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鄰居在美術館有大量土地,以前是開工廠,之後美術館重劃區,鄰居的地有被規劃進去,工廠收掉把地賣光光蓋大樓,但依舊沒搬走繼續當鄰居,小時候很好奇為什麼這麼有錢,不搬到美術館富人區但不好意思問原來長輩都知道高雄居住問題眉角
這兩次比較嚴重的是翠華路以西的舊市區內惟及桃子園壽山是屏障,降雨量可能也會比較大水漫過來到100多公頃的美術館邊緣部分道路積水其實不到1小時就退了如果把中都、農16也算進去就將近500公頃哪邊有淹通通算"美術館豪宅區"附近淹水
美術館區一淹水,什麼嫌惡設施都冒出來了,沼澤,池塘,菱角田…底下還有死人骨頭的,這麼差的條件不應該賣到5字頭的,嚴格說起來就是只值1字頭,頂多2字頭,萬一幾個月甚至幾年後都沒什麼跌,甚至又漲了,就更讓人心酸了。