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房價漲得太凶,如今隨著房市景氣反轉,議價空間明顯拉大,「買屋一定要殺價,而且是從開價的7折開始砍。」興富發建設開出第一槍,已讓國內房價議價空間變大;「這個時候看屋、買屋,至少要砍兩到三成,而且是從開價先砍三成下來;因為,建商普遍把單價拉高二到三成,這兩到三成的空間就是讓你殺的。」這個時候購屋者還是「先觀望一下、不要急著進場」,除選舉因素外,包括大陸、香港等亞洲國家房價已開始修正;國內房市有下修風險,「現在才剛開始而已,大家不用急著下手」。
第一、客戶的價位觀會變的很奇怪,在建立一個"已經成交價"的部份就很吃力。
第二、對自住的人來說,變的很運氣,買高買低要看手氣。
第三、宜蘭市、羅東鎮、礁溪市區的住宅區,如果是"目前自住"不會有景氣的問題,只能就繳付貸款的多少感受房市,如果尚在觀望的買方,過年前會買的是口袋有一定的深度,那類只針對地段考量,價位是能負擔且感受價位是合理的。那另一部分就是預算不怎怎麼足夠,過年需要用到一筆錢,也是在過完年後做出決定。
基本上…宜蘭比起大都會區…大起大落來說,因為就業薪資環境無法明顯提升,以致於小漲幅就感受很深。
我同學是老師,在宜市買一戶,三年前看的時候是五百五左右,三年後…六百三,後來他的想法是,小朋友要出生了,也是要有一個家的感覺,再等下去未必是好,就目前他能負擔,生活品質中等,就決定購買。
這案例重點是:對於價位有能力負擔的,時間就是最大的機會成本,假設在三年前結婚的時候買和三年後小朋友出生的時候買,價位的落差是大的,但是誰能非常的"肯定"說出未來的一定數?
如果可以,也請麻煩跟我說一下,因為我也想要知道…這一些人應該不是泛泛之輩,眼光之精準,凡人莫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