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廖阿輝 3C 資訊碎碎念
怎麼看手機防塵防水等級?
http://ahuiliao.pixnet.net/blog/post/28537456-%E6%80%8E%E9%BA%BC%E7%9C%8B%E6%89%8B%E6%A9%9F%E9%98%B2%E5%A1%B5%E9%98%B2%E6%B0%B4%E7%AD%89%E7%B4%9A%EF%BC%9F
防塵等級 | 防塵等級 | 防水等級 | 防水等級 |
0 | 沒有保護 | 0 | 沒有保護 |
1 | 防止大的固體侵入 可抵禦超過50 mm的固體物質,例如手部意外觸摸 | 1 | 水滴滴入到外殼無影響 可經受垂直落下來的水點 |
2 | 防止中等大小的固體侵入 可抵禦直徑超過12mm直徑、長度不超過80 mm的固體物質,例如手指 | 2 | 當外殼傾斜到15度時,水滴滴入到外殼無影響 可經受呈 15°垂直角的水花的直接噴射 |
3 | 防止小固體進入侵入 可抵禦超過 2.5 mm 的固體物質,如工具或金屬絲 | 3 | 水或雨水從60度角落到外殼上無影響 可經受呈 60°垂直角的水花的直接噴射 |
4 | 防止物體大於1mm的固體進入 可抵禦超過 1.0 mm 的固體物質,如細小金屬絲 | 4 | 液體由任何方向潑到外殼沒有傷害影響 可經受從任何方向射來的水花,有限的進入是允許的 |
5 | 防止有害的粉塵堆積 防塵,有限進入(無有害堆積物) | 5 | 用水沖洗無任何傷害 可經受來自所有方向的低壓水柱噴射,允許有限進入 |
6 | 完全防止粉塵進入 灰塵難以進入,完全防塵 | 6 | 可用於船艙內的環境 可經受強力水柱噴射,允許有限的進入 |
7 | 無定義 | 7 | 可於短時間內耐浸水1m深 允許短暫放入15公分1公尺水中,時間可長達30分鐘 |
8 | 無定義 | 8 | 於一定壓力下長時間浸水 可經受壓力下長期浸泡 |
維基百科的解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BD%E9%99%85%E9%98%B2%E6%8A%A4%E7%AD%89%E7%BA%A7%E8%AE%A4%E8%AF%81
固態微粒防護
第一位數字用來表示產品外殼用來保護內部組件(比如電子與機械零件)和防禦外部物體進入的能力。
等級 | 物體大小 | 有效作用於 |
0 | — | 無法保護接觸與外物入侵。 |
1 | >50 mm | 任何物品的大型表面,比如手背,但無法防禦身體部位的有意接觸。 |
2 | >12.5 mm | 手指或相似物體。 |
3 | >2.5 mm | 工具,粗電線等。 |
4 | >1 mm | 大多數電線與螺絲等。 |
5 | 防塵 | 並不完全防禦灰塵進入,但必須有足夠的數量才能對設備的正常運作造成影響,並且完全防止接觸。 |
6 | 完全防塵 | 灰塵無法進入,完全防止接觸。 |
液體滲透防護
第二個數字表示設備外殼抵禦液體滲透的能力。
等級 | 防護於 | 測試目標 | 細節 |
0 | 無防護 | — | — |
1 | 滴水 | 垂直水滴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等於每分鐘3mm雨量。 |
2 | 傾斜15°滴水 | 傾斜到正常姿態的15°時,垂直水滴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10分鐘。 水量等於每分鐘3mm雨量。 |
3 | 噴霧 | 設備上方60°的內水霧落在設備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5分鐘。 水量: 0.7 L每分鐘 水壓: 80–100 kPa |
4 | 潑濺 | 水從任何角度潑濺到設備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5分鐘。 水量: 10 L每分鐘 水壓: 80–100 kPa |
5 | 低壓水柱 | 從噴嘴(6.3mm)射出的水柱從任意角度噴射到設備外殼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至少3分鐘。 水量: 12.5 L每分鐘 水壓: 距離為3m時30kPa |
6 | 高壓水柱 | 從強力噴嘴(12.5mm)射出的水柱從任意角度噴射到設備外殼上應無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至少3分鐘。 水量: 100 L每分鐘 水壓: 距離為3m時100kPa |
7 | 浸入水中最多1m | 設備外殼在明確的條件,包括水壓和時間下,浸入水中(最多浸入1m)時將不會因浸水而導致設備損壞。 | 測試時間:30分鐘。 浸入深度從設備底部至多為1m,從設備頂部至少為15cm。 |
8 | 浸入水中超過1m | 設備可在製造商指定的條件下適合於長時間浸入水中。通常這表示該設備是密封的。然而在某些設備上,也可指水可以進入但不會造成負面效果。 | 測試時間:持續浸入水中。 深度由製造商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