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cafe wrote:
我也是擔心這...要回歸現實面, 考量小孩就學、大人就業、生活機能.................等等的問題(恕刪)
我想最難克服的就是就業吧,畢竟沒有收入啥都甭談。
宜蘭已經有些不錯的學校,甚至是台北人會特地下來讀的,當然不是著眼於升學率,而是獨特的教育理念與親近自然的可能性。
生活機能來說,住在這種地方,生活習慣就會有所調整,以前每天外食,現在就是冰箱要屯滿滿隨時開爐。說實在宜蘭也經有誠品書店等指標性產業入駐了,不會不方便到哪去的。心態要轉換倒是真的。
再毒你一下,來當鄰居吧,一起來開大箱~~



>>單車直上雙連埤的沿途風景<<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市區房屋雖然生活機能好,有時地坪與建坪面積不大,採光及格局不良,價格需700至1000萬元不含裝潢,與其這樣不如與人自蓋小農舍,老農名義建造農舍有風險但兩人一起蓋價格便宜又實惠.
jackie林 wrote:
農地為(座西南,朝東...(恕刪)
Jack大解說得真詳細~~



中間車道3.8m那就超寬了~ 小車都可以橫著走了。蓋完後兩戶中間再搭個採光罩,就可以讓老婆孩子免於日曬淋雨直接下車了~真不賴
jackie林 wrote:
市區房屋雖然生活機能好,有時地坪與建坪面積不大,採光及格局不良,價格需700至1000萬元不含裝潢
蠻同意這點的,畢竟像我這種外縣市搬來的,圖的不就是好山好水好空氣~所以我當初根本沒有看市區內的透天/公寓。
不過很好奇你們是如何克服配建的大前提;"以老農的名義起造,等到蓋完拿到使用執照後才能正式過戶",因為這點(以及現金不足)是我當初無法接受買地配建的主因。不是說我不相信人性,而是意外難防啊,老杯杯們一不小心怎麼了(合掌),冒出繼承權產權糾紛就很麻煩了。你們在簽約上面是如何防範的呢?方便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不過配建自建真的是每一分錢用在哪都清清楚楚,每每看到別墅型農舍頻頻飆高的開價就覺得"這是要賣給誰啊",台北人也不是每個都郭董啊...有次開車閒晃就在五結看到一棟很美很好很強大,相當有設計感的豪宅,附近鄰居說要價近五千萬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我要賺錢 wrote:
大大說的豪宅是親...(恕刪)
恩恩對啊~~距離香格里拉不遠處,整體感覺有點像"浮現發想之島"那個萬元起跳的民宿。
這個豪宅的確有美到,採光景觀等應該也都設計得蠻好的,建材應該也用得不錯,我覺得是應該鼓勵啦~畢竟可以提升整體建築的水準與當地景觀。多幾個這樣的案子,整體建築環境才會進步吧,不然我覺得很多建商因為賺飽了就懶得自我提升了...
這是很可惜的,一棟房子蓋下去,至少會在那邊五六十年吧,蓋醜了,四周景觀五六十年沒有翻身的機會。台灣沒有「景觀法」或者這方面的社區意識,所以遍地殘念

~Pain is inevitable, yet suffering is optional.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