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坦白說....看到周圍那一片綠油油的田......實在覺得有點難過,哪裡不能蓋房子嗎,偏偏要選這....而且一定要蓋這樣大嗎.....法規制定有一定之考量,雖然台灣現行都計與建築法規實在不夠完善.....但一直去測試與挑戰法規,好像成了一種值得宣揚的事情........
加油,蓋房子很辛苦的.不過,個人覺得有點可惜,難得有機會自己從無到有蓋出一棟專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屋子,為什麼造型上還是和建商弄的雙拼沒兩樣?’當然機能性,美觀,成本這三者常常互相牽制,很多時候還是要屈就現實...
因為購地經費預算有限才以二人合建方式建造二戶,土地總面積約325坪,面寬18米深60米,因土地寬度,面積及建蔽率因素,每戶面寬設計為6米,兩邊再各預留3米車道,是無法跟一般大面寬農舍特色設計相比的,考量土地資金,建築成本,動線,造型,實用機能性所設計出來的三層樓房,是無法兼顧的,完成後每戶全部面積約九十坪左右,土地位於礁溪武暖段
看起來你的地基不深應該只有一米左右,而且是懸空的,並非從農田下挖而做下去的地基,只是為了一樓樓板要跟外面產業道路平行而墊高的"土方",正確的地基不是應該要挖到週遭土地下方才能算是地基,在新竹也有看過農舍因為道路跟農田落差大概3米,建商僅在農地上挖點地樑就開始蓋上去了從馬路看進去,建商變成把地下室當作地基來認定了,不過樓主的比新竹這種地下室當地基的建案好多了
本地基與道路落差約1米2深,不須刻意挖深,水泥打底8吋厚,再由老師父按圖鋪設鋼筋,工作須按步就班最重要,前面道路與基地土方平行並微幅上升高度以利排水作用,房屋地基與道路平行再昇高60cm左右,農舍部分地基挖深超過3米以上是另外做地下室設施這部份屬違章,須動工前施作.另一種是該地基屬鬆軟地區須將上層軟土刨除挖深,再鋪設較優砂石或打基樁處理!建商或投資者會做以上施工的很少吧!自建房屋須時時刻刻至現場釘著工程進展及品質,本房屋另一起造人是做水電工程的,本房屋水電衛浴設備是由他施工,對於施工品質監造應該不會比別人差才是!
盯緊點,照圖施工是理想,不照圖偷工減料亂搞才是常態,泥作被逼急了撒手不幹的很常見,找專案管理監造頂多也就是幫你重新找人發包,想要督促他們照規矩來?很難.強者我朋友就被撂過風涼話:”要是這些工人肯老老實實,他就去做老師做醫生了,還來做這行?”不過不用覺得氣餒,自己蓋的房子在你眼皮下盯著都敢這樣搞了,你可以想像一下一般買的成屋是怎麼個拆爛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