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還記得Apple Watch 伴隨iPhone 6系列登場,那時候立了flag說過我即便用iPhone也不會買,可是二代伴隨着iPhone 7系列推出時我卻在日本買了二代Apple Watch,就只是為了Apple Pay Suica而買,真香。

可是我習慣工作期間戴着手錶導致玻璃傷痕纍纍,外殻也已經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凹痕,開啟App的速度真的太慢了,也是時候該換一支新的手錶。
明知第五代升級不多為何還要買?
第三代砍價砍得很兇我很有感,但對我而言第三代就多了esim版可選,而且外型就基本跟二代一致,續航時間也不是特別強;四代在別的經銷商有限時砍價過,但沒有出手的原因也就是時間在五代發佈前兩三個星期的時間,ECG功能毫無疑問是一個很大的升級點,只是既然都等了這麼久也不差等第五代出了再說。
五代出了可是四代下架,在用4代的人會覺得根本一樣,可是對我來說Always On Display是很吸引的,有時候用兩代抬起手腕時屏幕也不會顯示,這點就讓我很有感,值得看完實物再決定。
今天早上才去買,順便把因爲升級到iOS 13導致屏幕故障的XR拿去換個屏幕,可是店員告訴我要在網上先付款再到店取貨,反正換屏幕也要時間就無所謂,食完早午餐再回去就好。

本來因為手腕太細沒打算買44毫米,可是店員給了我S號的錶帶就沒問題了,反正至少用2年而大小的價差也沒有真的差很多,放棄手上不太貴兩條38mm用錶帶也不太痛。


包裝跟二代不同了,這次錶的本體跟錶帶分開放,外面再用一個盒子包裝,有像禮物一樣。

本體跟充電器組也差不多一樣,也就是說我直接用舊的就好。



選44mm的原因其中之一是40mm對比38mm屏幕大小沒有差太遠,44mm就有種巨大的感覺。

背面的光學心跳檢測儀已經不同款,蘋果沒提也就是說跟四代的一致。

按鈕佈局也就一樣,錶冠對比二代多了震動回饋。

Always On Display非常實用,但跟手機上以單色為主不同,Apple Watch Series 5是把屏幕變暗但又可以讓你清楚看到時間,或有些錶面白色部份變黑其實變暗,相比之下可能真的是比較耗電的原因之一,用戶可能要將就一下換單色的錶面。真實體驗稍後再補充。

指南針功能是否實用因人而異,不能用含磁鐵的錶帶否則會影響運作。

噪音檢測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講,我工作時遇到聲浪過大就直接戴耳塞,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測試音量大小。

屏幕大了計算機也比較好用,可是習慣了拿手機出來比較快。
好說了這麼多,一句話該買嗎?
如果你像我一樣隔代升級,不妨戴上手試試把玩一下;但你是在用四代而且剛好有AppleCare+,那我幫你把錢包先塞回口袋,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衝着Always On Display而來,ECG台灣也沒有因為五代解禁,說服不了自己。
謝謝二代非常盡責陪我走過很多路,現在交給五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