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區規則寫的密密麻麻...懶得看...好像不能廣告吧....我的想法有別於其他建商推案..所以想嘗試用網路討論看看是否能激發貼近現況的想法....農地建農舍熱潮因縣府想管制所以申請及興建的法規會越來越繁瑣....農舍沒鄰居連我家女王都不敢單獨在家....目前集村農舍蓋起來也像是販厝(成本考量)縣政中心生活機能還好..土地也要8萬/坪以上建築成本各有建材與工法選擇當然各有喜好...所以我想借由公開討論瞭解那區地點比較熱門...尋找理念相近的來做鄰居....
在縣政府行政上採取不鼓勵的態度所以日後農舍申請越來越麻煩(我也傾向農地農用)目前市場上農舍自住或投資需求的要賣出的案件看到仲介發來的DM還真是很多.只要地點好...賣不出去的確是很難.建商找地不好找.多組搶地價降不下.但消費者價太高又買不下手所以......市區生活機能好是必須.我也是住在市區小公寓裡.買個晚餐機車一騎就到(下雨天轎車多停車難)....買販厝要嫌及讚美各有所以也難有固定論述其他...想到+有空時再寫.......磁場+緣份對味就是日後的鄰居囉........
根除農地炒樓 學者籲廢農舍更新日期:2011/01/08 15:45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8日電)農委會及內政部擬對農舍建物面積設下限13坪,以提高1坪狗籠農舍成本,藉此遏止農地炒樓。學者坦言,此舉不構成威脅,呼籲真要遏止農地炒樓,應修農發條例,廢農舍才能遏止。監察院去(99)年針對集村及個別農舍變相蓋樓、炒房,糾正內政部及農委會。之後政府僅就集村農舍部分頒布新規定,規範不得在特定農業區上興建集村農舍,但未禁止個別農舍興建。去年12月媒體仍發現利用農舍炒樓問題嚴重,並報導宜蘭及南投出現狗籠農舍、1坪農舍,先取得農舍興建許可,再進一步申請擴建,變相成為鄉間豪宅的問題;並披露全台農地上的豪宅達1.2萬棟。學者今年在立法院召開的農業基本法修法公聽會上,頻頻提出警告,台灣農地既受住宅及工廠排水持續污染,住宅、工廠、科學園區與工業園區,以及高鐵開發案等一直取用農地,也讓農地嚴重流失;對照歐洲綠油油的乾淨百年農地,台灣個別工廠及住宅散落農地,就像癌細胞散布一樣。農委會水保局說明,狗籠農舍多是「老農」的農地申請興建的,像宜蘭當地很多狗籠農舍都是如此;內政部與農委會研擬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管理辦法」草案時,認為若設定農舍建物面積下限13坪,可提高 1坪或狗籠農舍的成本,達到遏止效果。所謂老農是指89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之前的自耕農身份的農民,他們申請興建農舍,不受農地面積須達0.25公頃以上才能申請興建的限制。反之,89年之後的農舍興建,必須是0.25公頃以上的農地才能申請興建,且戶籍登記要達2年,完工5年才能移轉產權。對照之下,老農的農地遂成為炒樓取用的對象,持續侵蝕台灣農地;學者與水保局也都說,89年同步廢除自耕農身份,已讓農地與生產之實脫勾,是讓農地流失的關鍵。但不論是1坪農舍、狗籠農舍,或是13坪農舍,炒樓勢必會擴建,建物面積設下限真有效果?政治大學地政系主任徐世榮說,並不能解決問題。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周志龍也說,差別不大,不構成威脅。他們都主張,真的要遏止農舍變豪宅、杜絕農地流失,只有修農業發展條例第18條,廢除農舍才有用。徐世榮表示,農舍變豪宅只禁止集村在特定農業區興建,卻不限個別農舍,恐怕有政治考量。水保局則說,是為了讓農民就近耕作方便而不禁建。周志龍補充,若廢除農舍廢不了,一定要比照日本設農村審議委員會嚴格審查農地轉作他用,審查時間要很長,同時要對蓋成住宅,非作為放機具的農舍使用的房子課房屋稅、地價稅、環境污染稅、農作物污染稅等,真的拉高門檻、加大成本,才有用。此外,兩位學者都呼籲,農村再生條例將投入新台幣1500億元美化農村,應重視目前農村灌排不分,散落農地的居家及工廠污水又幾乎未經處理,持續污染農田的現況;他們憂心,未來農作物將沒有一片淨土得以生長,所有農作物都不安全。1000108
農舍爭議有得吵囉.... 台灣有平原的縣市蓋農地...沒平原的縣市蓋山坡地.因為就是有需求政府沒規劃老百姓想辦法.國土亂七八糟.... .宜蘭可以蓋的建地還很多.所以我才想在甲建土地規劃綠建築小社區.....
jonas9945 wrote:請問綠建築兄:你規劃...(恕刪) Hi jonas9945土地尋找及可能的落點我還未確定.目前應該以員山甲建土地是首選初步構想4-5戶.每戶地坪建築面積35-40坪 2層+閣樓 . 綠地60-65坪.住宅設計每戶依需求量身設計.....我們住宅工法非常成熟但十多年來都是接受客戶委託興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