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PO文是開箱AirPods,今天來分享個幾個月前DIY的成果.
說實在,現在訂閱Apple Music,這個產品用處實在不大,就是一個回憶.
先來張今天的主角iPod Photo(第四代iPod),
旁邊這個襪套許多人應該不陌生,當時出了多種顏色,有賣一組也有賣一隻的.

這是叔叔在我升高中時送我的禮物(恰巧考得不錯),我非常珍惜這台iPod
壞了也只想修,從來沒想過把它丟掉
當時也沒想說什麼久了會不會值錢之類的,他就是我生命中很美好的一個回憶
他是第一台擁有彩色螢幕的iPod,也是我第一個擁有的Apple產品
裡面裝的是傳統硬碟,可能是有摔到和放口袋走路晃動的關係,
用了兩年左右裡面硬碟就壞了...(後來換了強尼戴普版的iPod Video,還頭好壯壯,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硬碟壞了會出現一個iPod哭臉圖,以前找人維修要上千塊,單買硬碟都快要可以買一台新的,想想就算了
過了那麼久,有天想到他,希望能讓他復活,於是買了一些道具

主要的概念是這樣,
1. 電池肯定老化了,得換顆新的
2. 硬碟壞了,打算用記憶卡取代.常見的轉接是CF,但CF相對較貴,就利用CF轉SD來降低成本
首先利用像是腳踏車挖胎棒的東西把iPod拆開,這步驟比較困難,他真的不好拆...
打開記得注意螢幕的排線

把硬碟拆除後,換上新的電池

接下來,把原本硬碟的排線接上轉CF卡的轉接版,網拍上找的,不貴
再接上CF-SD轉接卡並插入SD卡


這裡有個小插曲,賣家不小心寄錯轉接卡規格(這系列iPod是用1.8"的硬碟),又等了一陣子才換,
仔細看可以發現前面全道具圖中轉接卡和這張有一點點不一樣.拆開iPod才發現規格不合,懶得重拍了敬請見諒
如果有其他版友也想復活自己的iPod,
記得,接好硬碟電池後先接線測試正常再把iPod整個前後版組裝回去,要再拆這個殼肯定很傷神
我買的是64GB的SD XC,CF-SD轉接卡也必須買支援SD XC的.
這點需要注意一下,理論上SD HC只支援到32GB
原本想說一切妥當,
當我接上iTunes竟然找不到iPod...
我是用2012mid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macOS Sierra,或許新iTunes已經放生iPod Photo了吧
靈光一閃,找出自己的老戰友 iBook G4 12.1" (2005 mid, Mac OS X Leopard 10.5)

大學存錢買的二手品,我在擁有Macbook Pro之前都是靠他,甚至靠它連到工作站跑Virtuoso...
有趣的是,在Motorola 0.20um CPU的電腦畫TSMC 0.18um的Layout..
雖然不是他在運算但還是覺得有趣哈哈(IC industry的朋友懂就笑笑吧XD)
他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待,順利地認得和他差不多歲數的好學長(我的iPod Photo是30GB的版本(2005 Feb.)

最後,檢查容量,證實有擴充到60GB(扣掉2, 10次方轉換和系統大約就剩60GB)

使用感受上,讀取音樂時間快很多,以前硬碟點下去還會頓一下..
這些整個加起來成本不高,最貴的應該就是SD卡和CF-SD轉接卡,
網路上那些轉轉扭扭敲敲治哭臉iPod的方法我都試過了,換掉一勞永逸!
和大家分享,祝大家都能找回自己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