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花蓮的房價與其他地區有點脫勾
而新成屋與二手屋的房價應分開思考
理由:
花蓮的推案量與可蓋的建地面積比其他地區少很多,很容易集體哄抬,也不會有多殺多的情形。
新成屋的價格掌握在建商手中,建商口袋的深淺決定價格。而二手屋的價格掌握在賣方身上,賣方是換屋?投客?急現?影響成交的價格。我認為急現比例少而其他族群的口袋深度也不會太淺。
新成屋的價格還受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及建商預期獲利的影響。越新的建案,價格越高。這是可悲的現實,建地只會更少,更遠。成本只有上漲及持平。油價下跌,便當會變便宜嗎?當然不會,薪水可以少發一點嗎?當然不行。顯而易見。
二手屋的成本,取決賣家的進價及市場行情。舉例而言,600買的東西,700,800,900,1200都可以是成交價,行情好,誰要便宜賣?行情不好,或是難賣,才來想想急不急著賣。以花蓮市來說,近3年以來長了4成並不誇張。所以它的議價空間,自然比新屋大的多。
我認為花蓮目前房價水平已追上西部大縣市。她的弱點是交通及建設不如,但她的優點是自然環境在台灣實屬難得。這是外來客買房的觀點。我覺得對他們來說,現在這個行情只能說沒賺頭。
扯了許多,但縱上所述,口袋的深淺取決於利率,稅率。目前這兩項政策不明,但很可能會一直模糊到2016。以此分析,當前應持續呈現量縮價不漲。跌價只可能發生在利率調升,或是稅率調升,但這影響同時發生於買賣雙方,造成賣壓但買的人也不輕鬆。吃力不討好又沒選票。
總之,每個人都希望買到的房子自住加投資,但這可能只有捷運線才有這個好事。花蓮市的地段效應最強是哪裡我不知道。有人喜歡美侖,我就不喜歡。但我覺得自己喜歡最重要,房子品質也很重要。家的感覺對了,成功也就不遠了。祝大家能房事順利,聖誕快樂,新年如意!
jason761012 wrote:
一直再尋找(花蓮市、吉安)的一千萬以內透天別墅建案
或是全新大樓華廈也有再看(小弟 想買新的)
如果你堅持要買全新的,依照你1000萬以下的條件,應該是找不到了。
10年以內的中古透天,這個價格應該找的到。
花蓮的房屋仲介店比便利商店還多,請他們多帶你看看,屋子緣分到了,自然就買到了。
祝順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