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有蘇花高、蘇花替、蘇花改的話,情況會不會不一樣?
蘇花封起來,橫貫公路封起來,南迴公路封起來
船也不要開了,因為開船會燃燒燃料不環保
沒錯,這些當然都是為了保護台灣這片土地
但是土地保護了,大地生生不息
人類也變回原始人(還是不能燒柴的原始人喔)
再講究一點,就連人類也不能走動,因為人類走動會影響生態(有人類活動的高山步道都會封山表示休養生息)
連走過都不行,那更不用講原始人入山區追捕獵物,那算是超級影響生態的行為了
全體人類自殺那就是保護地球,那也不行,因為屍體太多會對其他動物有傳染病
連以死保護地球都不行
我這樣瞎掰,對嗎
建設發展和環保本來就是相衝突的
我們也不能極端的偏向哪一邊
在中間取得平衡點
我覺得在改善這條唯一聯絡道路,算是很講得過去,理由充足的了
真可惜79年政府就有計畫,冤死這麼多人
心痛
花蓮市的大街小巷若不跟著更新,絕對沒辦法容納蘇花X的運量。
從前沒有雪隧,週五晚上、週六、日花蓮市區已經塞到不能在塞了,現在有雪隧更可怕。
很難想像沒有其餘配套之下,我們要如何生活。
有其餘配套嗎?就以住在花蓮市的我,我聽到的就只有一定要蓋蘇花X,但沒聽到任何有關配套的措施。
花蓮沒有效率的大眾運輸系統、狹窄的巷弄、七星潭擁擠的交通動線、花蓮市以南沒有雙軌電氣化火車導致所有舊
式柴電車廂都來到東部......單軌導致班次超少。人口分布稀疏導致每站都停,單一趟花蓮市到玉里就好,自強號坐
到腰酸背痛。我不是不贊成蓋,我反而贊成蓋,快速又安全更能帶動花蓮進步。但身為花蓮人,我依舊看不到蓋了
之後的任何配套。這樣下去對在地的我來說,蜜月期過了才是辛苦的開始,畢竟遊客不是長駐於此地。
期待這次爭論的,不只是要不要蓋那條路,而是假使要蓋,就要有完整的配套,讓花蓮能由後山變前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