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fufu wrote:各位鄉親大家好...(恕刪) 不知道版大能不能分享一下最後選擇的是哪裡ykjymkoko wrote:4. 會想回文,是前面有網友回應:如果台北移七萬人來宜蘭就被塞爆,這個數據不是非常正確。宜蘭總人口約46萬人,溪北與溪南各一半。根據之前游錫堃縣長任內的規劃藍圖,蘭陽平原人口的極限是100萬人。(我的故鄉彰化市:人口約23萬人,山海線火車交會;但整體公共建設的品質比宜蘭市落後很多年)。 其實就宜蘭來說要真容納到100萬人那可能很多農地都要變更蓋大樓了可是宜蘭吸引人的誘因不就是好山好水嗎如果真的將宜蘭開發成那樣的都市相信應該很難有像游錫堃規劃的百萬縣民吧
ykjymkoko wrote:1. 小弟是準備在宜...(恕刪) 您的選擇是有遠見的.但要付出發展.繁榮.增值是緩慢的代價.現今人口的負成長.游錫堃前縣長任內的規劃藍圖,蘭陽平原人口的極限是100萬人.要達到可能遙遙無期(這可要看政府的建設吧).今台灣地區.新開發的重劃區.如信義計劃區.實際建設也已20幾年.才發展到現今的模樣.以新的縣政特區.當推竹北市發展最快.還是20幾年了.歡迎新宜蘭人
感謝幾位大大的分享一百萬這個數字還蠻有意思的的確他不應當是"目標",而是"上限"就像一般的轎車上限是坐五個人(含駕駛)但坐五個人後並不是很舒服只坐一到兩個人又不太經濟與環保我覺得宜蘭的優勢是離台北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能夠有自主的彈性與空間(像彰化市離台中市太近,變成像是他的衛星都市;但也沒辦法順勢成為有生活品質的地方)對於宜蘭的發展,我也不期待"爆發性"的成長而是希望涓涓細流讓重視生活品質、環境品質與公共工程品質的人一起加入繼續走出一條與西部一些不適當發展不同的道路繼續做台灣未來發展方向的領頭羊~大家一起加油吧~
jafufu wrote:各位鄉親大家好 我...(恕刪) 總結一句話,怪你不努力,連宜蘭也買不起,(我也買不起),建商賺錢應該的,反正他們沒差啊,拿全民的存款炒房地產罷了(銀行放款就是拿我們的存款去給人家用),那群風涼話的人絕對不會對痛苦指數說出支言片語,只會說你不夠努力,眼高手低,怪你沒在sars的時候買房,然後套個卡卡院長說的話:什麼人都想買在宜蘭,那麼那些住豪宅的人該怎麼辦?把你的憤怒留在年底教訓他們吧!!
我也覺得宜蘭縣100萬人這數字很有意思~印象中在很久以前公共電視所播出的「城市的遠見-宜蘭」中就有特別介紹到這宜蘭縣100萬人的由來是縣府找了規劃團隊一起估算整個宜蘭縣最合適居住的人口數用文教建設、公園、消防、自來水供水量、交通、、、等公部門所能提供的服務上限來規劃規劃者是估70萬,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有不同的數字,最後結論是100萬。所以這100萬人口的數字是指宜蘭縣整體資源上最飽和的人口數量也以此作為土地容積率等限制的設定(很多年前的計畫啦~ 當然現在已經亂了= =)
各位鄉親大家好小弟我是在宜蘭看屋長達很長的一段時間,看屋是我的興趣常常看房子你會有心得,也知道這幾年來區域性的價位與變動性版主說 何以在宜蘭看房子這麼煎熬呢?我覺得沒啥煎熬的 總歸還是價位與跟你買後會不會往下跌爾已大家試問一下自己你買了房子以後你會希望你得房價上漲嗎?廢話 這是一定的 所以就跟勞資雙方的 立場問題一樣買之前 嫌貴 買後 希望漲 人就是這樣小弟個人的淺見 市場的環境 我們無法撼動 要不然就自己蓋建商的賣價 房屋的規劃 區域性的價值 很多東西的要考量不OK就不要買 要買就要做功課 功課做足了 也不會被噱很多人都是要到人生轉類點 譬如 年紀到了 結婚了 家裡住太久才想要買房子 要買 才看 這樣你能買到多好的 C/P值多高我看也有限舉例來說 雪襚通車之前東區房價一直在2極化的說法 有人說大好 有人說大壞可是這幾年下來宜蘭東區的房價有跌嗎? 答案是沒有 雪襚通車東區我們說農地就好一坪7000 線在隨便問一下都要20000若是房價一直在跌 你敢買嗎?我是年輕人我也不是賣房子的 可是很多東西我們要的是後勢看漲淺力你把所以都優點都考慮近來 你都有了 你說你買的房子會駢移到哪去嗎?先把自己要的價位搞清楚 在去找同價位的房屋 比較附近得環境有無學區 賣場很多…………不然區域不同 價位不同建商不同 易價空間 也不同 大建商 跟小建商 都有不同的應對技巧跟售後服務跟市場保值性都息息相關買房子要比東西太多了 光建材 棟距 地點 風水 ……….等買房子是人生大事 幾各月就昏天黑地,壓力之大,煎熬之極我覺得買房子現在像我們這樣年輕人真的很辛苦 那是不是 要多做功課因為買房子真的是人生一比最大的開銷 所以一定要多多考慮跟比較以上是小弟個人淺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74&t=1745302&last=24457634#24316288這是小弟我在別人討論區 所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