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捷運目前只有美麗島一個轉乘站,未來黃線通車與紅線的交會在三多,已經很偏南了,這幾年高雄市中心有北移的趨勢,例如巨蛋瑞豐夜市人潮勝過新堀江了,凹子底森林公園也非常漂亮,所以北高雄如果有橫向捷運跟轉乘站會更方便,原本設計凹子底站也是轉乘站,所以凹子底站蓋得特別大,裡面的轉乘空間也都有預留,但原本的藍線現在蓋成輕軌,轉乘空間就徹底浪費了,現在高鐵進高雄車站都快復活了,那有沒有考慮把藍線復活,從左營大路經美術館再在凹子底轉乘然後於輕軌下方潛盾接過去建工路通黃線,凹子底就能變成雙捷運+輕軌的三線轉乘站,這樣才不會浪費之前預留那麼大的轉乘空間
左營大路依然是舊左營人口聚集的聚落,東三民如立志、雄工那邊也人口眾多,北高雄橫向往來的路線如明誠、新莊、大順等那幾條路都是交通樞紐,原本那條捷運藍線真的很切合在地交通動脈,直接取消真的太可惜了
但凹子底那個地下通道都預留出來了,其實如果把黃線從建工路多做一條分支用潛盾沿著輕軌下方打通過去,感覺很不錯,不然輕軌班次少又速度慢,對往來左營到雄工的通勤族幫助有限,黃線要跟紅線接又要繞到三多,不如拉條線直接接凹子底,未來潛盾技術如果許可還能繼續拉到左營大路,然後再往北接上紫線
反倒現在有預算了,卻重新規劃黃線,轉乘點並不是當初的預留站,可能導致轉乘路徑較長,加上Y字型路網,可能要交替發車,無法密集化,且都花大錢蓋昂貴的地下化,卻僅是中運量系統,那怎不蓋高架化來省錢,剩餘的預算把藍棕線補齊
我覺得當初不應該那麼輕易放棄藍棕線,努力熬到現在拿黃線的預算一起蓋,也就不會有顧人怨的輕軌,凹子底、凱旋、五塊厝預留的空間也就不會浪費,當初美國公司建議的四線其實很完美,反而現在新畫上去的多線圖反而感覺變得很亂,像那個翻山越嶺途經公墓區延伸佛光山,到底為何要把捷運蓋在那裡,還不如把最初的四線完成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