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iPod熱賣的一點感想

這半年iPod熱賣
除了讓蘋果股價坐太空船飛天外
關於品質的抱怨也開始層出不窮
認為相關廠商的QC不值一晒
也對相關產品有不佳的印象
在此不討論產地及技術上面的問題
純粹就現實來看~

我好朋友的姐姐是華航空姐
當華航發生事故遭到外界質難時
都很不平的說:華航的班機架次是國內其他航空公司的好幾倍(約兩年前)
等於華航飛十架次其他公司才飛三、四架次
飛的多事故率當然高(純粹就或然輪來看)
可能兩三次事故才有其他公司的一次事故
華航的事故率其實是偏低的

其實iPod的問題就跟華航一樣
2001~2003年底iPod一、二、三代總共賣了一千萬部
到了2004年底結算竟然賣了三千萬部!
等於三年的量一年出光!
在這樣高出貨量的情況下
良率下降是可以理解(當然,詳細數字與比率本人無法得知,完全是不負責的猜測XD)
加上新產品的不斷出現與出貨壓力
QC的鬆散應該也可預期
蘋果現在在硬碟型MP3佔有70%以上的市場
用的人多相對問題就容易被放大
也許也是對蘋果品管有疑慮的原因吧

當然,以上都不足以成為產品瑕疵的藉口
只希望蘋果多加油
讓產品更成熟
使大家用的愉快開心~

以上請不另指教
2005-04-06 23:4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Pod 感想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內地是南投 東北是宜蘭

暴貓連合 wrote: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歹勢,只是看到大大說的前面三句話讓我想到日本的飛利浦燈泡,
以前也是以持久耐用聞名,但是為了刺激消費者時常換新燈泡,所以將持久耐用度降低,
讓消費者可以較常換燈泡,增加收益。
當然,以上也只是聽說而已

暴貓連合 wrote: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最好是這樣啦~~
還好你有說是聽說 否則就憑這幾句話 APPLE就可以告你了~~~
其實大家在思考良率是否降低的同時

應該要思考整個大方向的需求到底是怎麼變的

舉個例子,以硬碟來說,各位伙伴家裡還「健在」古老硬碟,相信都是那種低容量的,當初花近萬元買一棵,用了四五年,還是穩若泰山

反觀這幾年的兩三千元硬碟,能用滿一年叫偷笑,能用超過兩年叫神奇,到了三年還沒壞過的,那真是太好運了

吉米覺得除了良率問題之外,在消費者要求價格最低的需求下,廠商COST DOWN的方法,當然動到材料本身去啦

你說時代進步,一顆硬碟以前要一萬,現在只要兩千,材料進步、功能進步、技術進步

COST DOWN可以有很多方法

所以啦~

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分子分母的問題

今天我的不良率是1%,但我只賣一百台,所以只會有一個人有可能買到壞掉的

但今天賣了五千萬台,那會買到壞掉的機率,是有五萬台,天啊~只要這裡面二十個人站出來說他怎麼這麼倒楣買到壞掉的

那...產品真的越來越爛了嗎?

所以一體有兩面,喔~不止,在現在多元的社會裡面,一體可以有幾百面,所以多想想囉~不要只是吸收喔~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吉米丘上的海盜樂園,吉米丘上的部落格,吉米丘上的金銀島、VAG.TW

andy471004 wrote:
最好是這樣啦~~
還好你有說是聽說 否則就憑這幾句話 APPLE就可以告你了~~~


本來就是聽說啊
就像這邊與媒體許多對Apple代工廠商的說法,也是聽說
畢竟有些人如果因為自身聽聞或體驗而有了些合理懷疑
這也是正常的合理的,反正街坊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還是希望Apple能夠考慮開發高階"穩定系列"產品線
讓想用MacOS但是又因為良率而困擾的消費者能有其他選擇
內地是南投 東北是宜蘭

fayever wrote:
我好朋友的姐姐是華航空姐
當華航發生事故遭到外界質難時
都很不平的說:華航的班機架次是國內其他航空公司的好幾倍(約兩年前)
等於華航飛十架次其他公司才飛三、四架次
飛的多事故率當然高(純粹就或然輪來看)
可能兩三次事故才有其他公司的一次事故
華航的事故率其實是偏低的

其實iPod的問題就跟華航一樣
2001~2003年底iPod一、二、三代總共賣了一千萬部
到了2004年底結算竟然賣了三千萬部!
等於三年的量一年出光!
在這樣高出貨量的情況下
良率下降是可以理解(當然,詳細數字與比率本人無法得知,完全是不負責的猜測XD)
加上新產品的不斷出現與出貨壓力
QC的鬆散應該也可預期
蘋果現在在硬碟型MP3佔有70%以上的市場
用的人多相對問題就容易被放大
也許也是對蘋果品管有疑慮的原因吧



這個比喻有點不倫不類。

華航是飛的比台灣其他航空公司多,
但是這個世界上同架次班機飛的比華航多的航空公司多的是
難道說,我們就會預期世界上更多的失事事件?

而且產品量率跟飛機失事率有什麼共通的因素,可以拿來直接比較?

你不能只從不良品的數量增加,就推測是產品良率下降的關係
有許多不同的變因,可以造成相同的結果
有可能產品良率可能維持在同一水平,但總出貨量增加,
或是總出貨量維持一定,但是良率下降,
或是兩者皆下降,
同樣都會導致出現不良品數量增加的現象。

產品良率是否下降,還得從零件供應商與製造生產線上調查的。
至於最後的不良品,還有更多的因素需要考慮,例如運送與倉儲
救濟的方法當然是有限的產品保固囉!

暴貓連合 wrote:
其實關於Apple硬體還有個陰謀論
就是,聽說Apple刻意降低產品良率
免得消費者買的硬體用不壞就不會想購買新機
藉此刺激銷售量,何況他們毛利率抓得那麼高加上還可以costdown
當然傳言聽聽就好
不過我從以前68000機器用到PowerPC的Mac
每台電腦都是用到鞠躬盡瘁為止
可能這樣子真的對獲利導向的經營者比較無法接受吧
重點在於,Apple可能真的需要對消費者體貼多一點
或至少提供高階的"精品"選擇
讓願意用高價換取穩定性的消費者不至於無所適從毫無選擇


這些話也是完全毫無根據的吧?

陰謀論最大的問題,就是完全不需要去找證據,只要聽起來像就夠了。反正倒楣的是別人,講的人可以一推五四三,這跟台灣每天一堆沒大腦,不思考的媒體不是很像嗎?
說到陰謀…

我想到…比爾蓋茲是不是也故意把他的windows弄得會當機!

每次出的os吃的資源一次比一次還大…

配合現在硬體的規格,讓每個時期的硬體跑起來的速度都一樣快…

大家才會去買他的東西…

========================================

以上純kuso…
老爺別這樣,少奶奶會罵!
對於產品問題很多我就跳出來說說話吧
我用過iPod Shuffle & iPod Mini 二代& iPod Photo 30G
除了Shuffle只用短短10天,其他都用了一個月以上
Photo目前更是在服役中,前面兩台完全沒有遇到任何問題,
倒是Photo買第一個禮拜就去換新品...
所以說我在猜是Photo還沒成熟吧。
因為最近有升級過一次軟體,升級過後就都沒出問題了,
我那台Mini雖然賣掉了,可是我都有跟買家保持聯繫,
他也用的很高興^^。

第二點是我之前常常去蘋果專賣店閒晃(套交情方便凹贈品^^)
產品出問題的雖然有部份是產品本身的問題~
可是其他都是很基本的問題!!就是不看說明書!!
一大掛人是問頗基本的問題,我猜應該是網路上訂購的,
因為我當初買Photo店員都會教我怎麼用^^

加上現在網路上或門市遇到問題最大的都是Photo....
所以應該是他才剛出不久,還沒穩定吧。
所以要買的人真的建議可以等等看,6月快到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34402087@N00/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