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我有看過附近10年左右的大樓,仲介一般開出也都在 10-11萬左右
您現在考慮三房二廳,現在公設比很高,舉R15附近某大樓NEWS為例,
41坪,但室內坪數只有22坪左右,因此三房中的兩房會很小
建議室內坪數要列入參考,否則買的太小實用性就低
一定要考慮r13或r14嗎,我在文化中心附近也有看到過
25坪左右,約200萬上下的公寓
至於現在是否最買房的最佳時間點呢 ? 多空交戰中,尚未有明顯勝出一方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國際景氣的確很不好,會花很長時間整理,台灣也因此會受到影響,
千萬不要相信台灣股市會大好於其它國家股市...
各國現在重點是控制通貨膨漲,最好方式是提高利率,回收市場資金,如此會影響投資,
使景氣變得更不好,當通貨膨漲控制下來後,才會降低利率,釋出資金,提升投資及景氣
一般預測,央行最近會提高利率 ....
建議不要一直想房價漲跌,應以整體環境來看,判斷未來發展,如此才可不陷入人云亦云的困擾 ...
也許有人會說,2年前也說房價會跌,但仍漲上去,但當時有其條件
1.各國景氣仍在高檔,通貨膨漲漲幅未到臨界點,仍在控制範圍
2.各國股市一直上漲,市場資金充沛
3.利率低檔,資金成本低
4.台灣政府做多,釋出千億房貸資金
5.高雄捷運通車 (股市會有利多出盡,房市會有嗎 ? )
.....
因此2年後看這些,是否都不相同了呢 ?
最近看到 APPLE NEWS ,說高雄很多建案吸引台北客購買,一直強調高雄捷運環境很好,
吸引他們下來住,但反過來想,這些建案的大樓,經過時有每戶燈火通明嗎 ? ,没有,那表示
那些吸引外來客本質是投資客,也是投機客,而這些大樓高達 30-40% 的外來客比例,
以後要誰來接手這已高的房價 ? 妳或我嗎 ? 哈,我没那能力...
再觀察最近報導,一直誘導自住的客戶進場購買,報上強調,議價空間大,投資客已受不了要賣出
未來仍持續上漲,現在是購屋的好時機等等 ....
我想,因為現在投資客都進場了,沒人接手,只有讓一般自住客戶接手投資客的房子,投資客才可順利獲利下車,
累積下一次炒樓的資金

我也是看房子之中,中意的買不手,因為超出自己可以負担的能力
以上請參考,没有誰是誰對,只是將最近一些想法寫出 .....
介紹一個網站,可以看到一些二手房子參考
http://kaohsiung-pingtung.kijiji.com.tw/c-Housing-house-sale-apartment-building-R14-R15-NT-12-800-000-W0QQAdIdZ68307599
您的購屋條件大部分都沒問題
這樣的價格一定可以買到您所想要的房子
但不是現在
高雄在今年已經被建商與投資客搞的行情大亂
目前的開價已遠高於真正的價值
君不見高雄地區法拍屋數量可是高於全國
美術館 農16空屋率之高,每每晚上經過時都沒什麼人
今年許多中北部投資客南下高雄買房投資
現在市場冷淡下來,還不是都得靠仲介或xx報紙
不知是催眠還是未認清現況
老是要小市民幫忙他們解套
真有那麼好為什麼他們不自己留
今年也看了很多新建案
但是現階段我已經暫時不看房子了
我想明年後再來挑
那時候的價位才會是真正反映市場的合理價格
高雄的房子會漲嗎
會
但絕不會是我們在自住使用的會漲
市區 商業區 這些精華地段透天厝才有可能
其他地區的純住宅別想太多
畢竟是這裡高雄不是台北
歷史經驗,使得建商也不敢冒險投資,但由此推論得知,高雄建商也不看好未來一兩年的房市發展,
現在唯有勇敢投資客還在保持樂觀吧 ....
未來國際景氣不明,歐洲最近也開始出現景氣下滑現象,一些歐洲國家也出現負經濟成長,而以外銷為主的台灣,
預期空頭時間將不會馬上結束,不明狀況下,持有現金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要投資,房市及股市比較下,
分批進場買股獲利空間都會比房市來的好吧(畢竟股市已整理過一波了,但是否為股底,没人知道,分批是好方法)
前波餘屋量為120萬戶,花了10多年每年以8萬戶去化,使得2003年 配合政府優惠房貸利多及全球經濟成長,
讓房市走了5年多頭波段,而這5年中,因優惠及預期房價會上揚關係,使得大部份的人都已進場購買房屋,
因此自有率又創下新高 88% ,幾可確認這波房市多頭必須進入整理期了(簡單供需原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