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新聞報導,頭城老街的盧宅的地主,要將盧宅前面的池塘填平,
然而頭城地方人士的阻擋下,暫時得以保留。
文章出處
頭城老街、盧宅、盧宅前的池塘,背後的文化意義,代表著頭城的的開發歷史和興衰的見證,
但這樣子的文化遺產,就是因為池塘的地目是住宅區,所以地主要填土毀滅它!
我個人猜想,地主在填土之後、接著就是蓋住宅,然後因為盧宅是古蹟,無法開發,
所以會將盧宅的的容積轉移到填土後的住宅區,這樣就可以蓋更多的房子、賺更多的錢。
有空的話,大家可以看一下老街的介紹,瞭解一下宜蘭的歷史
頭城老街
Tony的自然人文筆記
高房價,讓人民生活辛苦,使大家更不想生小孩,那我們的未來何在?
高房價,有人用手段蓋房子賺錢,破壞了歷史文物,那如何讓下一代瞭解他們的過去?
”當金錢跟文化歷史衝突時...金錢獲勝!!”
所以才對即將消失的文化歷史感到嘆息!
當初這塊地的主人,曾經當過省議員,
但是不清楚是因為選舉花費還是經商關係,
用盧宅和池塘的土地跟銀行借錢,後來地主還不出錢,2004年就被拍賣了!
池塘在2006列為”頭圍港遺跡”,認定為古蹟,
但是在2009年2月卻解編,認為不是古蹟,然後地主就趕快填土,為地方人士阻擋後,
政府於2009年5月編為”暫定古蹟”,到了今年1月30日,地主又要填土了!
新地主股東之一 謝阿溪(宜蘭縣農會理事長)
資料來源
關於新地主之一 陳正松 ,
Google大神只有查到宜蘭縣政府建設局城鄉計畫課,有一位承辦宜蘭、頭城、員山業務人員,
名字也是”陳正松”,但是我無法確定兩者是不是同一人
資料來源
後天2月4日,宜蘭縣政府要開會決定池塘是不是古蹟。
不過既然新地主有辦法在2009年2月將”古蹟”改成”不是古蹟”,
所以我也對此次的會議,沒有抱持多大的希望!
新地主希望政府能原價加2成再加2000多萬的利息買回土地,
不過,宜蘭縣政府真的沒錢...
其實我希望能夠”以地換地”的方式,一方面政府保有古蹟,一方面新地主有土地可以開發,
可以達到兩全其美的方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