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pple Watch Series 6雙週試用 電力有感 「氧」生也由此開始

水昆兄 wrote:
如果要我講實話
我也會說
1.我沒買AW6 原因就是我覺得感覺起來這幾代AW差異都不大
我當初買AW5主要是看上可以AOD和內建指南針
特別是AOD 這樣在運動的時候很方便 不用刻意抬手腕就可以看見時間
但是我發現這真的耗電很大 跟蘋果號稱就算開啟也可以維持一天的運作不太一樣
所以我現在AW5一樣沒有開啟AOD
至於內建指南針 這個沒想到我用米蘭帶會有影響
所以意義也不大
看到AW6 原本也很心動 但是真的扣掉血氧功能和AW5也沒太大差異
至於高度計 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在看高度 我覺得蘋果標榜這個功能蠻奇怪的
至於你說的失望 這個我早就有同感了 從AW5入手就有這種感覺
但是只能安慰自己買新玩具開心就好(其他家也是問題一堆)

2.因為我沒買AW6 所以我不知道他實際運作起來如何
只能說我個人推論
一個當然是原廠的設計不良或是BUG
(現在的感應器本身問題都不大 而且也都算靈敏 除非是瑕疵或是軟體bug)
有可能一個原因是因為感應器被水堵住了 這個也會影響壓力偵測
還有一個就是有些為了省電 不會時時刻刻都在偵測 然後即時修改數字
所以數字要等一下才會顯示現在偵測結果 這也是一種可能
因為我沒買 所以我就不敢推論到底是哪一種可能了(我現在暫時用Garmin來補AW的不足)


我個人覺得是系統的bug吧,不過要等待時間來證實了。

至於S5 vs S6,我是沒覺得出來有什麼特別的進步值得掏錢的,雖然我還是買了。如果預算有點問題,哪怕只是一點點,其實是沒有必要買S6的(如果手持S5的人)。

不過無論如何,Apple Watch還是一個很好使用的產品。只是我覺得Apple之前那種嚴謹的態度已經慢慢在改變了,他們的產品還是很好,但是不再像之前那樣讓我有信心了。
valent_feng wrote:
不知道樓主的高度計準確嗎?
 
我沒有對照工具去判斷耶但爬高有變多
恩,剛還是去小看一下...Google地圖上顯示我們公司的地面點海拔是13公尺,
然後用AW看多半在20、21公尺...but我剛才看到誤差是+- 15公尺啊...
這誤差範圍對登山來說算大嗎...
被操弄人性OK嗎?
好文章!!!
再來也要入手了
顏色選擇好猶豫阿
Nanako0625 wrote:
 我沒有對...(恕刪)


因為你的數據還有座標,看起來比較像是GPS轉換成高度
不是氣壓計轉換出來的高度
如果是GPS的數據,誤差15公尺還好
但是如果氣壓計換成高度的就差很大了(不過,要先找到海平面氣壓來校正)
Nanako0625 wrote:
我沒有對照工具去判斷耶但爬高有變多
恩,剛還是去小看一下...Google地圖上顯示我們公司的地面點海拔是13公尺,
然後用AW看多半在20、21公尺...but我剛才看到誤差是+- 15公尺啊...
這誤差範圍對登山來說算大嗎...


其實問題對於爬山來說不是太大,因為看起來爬山的時候上升的高度還算合理的。
續航力還是太差,能做到三天充一次電再來考慮
水昆兄 wrote:
因為你的數據還有座標(恕刪)

看資料AW6的高度是融合演來⾃氣壓計、GPS,在室內甚至會加入附近 Wi-Fi 網路的資訊來判斷位置,並在移動時即時更新海拔⾼度。
兩種來源都參照了。
被操弄人性OK嗎?
其實我覺得 血氧的功能可能就噱頭而已 反正嘛~~蘋果每次都一定要搞一些新花樣阿
不然你們怎麼會想買 沒差啦多新功能就當參考用的壓 有多總比沒多來得好!

我認為此次比較實用的功能是跌倒 滑倒會自動撥打求救的功能 這個非常實用!!

另外紅色的錶款跟錶帶搭配 好好看阿
banco2716 wrote:
續航力還是太差,能做...(恕刪)


這點不可能,除非有天原廠標榜使用者任何功能都不使用狀態下電池可以用三天,問題是當消費者看到這種說明會買單嗎?
這還不是一個多講的說明,智慧手錶等同手機的延伸,它已經把手機的部份功能都提取出來,加上它又是電子產品,螢幕本身就是一個耗電體,要做到讓使用者不更改使用習慣還要撐三天,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現今手機都無法撐三天了,在正常使用情況下
banco2716 wrote:
續航力還是太差,能做...(恕刪)


這點不可能,除非有天原廠標榜使用者任何功能都不使用狀態下電池可以用三天,問題是當消費者看到這種說明會買單嗎?
這還不是一個多講的說明,智慧手錶等同手機的延伸,它已經把手機的部份功能都提取出來,加上它又是電子產品,螢幕本身就是一個耗電體,要做到讓使用者不更改使用習慣還要撐三天,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現今手機都無法撐三天了,在正常使用情況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