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棟透天的門前車庫 宜蘭與西部長的不一樣

各位好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
宜蘭的透天厝 先排除獨棟農舍
以建商蓋的雙拼以上透天厝來看
宜蘭透天門前車庫的幾乎都是裸放
然後再搭配採光罩的方式
西部的話
連棟透天 如果是門前的法定空地
通常還會有再圍起來後再加個電動車庫門搭配旁邊小門的設計 
是民風不同嗎?
還是我們宜蘭的人都比較open mind
2020-09-09 20:25 發佈
塔普曼 wrote:
各位好不知各位有沒有(恕刪)

宜蘭這類的房子也是有啦,只是比較少,一般來說每個區域(年代)都有不同的建物喜好,有時還有坪效和建蔽率等等的考量吧?
不做圍牆是因為要防止竊盜。做圍牆竊盜夜間隱藏比較方便,而且外面無法得知裡面狀況,對於裡面的主人求救也形成一種阻礙。強盜與土匪不喜歡進入毫無隱蔽的場所犯案。很多投資客買的農舍在放假時過來有時會發現冰箱飲料會自然在保存期限前消失。這與北部犯罪率較高與外縣市透過雪隧進入宜蘭犯案件高有關。不是民情問題!底下提供法務部提供宜蘭人蓋屋的建議網頁https://www.moj.gov.tw/cp-735-98992-1d587-8004.html
雪山隧道通車後宜蘭縣外來竊盜犯罪模式與防制之研究
資料發布日期:106-05-12
雪山隧道自1991年開鑿歷時15年,終於在2006年6月16日通車,連結了大台北地區與宜蘭縣這塊後山,讓兩邊的交通、觀光、經濟更加快速、便利、繁榮,當大家享受交通便利帶來發展的同時,宜蘭縣的治安環境也正面臨一項大考驗。 隨著外來人口大量湧入,雪山隧道除了帶來人潮與商機外,是否也一起帶來了不法份子入境犯案?尤其一般民眾最關心之住宅竊盜案有無增減之情形?人民的褓姆-警察及政府機關有無因應作為,甚至長年居住在宜蘭縣鮮少外出的民眾對治安環境的改變是否有所體認?這些隨著雪山隧道通車後接踵而來的問題都是亟待進行研究,並需採行必要措施。 外來人口生活、思維模式與原先居住在宜蘭的民眾迥異,不良份子犯案的手法、特徵乃至於防制作為更是不同於以往,治安防制作為自然須與時俱進,因此本研究從以下三個方向來分析宜蘭縣因雪山隧道通車後,外來人口進入之犯罪情形:一、雪隧通車後外來竊盜案增加之情形、二、外來竊盜案之犯罪特性、三、外來竊盜案之偵防作為。 同時採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及宜蘭縣政府警察局等單位已破獲之各類官方文件,逐一將有關雪隧通車後外來竊盜犯罪之資料彙整,並妥適的利用量化方式處理與分析,藉以瞭解該等統計資料所隱含的意義,整理出外來竊盜案件特有的犯罪趨勢、犯罪時間特性、犯罪地區特性、被害人特性、行竊方式、銷贓模式等,成功的釐清以往較不易從被害者資料中分辨的相關變項,從而比對現行之防制策略,期能發現偵防策略問題之癥結所在,續而提出具體之建議。 另外,為使本研究更臻完善,特篩選具有代表性之個案,深入探討外來竊嫌之犯罪模式、犯罪特性及銷贓管道,交互比對研析出最貼近真實面之外來竊案特性,同時加以比對與在地犯嫌犯罪模式之不同處,幫助在地警察了解外來竊嫌的特殊性,改善警察機關的偵辦技巧與政府施政方針,建構一套合乎宜蘭縣偵辦外來竊盜之模式,以提升破案率與犯罪預防。 經本研究發現外來竊盜案有增加的現象,但是警方在防制及偵處作為方面,卻仍處在適應摸索的階段,導致當場破獲竊案的比率不高,即使有破獲部份外來竊盜案件,也多是依靠事後採集各項犯罪跡證而循線偵破,雖然該等案件終究破獲,但是遲來的正義,卻無法彌補被害者身心及財物上的傷害,而且對警察及政府產生不信任感,同時對自身環境的居住安全產生質疑。 爰此,本研究已彙整出外來竊案有以下犯罪特性,提供警察偵防的參考:一、作案時間雷同。二、犯案地點鄰近且連續。三、選擇特定犯罪目標物。四、連續犯之犯罪手法相同。五、外來竊嫌以鄰近縣市為主。六、銷贓管道以外縣市居多。 另外本研究也分析犯嫌作案的手法及居民防護的漏洞,提供具體有用之增強自我防衛力建議,減少被害的可能:一、慎選品質優良不易遭破壞之門鎖。二、建構錄影監視系統。三、裝設自動感應照明設備。四、落實家戶聯防。五、推行治安社區的概念。 同時建議宜蘭縣政府應該可以再朝幾個面向來改善,建構一個安全舒適低犯罪率的宜蘭城:一、增加贓車辨識系統。二、有系統規劃監錄影系統設置。三、結合保全人員投入治安防護工作。
資料來源: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232826887129436019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