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屏東市的未來?


lty5812 wrote:
我就是從小在六塊厝的...(恕刪)

大大好阿~我是大鵬七村的~~
米多 wrote:
到底在討論屏東,還是...
屏東市最大問題就是屏東縣其他鄉鎮不以屏東市為中心,反而以高雄為中心,我枋寮的親戚也是跑高雄比較多;此點桃園市也是一樣的情形。(恕刪)


屏東縣的其他鄉鎮沒有以屏東市為中心,反而以高雄市為中心
這真屏東市看來只有維持平盤的原因之一
讓屏東市變成自給自足
而無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消費

以前高屏之間只有高屏大橋
屏東市可以說是一個轉運點
依據小時候的印象
屏東市火車站以前是門庭若市
轉搭火車的 坐台汽客運 屏東客運的 都在這裡聚集
常常看到搭車的人潮大排長龍
現在一眼望去門口羅雀


後來雙園大橋蓋好
東港以南甚至東港以北的新園鄉
很多都直接跑去高雄了
因為去高雄市跟去屏東市的時間差不多

我親戚原本在萬丹開店
(東港一帶的人去屏東市會經過萬丹)
他自己說自從雙園大橋開通後
大家要拿貨直接跑高雄市
生意是差很多很多
後來就收店

再後來萬大大橋蓋好了
這幾年88快也通行
連萬丹的人很多都直接跑高雄
其實萬丹離屏東市算很近的鄉鎮了
開車只要20分鐘

我不知道屏北的鄉鎮狀況如何
也不知道屏東縣山線一帶的鄉鎮,如內埔,麟洛,潮州這些鄉鎮
(其實潮州應該也算是屏東縣另一個轉運鄉鎮)
但至少屏東市以南的海線鄉鎮(萬丹新園東港林邊佳冬...)
因為雙園大橋和88快的原因
跑高雄市的機會可能都比跑屏東市的機會多

小時候我們還常跑屏東市
現在我一年大概去屏東市的次數屈指可數
(有時候連一次都沒有)


以前在中部工作當兵
每次要回屏東總是覺得屏東交通真是不便
坐火車坐到高雄市
如果坐台汽 到屏東的班次又很少
然後還要在高雄市轉一次區間車才能到屏東市
然後再從屏東市搭客運回所住的鄉鎮
我心理總是在想
為什麼對號火車(復興.莒光.自強)都以高雄市為終點站
而不是直接開到屏東市???

wafture wrote:
屏東縣的其他鄉鎮沒有以屏東市為中心,反而以高雄市為中心
這真屏東市看來只有維持平盤的原因之一
讓屏東市變成自給自足
而無法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消費

以前高屏之間只有高屏大橋
屏東市可以說是一個轉運點
依據小時候的印象
屏東市火車站以前是門庭若市
轉搭火車的 坐台汽客運 屏東客運的 都在這裡聚集
常常看到搭車的人潮大排長龍
現在一眼望去門口羅雀


後來雙園大橋蓋好
東港以南甚至東港以北的新園鄉
很多都直接跑去高雄了
因為去高雄市跟去屏東市的時間差不多

我親戚原本在萬丹開店
(東港一帶的人去屏東市會經過萬丹)
他自己說自從雙園大橋開通後
大家要拿貨直接跑高雄市
生意是差很多很多
後來就收店

再後來萬大大橋蓋好了
這幾年88快也通行
連萬丹的人很多都直接跑高雄
其實萬丹離屏東市算很近的鄉鎮了
開車只要20分鐘

我不知道屏北的鄉鎮狀況如何
也不知道屏東縣山線一帶的鄉鎮,如內埔,麟洛,潮州這些鄉鎮
(其實潮州應該也算是屏東縣另一個轉運鄉鎮)
但至少屏東市以南的海線鄉鎮(萬丹新園東港林邊佳冬...)
因為雙園大橋和88快的原因
跑高雄市的機會可能都比跑屏東市的機會多

小時候我們還常跑屏東市
現在我一年大概去屏東市的次數屈指可數
(有時候連一次都沒有)


以前在中部工作當兵
每次要回屏東總是覺得屏東交通真是不便
坐火車坐到高雄市
如果坐台汽 到屏東的班次又很少
然後還要在高雄市轉一次區間車才能到屏東市
然後再從屏東市搭客運回所住的鄉鎮
我心理總是在想
為什麼對號火車(復興.莒光.自強)都以高雄市為終點站
而不是直接開到屏東市???

1.其實屏東鄉鎮部以屏東市為中心,類似情形桃園和台南也有一樣情形,桃園就算是南桃地區(中壢以南鄉鎮),也是以台北為生活中心,就是不以桃園市為中心;合併前的台南縣溪北鄉鎮如:新營,後壁等等,也是以高雄為中心,甚至也有以台中或嘉義為中心,反而不以台南為中心,連南科的產品也多透過高雄貿易公司外銷。

2.不過其實屏東市算幸運了,縣轄市也比桃園中壢弱一些,和其他縣轄市比起來,屏東市其實還算不錯,去過斗六,彰化,花蓮甚至升格前的豐原,新營,屏東市還很熱鬧。

3.台鐵區間車目前幾乎南延屏東,尖峰時間往高雄幾乎10分鐘一班,班距幾乎和高雄捷運差不多,未來自強號也會大幅延伸到屏東潮州,其實和台南比起來,還算不錯,尖峰時間台南往高雄區間車也只有一小時兩班,自強號班次也是不多啊。
又再論述你的無聊高雄中心論了歐
看的出來你對高雄的死忠,不過那幫不了高雄
只會讓人覺得在替積弱不振找藉口,成不了
氣候.
先回覆一下原PO
除了施孟雄縣長是屏東市人以外,蘇貞昌也是屏東市人,
縣長跟屏東市的地緣關係會不會影響屏東市的發展,還是存疑,
如果真是如此,那高雄市豈不是永遠發展不起來了,從吳敦義開始,到陳菊都不是高雄市人
畢竟一個縣長應該站在全縣角度來做事情,而不是偏重某一地區

既然責任不可以歸屬於縣長,那就來談談市長吧

容滋浩市長擔任了八年的市長,對於屏東市的建樹為何,我還小所以我不知道

黃清漢擔任了兩年不到的市長,但是他卻規畫了現在民生路上自由路到復興路之間的路燈系統
對於這批路燈的評價為何,大家心裡面都有個底,個人是抱持著比較正面的態度
而今天逢甲路和民族路的小葉欖仁分隔島,千禧公園土地拆遷,廣東南路的貫通
這些都和黃清漢有關係,可惜他因為涉弊而被抓,所以就沒有辦法看到他後續的作為

再來王進士擔任市長八年,幫屏東市蓋了很多公園,還有冷水坑,其他有待補充
而現在的葉壽山市長,前面四年蓋了很多人行道和腳踏車道,未來四年應該也不用期待太深

至於有人提到交通問題,其實交通的便利是兩面刃,雖然可以給地方帶來方便,但是卻也可能吸走更多人
就像北宜高和宜蘭的關係一樣,屏東市雖然離高速公路的交流道都有一段距離,
這樣的距離是算可以接受的,過去曾經有縣長提出要開一條沿著高屏溪的快速道路,連接二高和88
但是後來不了了之,一條快速道路絕對不是地方政府能夠決定了,這是中央的責任

還有人提到雙園大橋和萬大橋對於屏東市的影響,雙園大橋蓋好是1981年,萬大橋蓋好大概是1990中期,
這兩座橋對於高屏大橋取代性,我想遠低於88和高速公路,這兩條路才是真正影響屏東市的因素
因為沿線的潮州、萬巒、內埔、長治、麟洛、萬丹、山地門、泰武、霧台、瑪家這些鄉鎮,都不用進屏東市就可以到外地去
各位不要忘記,對於高雄縣的旗山美濃地區而言,屏東市是離他們最近的一個都會,高速公路的興建,也改變了過去的現況
所以快速公路會不會幫助屏東市更好,或許抱持著存疑的態度
另外大家都很懷念過去建豐路、廣東路的商展,商展會消失的原因,有待其他人補充,後來就搬到瑞光路去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集中管理會比當時整條路擺攤更容易維護整潔,卻也就是因為每天都有夜市又不移動,所以新鮮感消失了
大家也就比較不喜歡去了,另外瑞光夜市的豐富程度,也是不及於過去的商展,連當時最差成功路勝利路商展都比不上

整體而言,屏東市區的確這幾年幾乎是停滯發展,沒有比較大規模的改變,但是建案還是不少,如崇蘭.海豐.台糖地區最近房子也是蓋了不少

屏東市真的算熱鬧了,比起斗六、苗栗、新營、南投、太保、簡直就是樂勝,東部離島就不用說了
跟彰化、豐原比,我還覺得屏東整體規劃比較好而且彰化跟豐原也都面臨舊台中市的挑戰,那個磁吸效應更大
屏東市的商業活動的確比較缺乏,看到幾棟商辦大樓(民生路鼎台、自由路花旗、自由路中信)都沒有很多人在上班
就知道整個屏東市其實商務人士不多,還是以公務員佔主要區塊,而且屏東市有兩大軍營,舊煙廠、舊酒廠、舊糖廠等公家設施
還有大範圍的眷村和老舊社區,這些要改變,絕對不是一個地方政府能夠做到的,
大家紛紛討論屏東市,我覺得應該要先知道你心目中的屏東市是怎樣,是個都會,還是一個樣樣俱全的乾淨城市
至少我覺得現在的屏東市一切都很好,市區的發展也大概僅只於此了,或許這樣的居住品質我們應該感到知足
而不是要一個路上會塞車,逛百貨公司人擠人的城市,更何況誰規定逛百貨公司不可以穿拖鞋
我想很多人逛百貨公司也穿拖鞋,只不過我們的拖鞋是藍白拖,他們的拖鞋是勃肯鞋罷了

月犬 wrote:
又再論述你的無聊高雄中心論了歐
看的出來你對高雄的死忠,不過那幫不了高雄
只會讓人覺得在替積弱不振找藉口,成不了
氣候.

以南部的人口和產業,幾乎只能有一個高雄大都會支撐

localgentleman wrote:
先回覆一下原PO
除了施孟雄縣長是屏東市人以外,蘇貞昌也是屏東市人,
縣長跟屏東市的地緣關係會不會影響屏東市的發展,還是存疑,
如果真是如此,那高雄市豈不是永遠發展不起來了,從吳敦義開始,到陳菊都不是高雄市人
畢竟一個縣長應該站在全縣角度來做事情,而不是偏重某一地區

既然責任不可以歸屬於縣長,那就來談談市長吧

容滋浩市長擔任了八年的市長,對於屏東市的建樹為何,我還小所以我不知道

黃清漢擔任了兩年不到的市長,但是他卻規畫了現在民生路上自由路到復興路之間的路燈系統
對於這批路燈的評價為何,大家心裡面都有個底,個人是抱持著比較正面的態度
而今天逢甲路和民族路的小葉欖仁分隔島,千禧公園土地拆遷,廣東南路的貫通
這些都和黃清漢有關係,可惜他因為涉弊而被抓,所以就沒有辦法看到他後續的作為

再來王進士擔任市長八年,幫屏東市蓋了很多公園,還有冷水坑,其他有待補充
而現在的葉壽山市長,前面四年蓋了很多人行道和腳踏車道,未來四年應該也不用期待太深

至於有人提到交通問題,其實交通的便利是兩面刃,雖然可以給地方帶來方便,但是卻也可能吸走更多人
就像北宜高和宜蘭的關係一樣,屏東市雖然離高速公路的交流道都有一段距離,
這樣的距離是算可以接受的,過去曾經有縣長提出要開一條沿著高屏溪的快速道路,連接二高和88
但是後來不了了之,一條快速道路絕對不是地方政府能夠決定了,這是中央的責任

還有人提到雙園大橋和萬大橋對於屏東市的影響,雙園大橋蓋好是1981年,萬大橋蓋好大概是1990中期,
這兩座橋對於高屏大橋取代性,我想遠低於88和高速公路,這兩條路才是真正影響屏東市的因素
因為沿線的潮州、萬巒、內埔、長治、麟洛、萬丹、山地門、泰武、霧台、瑪家這些鄉鎮,都不用進屏東市就可以到外地去
各位不要忘記,對於高雄縣的旗山美濃地區而言,屏東市是離他們最近的一個都會,高速公路的興建,也改變了過去的現況
所以快速公路會不會幫助屏東市更好,或許抱持著存疑的態度
另外大家都很懷念過去建豐路、廣東路的商展,商展會消失的原因,有待其他人補充,後來就搬到瑞光路去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集中管理會比當時整條路擺攤更容易維護整潔,卻也就是因為每天都有夜市又不移動,所以新鮮感消失了
大家也就比較不喜歡去了,另外瑞光夜市的豐富程度,也是不及於過去的商展,連當時最差成功路勝利路商展都比不上

整體而言,屏東市區的確這幾年幾乎是停滯發展,沒有比較大規模的改變,但是建案還是不少,如崇蘭.海豐.台糖地區最近房子也是蓋了不少

屏東市真的算熱鬧了,比起斗六、苗栗、新營、南投、太保、簡直就是樂勝,東部離島就不用說了
跟彰化、豐原比,我還覺得屏東整體規劃比較好而且彰化跟豐原也都面臨舊台中市的挑戰,那個磁吸效應更大
屏東市的商業活動的確比較缺乏,看到幾棟商辦大樓(民生路鼎台、自由路花旗、自由路中信)都沒有很多人在上班
就知道整個屏東市其實商務人士不多,還是以公務員佔主要區塊,而且屏東市有兩大軍營,舊煙廠、舊酒廠、舊糖廠等公家設施
還有大範圍的眷村和老舊社區,這些要改變,絕對不是一個地方政府能夠做到的,
大家紛紛討論屏東市,我覺得應該要先知道你心目中的屏東市是怎樣,是個都會,還是一個樣樣俱全的乾淨城市
至少我覺得現在的屏東市一切都很好,市區的發展也大概僅只於此了,或許這樣的居住品質我們應該感到知足
而不是要一個路上會塞車,逛百貨公司人擠人的城市,更何況誰規定逛百貨公司不可以穿拖鞋
我想很多人逛百貨公司也穿拖鞋,只不過我們的拖鞋是藍白拖,他們的拖鞋是勃肯鞋罷了


以前從台南到屏東最快的路就是台南-關廟-旗山-里港-屏東,有高速公路之後幾乎變成台南-關廟二高-九如-屏東,部經過旗山

其實屏東市只要設想是高雄都會區的某個獨立性較強的[區],就跟基隆之虞台北一樣,其實就好了

而且縣轄市來講,除了桃園中壢這兩大城,其他縣轄市都比不過屏東市,就連剛升格的豐原,新營,岡山也都比不上屏東

opelisc2000 wrote:
而且縣轄市來講,除了桃園中壢這兩大城,其他縣轄市都比不過屏東市,就連剛升格的豐原,新營,岡山也都比不上屏東(恕刪)

屏東市應該不是跟原本的岡山鎮相較
而是鳳山吧..
是說之前的新營市真的是有些不像是[市]
現在變成新營區,感覺會更沒落
台南市應該會往靠近原本的台南永康一帶發展

wafture wrote:
是說之前的新營市真的是有些不像是[市]
現在變成新營區,感覺會更沒落
台南市應該會往靠近原本的台南永康一帶發展

應該是台南市升格本來就有點奇怪了,核心能力不足,台南跟高雄關係就如同平東跟高雄;桃園基隆跟台北一樣關係;就算要升格,也和高雄合併升格,而且只限曾文溪以南;曾文溪以北鄉鎮應該跟嘉義縣合併才對,行政區域規劃要符合民情,項新營和台南也不密切,和嘉義台中甚至比較密切。
嘉義市感覺算是曾文溪北到濁水溪南這個區塊比較具有規模的城市
他的城市規模如何,我想可以請有去住過一段時間的人分享
有興趣者也可以比較一下 桃園市.彰化市.屏東市...這三個個案的特性

其實整個台灣除了臺北盆地和新竹市週邊外,有哪個城市是在向上發展的
屏東市又相對比較少中央關愛的眼神,應該說整個南部都是
當看到舊台中市有東環快(特四)西環快(中彰)南有二高,北有台中支線
舊高雄市好像就兩條高速公路,舊台南市.嘉義市更不用說了,連高速公路都沒有(現在還是沒有喔)
屏東市要有高速公路經過,應該很拼吧
屏東市好歹也有台1.台3.台24.台27.四條省道,算不錯了拉

台灣很多城市都在人口都在衰退,因為工作機會不夠,人口往大城市流,甚至中國
工作機會的提供不是地方政府能夠控制的,是中央的整體發展和市場法則

誠如前面有人提到的,當你有錢的時候,你願意回饋屏東市多少,而中央又給屏東市多少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