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宜蘭溪南看房筆記PART 1


龜軟趴火 wrote:
美和路一段三層樓新...(恕刪)


前峰的房子板上也有討論過
宗教信仰對不對盤要考慮
羅東地少人稠,房價漲,買不起的來冬山買,所以連動冬山爆漲,所以不是冬山是否值那個價位,而是你有沒有錢的問題,且炒房熱錢跑到東部,宜蘭也沒社會住宅,若經濟若再復甦的話

nhitlmn wrote:
羅東地少人稠,房價...(恕刪)

宜蘭本來就是生活的好地方,不是工作的好地方.是退休生活的樂園,外縣市移居到宜蘭是為工作的少之又少.與台北地區動則3,4十萬一坪當然有吸引力,在台北每天面對的交通的喧鬧,擁擠的建築,為養家活口,小孩教育,實是不得已.對退休人來說,只要身體狀況還不錯,生活機能較差又如何?開個車五分十分鐘就到,在台北五分十分僅能開一兩個路口.娛樂場所少又如何,宜蘭到處是田景,空氣比起台北好太多,就連路旁小水溝都有小魚小蝦,沒錯,雨天可能比較多,但連雨天都別有一番風情,每每往窗外一看下著雨的田園真美得像一幅畫,這是我活了50歲不曾有的感受.
CS_TANG wrote:
宜蘭本來就是生活的...(恕刪)

大推
宜蘭真的是生活的好地方
風景美 空氣好 沒有城市的喧囂
台北每天上下班吸那廢氣就飽了
還好我本身是公務員
計畫等到缺就可以調過去在那定居
不用等到退休XD

CS_TANG wrote:
宜蘭本來就是生活的...(恕刪)


宜蘭不好
千萬別來
問宜蘭人都知道
都會勸你別來

放晴吧 wrote:
宜蘭不好千萬別來問...(恕刪)


宜蘭冬山鄉,可能外地人被冬山河、童玩節、整村的農田給誤解了。

冬山河以前水利溝,主要是稻田排水灌溉用的。當初很小條,所以颱風一來,包含珍珠、武淵、三奇、補城、甚至太和等周邊小村都會淹水,一直到冬山河整治後,淹水狀況才緩解。但近幾年,還是有幾個地區,遇到風大水急的時候,還是照淹不誤。

空氣的部分,因為附近有一個老舊工業區(龍德),裡面有一個台化,加上幾個水泥廠環伺(信大、潤泰)及石灰工廠,空污狀況一直都是隱憂。環保局會說他們都有監測,但一到下雨天,你就會看到很多煙囪開始排放大量白煙(這點非專業,所以自己判斷)。

再來就是水質。去查一下資料就知道,幾十年前,冬山鄉是烏腳病很嚴重的鄉村之一,原因是地下水含砷量高居全台前幾名。不知道是原來的水質就不好,還是因為工業區的關係。

以上研究,都是網路找來的,請斟酌使用。
兩個統計
去年全台房價都下跌,只有宜蘭逆勢成長。
內政部統計,全台空屋率最高的是宜蘭。
宜蘭的房價,我是覺得沒這個價值。
人口幾十年來都沒增加
還炒房炒一大堆農舍
先不要說公共設施了,汙染就整個帶到上游和農田
喜歡蟲鳴鳥叫的,天天看和偶爾住的
心態會很不一樣。
不然
大家對宜蘭看多說漲的,我也很開心
反正在羅東重劃區那邊,還有建地農地各一
飆到天都沒差......
兩輪漫遊山水~城市中,就愛自由自在-悠哉放空。

happykylehuang wrote:
宜蘭冬山鄉,可能外...(恕刪)
烏腳病是發生在西南沿海地區北門、學甲、布袋、及義竹等鄉鎮,宜蘭地區沒聽說過吧?資料哪來?移居到宜蘭當然環境還是很重要,龍德工業區,潤泰水泥廠半徑5KM須避開,高速公路以東是易淹水區.都已經想遠離都市的塵囂,宜蘭市羅東鎮當然要避開,員山,三星,五結和冬山的小部份都是很不錯,最重要房價負擔得起就可住個60P外加一些小農地可以利用.台北不花個3千萬以上哪買得下去?況且可選擇的地區少之又少.自己住新北市,除了念書和短暫的工作在台北市外,可以說未曾在台北市消費,逛大街.中學以前住過員林,屏東等地區也是需跟著大人下田.在到宜蘭買房之前去過員林等地區才發覺溝渠五顏六色與40年前差異太大了,令人難過.當然花蓮,吉安,壽豐等地比起宜蘭更棒棒,只是考慮交通只好放棄了.住宜蘭兩年多了,要不是兩個小孩把舊居弄得比豬舍還糟需老人家回來整理.真的懶得回來.
烏腳病 主因 是砷中毒,40年前有調查報告,查一下網路應該就有很多資料。

http://localdoc.ncl.edu.tw/tmld/detail1.jsp?xmlid=0000727106&displayMode=detail&title=%E9%A3%B2%E7%94%A8%E6%B0%B4%E7%A0%B7%E6%BF%83%E5%BA%A6%E8%88%87%E7%99%8C%E7%97%87%E7%99%BC%E7%94%9F%E7%8E%87%E4%B9%8B%E5%8A%91%E9%87%8F%E6%95%88%E6%87%89%E9%97%9C%E4%BF%82%E4%B9%8B%E7%A0%94%E7%A9%B6&isBrowsing=true

無機砷為已知的致癌物質,許多的研究均指出飲用水中含砷與人體的多種癌症有關。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井水高砷濃度地區居民的癌症發生是否顯著高於臺灣地區,同時探討無機砷引起各類癌症的劑量效應。居民的癌症發生資料係取自衛生署的中華民國癌症登記系統,包括1997~ 1999年宜蘭縣礁溪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及1992~1999年臺南縣北門鄉、學甲鎮、鹽水鎮、下營鄉以及嘉義縣布袋鎮、義竹鄉等十個鄉鎮共111個村里的各類癌症發生個案。井水砷濃度資料係來自臺灣大學法醫學科郭宗禮教授1964年至1967年針對嘉義、臺南所測量之井水砷濃度及台北醫學大學邱弘毅教授於1991年測量宜蘭地區井水砷濃度之結果。研究之人口資料取自研究地區各鄉鎮戶政事務所的村里人口統計資料。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各癌症年齡別發生率為標準發生率,乘以研究地區各鄉鎮同年齡層人口數獲得之期望發生數,再以研究地區各鄉鎮實際發生數除之,獲得之各鄉鎮癌症標準化發生比(SIR),作為探討井水高砷濃度地區居民癌症發生的指標;進而利用線性迴歸分析探討飲水砷濃度(ppb)與每十萬人癌症發生率之劑量效應。
刪...刪...刪...刪...刪...刪...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