴樓主"不是APPLE出的,什麼都好",我覺得樓主反而沈浸在品牌迷思裡,iTunes的難用,是多數人的感覺,否則我相信你不會有感而發的開了這個標題。
1.今天我想請問你,妳在ITUNES編輯了老半天,有比我把資料夾直接拖到MP3 PLAYER來的快嗎?
2.今天如果人在外面,沒有了ITUNES就沒有辦法放音樂進來,難當你出門還要攜帶軟體出去嗎?
說實再話APPLE的硬體設計美學,的確讓人佩服,但是這個軟體上的確不夠人性化。


1. 有, 以整理好的iTunes來說, 我要找喜歡的歌來放, 絕對比在檔案總管下快, 當然, 前提在於歌曲的量大, 要不就幾首歌沒什麼好比的.

2. 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iTunes 不是為了 iPod 存在的, 是 iPod 為了 iTunes 才存在的, 理論上, 在apple的方案裡, 你是不能出門後再放歌的 (不要再說不方便之類的, 因為這是有關於ITMS與版權歌曲相關等等). 當然, iPod 本身可當隨身硬碟用, 先把歌暫時當檔案放, 回家再整理也是可以的.

3. 您口中的多數人, 大約佔了市場的幾分之幾? 如果iTunes難用而影響到iPod的話, 就不會吃下美國市佔75%了. 當然啦, 您會說是因為 iPod 漂亮有設計感才賣的好, 難道 sony 的不漂亮? 怎麼市佔如此小? 不說美國, 怎麼連日本是日系大本營都被apple打下來?

4. 最後, 我的品牌迷思啊, 我只有iPod一台apple的產品啊.... 我是因為用了 iTunes 來整理我的蒐藏後才喜歡這個介面的方便, 進而才買了 iPod. 而不像一些人買了 iPod 才在罵啊.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