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208小白 wrote:
是阿,自己搞一個擴大...(恕刪)
阿現在縣長也踹共了~
===============================================================
2015/1/28
林聰賢指出,是父親的地在那邊,自己是利害關係人,應該要迴避,縣府面對跟民眾土地有關、
任何公共建設計畫都要小心,不僅資訊要開放、提早公共參與。他說:「我做一個比較清楚的宣布,重新歸零。」
======================================================================
現有農地的違建,就看接下來要怎麼玩了(麻煩學一下西部縣市的新縣長們),
至於工業廢水...麻煩雞婆檢舉一下, 為了宜蘭好, 好心有好報的!

發財小藍 wrote:
==========...(恕刪)
一樣都是老農,有人農地變建地
一樣都是老農,有人農地跌價
如果你的農地能賣千萬元,每年農作物收入十幾萬
請問你是老農你賣不賣地
防堵是下策,疏通才是方法。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才是首要
蓋農舍都是老農居多,請問老農會沒農保嗎?
把現有違法農舍問題管理好才是上策。
依農發條例90%農用10%建物只要這項有做好,買農舍的人自然減少
有錢人想變農夫有何不可?一切照農發條例走。
還有想請問大家一日三餐,吃白米飯的次數有多少?需求減少,農夫收入會增加嗎?
農糧署對市面上包裝米成分寫台灣米,混泰國.越南米的行為無作為
明明是詐欺,農糧署卻對業者處法標示不清。
希望大家如果真的愛宜蘭綠油油的農地請多吃白米飯,買包裝米到農會買
農民收入沒增加,農地只會越來越少......
671208小白 wrote:
是阿,自己搞一個擴大...(恕刪)
有錢人想變農夫? 算了吧, 下過一次田我看還是找代耕中心 => 既然真正農夫減少,那為何要蓋農舍?
農舍限建也許不是唯一辦法, 但起碼可以降低需求 => 使農地回歸正常價格/保有耕地
671208小白 wrote:
希望大家如果真的愛宜蘭綠油油的農地請多吃白米飯,買包裝米到農會買
農民收入沒增加,農地只會越來越少........(恕刪)
覆議覆議! 記得要認明有機栽培呀 => 農民收入才可以有效提升

問題是出在:
1.農民身份的認定,符合什麼條件才可認定為農民
2.農舍土地是否真的90%農用,蓋游泳池、蓋鐵工廠、蓋汽車修理廠.......這些不符合規定的應該嚴加取締連續開罰
3.排水,工廠廢水才是最嚴重的污染,家庭廢水如果有疑慮,之前就有說必須先經過處理符合標準才能排放,這樣大家都能接受
要住農舍就老老實實照規矩走,不照規矩走的就直接開罰或不准興建,這樣大家都沒話講
也不需要逢農舍必反,如果人家真的老老實實把排水做好,老老實實地種東西自己吃,也把環境弄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那有何不可?
農舍也不是蓋的漂亮豪華就有罪,現代建築就是長這樣,難不成還要人家蓋得破破舊舊的才能叫農舍,農民也有權利過得體面
種一輩子的田,老了想賣一塊地退休樣老,也無可厚非,誰說農民就要窮一輩子呢?
怎麼賣也是人家的地,我們這些外人沒資格管人家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