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一直存在,
但一般人會買,看的上眼的就那幾案,
如花滿街跑嫁不掉,志玲她媽媽覺得口袋錢太少不想嫁,
這邊有一批小志玲很便宜的,大概千萬以內就有了,有需要可以打這支電話


稍微可以的案銷的挺快的,
甚至你看隔壁預售屋蓋樓的那篇文章,
建商感覺上寧可讓承購方退戶也不願意好好處理,
反正吃定你會買,不然你也沒地方買







所以要說買氣不佳我覺得沒有,
畢竟現在就逢70年次上下購屋潮,70年次上下台灣經濟不差,生很多小孩,
目前想等好案的人越來越多.等越多年就累積越多,但就真的沒什麼好案可買,
如小林桑說的屏東市精華地不多,正在往外圍炒地,
但外圍重劃區其實還沒站起來,就要賣你5年後的價錢,這部份比高雄還誇張


我是指民國70年時的生育率還不低,
那時每家生兩個應該是基本的吧?
再加上民國70年那左右那黃金10年台灣經濟還不錯,
父母多半口袋裡有存到一些錢,
而這些錢變成頭期款推動了這波70年次出生人口(現年34.35歲上下)的購屋需求,
如果單純比較出生率,的確是比不上更以前每家生四五個小孩沒錯,
但更早以前每家生四五個小孩的家長,經濟狀況普遍沒那麼好,是沒辦法贊助每個小孩購屋頭期款的~
並不是說這批70年次出生的人有生很多小孩,
70年次出生這波被上一代教育成長大要當一個坐辦公室領薪水的員工,
所以普遍庸庸碌碌一輩子,沒什麼大突破不大敢生,
就算有生小孩,到達屆購屋年齡也要個20~30年,
人口紅利下降趨勢沒人可以否認,但到達購屋的年紀大概會推推遲個10來年的時間........
總不會一出生就有房有車吧,又不是每個人都連D(喔對我忘了,連D名下什麼都沒有)


文字上判讀誤差而已,也許是我表達的不清楚,解釋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