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諾言 文章請回收
不過花蓮的房價也是漲的很恐怖
我買房子時,有人建議我用成本法殺價,例如:地一坪6w,建坪6w,算出總價後,*1.2
當做接受的上限,問題是,算出來不到500w的房子,人家開價近900,也是有人買,請問怎麼殺價?
本地人的確買不起房子,我也相信大多的人買不起房子,但也真的有很多的人買的起房子
我家鄰居買房花了900多,沒到2年,就1200賣出去了…上次跟建商聊天,他說:一看來看屋的是本地人,就懶的去招呼,反正買的起的機會也不多,花蓮的蘇花還沒通,一些大的公共計畫如鐵改局的鐵路站能提升計畫還沒完成,房價要跌,會是多久後的事?房仲本來就是邪惡的,千方百計要你多花點錢買屋,不然他賺什麼?
只是看了幾年的房價,要等他跌恐怕有的等,我也就先買一棟了,目前嘛我只能說,希望房價不斷的漲下去,萬一那天真的暴跌了,代表我眼光錯誤,錯誤投資,若沒有跌,那就代表我少花了幾百萬,卻提早住到好地方了
個人覺得宜蘭房價會漲,但僅限於環繞在「消費型」的物件,也就是說像是礁溪這種休閒養生的環境才有明顯增值空間,其他區域應該只是隨著整體房市的興衰小幅調整。宜蘭有「台北的後花園」的戲稱,休閒時玩完就回家了,有多少人想過住在花園裡?
這幾天的新聞,討論五都升格前後人口流動的指數,台灣五都、台北市、金門、澎湖等8處人口提升,其他地區都是外移,宜蘭還好,只有-1.96%,降幅最低(基隆-8.72%),個人覺得人口數才是房市最關鍵的的指數。
其實我也很訝異,從雙北市擴散出來的房市,一路在西邊向南延伸,怎麼往東的幅度那麼小?如果只說就業機率不足也過於簡化;而有人說之前500可以買到的現在漲到800,除了原物料漲價之外,利潤還是有限吧。
宜蘭應該還是有投資的價值,只是風險不高,相對帶來的價值也同樣有限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